中國中鐵 2024年07月06日 22:17 北京
6月30日,舉世矚目的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正式通車。
中鐵工業旗下中鐵山橋、中鐵寶橋承擔了深中通道G05合同段和G04合同段鋼箱梁制造任務,包括伶仃洋大橋鋼箱梁、中山大橋、橫門洩洪區非通航孔橋、西洩洪區非通航孔橋、淺灘區非通航孔橋、萬頃沙互通匝道橋及附屬設施鋼結構,涉及工程全長7.24公裡,總重約18.3萬噸。
智啟新程:智能化建造之路——
中鐵工業研究并應用“跨海叢集工程橋隧鋼結構智能制造關鍵技術”,以智能制造資訊化建設項目暨“一中心、三示範”規劃為抓手,打造了以闆材智能下料切割生産線、闆單元智能焊接生産線、節段智能總拼生産線、鋼箱梁智能塗裝生産線以及工廠中的房間制造執行智能管控系統為核心的“四線一系統”智能裝置叢集,使闆單元制造智能裝置使用率達到100%,生産效率提高30%以上,智能噴砂效率相比于傳統手工噴砂效率提升5倍,全面提升鋼箱梁制造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準。
同時,中鐵工業項目團隊以解決鋼箱梁正交異性橋面闆疲勞損傷等行業共性難題為突破點,将自動化生産線及焊接、裝配、塗裝機器人等數字化裝備有機內建在一起,滿足鋼箱梁節段結構尺寸大、焊接位置多樣化、精度要求高等特點,生産效率提高了30%以上,焊縫品質穩定,平均一次探傷合格率99.9%以上,頂闆U肋全熔透焊縫探傷一次合格率達98%以上。
創新驅動:技術突破與應用——
面對項目“高”“新”“特”“難”、複雜空間曲線、超長超重鋼箱梁大節段等諸多挑戰,中鐵工業項目團隊積極開展科研攻關,攻克了曲線鋼箱梁大節段整體制作及運輸的難題,形成U肋雙面埋弧全熔透焊接技術、曲線鋼箱梁大節段整孔制作及線形控制關鍵技術、長大鋼箱梁側向滾裝裝載技術等一整套的制作、裝載技術,為大陸後續鋼橋梁制造發展提供了技術借鑒。
同時,積極應用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率先在橋梁制造領域應用U肋雷射清洗裝置,具備高靜音、環保無煙塵、大幅降低人工勞動強度等突出優勢。行業内首家開發應用四臂協同式焊接機器人的企業,采用視覺輔助程式設計,實作U肋闆單元多位态焊接及接闆焊縫的焊接,4個焊接臂同時工作,焊接效率提高1倍。在闆單元制造中引入雷射切邊裝置,使用雷射多點識别确認後直接切割,一次性切除闆邊餘量和對接坡口,有效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品質和效率。
克難制勝:伶仃大橋見功力——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橋面距離海面91米,主跨1666米,通航淨空高度為76.5米,主塔高270米,相當于90層樓高,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也是目前世界通航淨空最高的海中大橋。該橋吊裝工作于2023年1月12日開始,4月28日實作全橋合龍,5月28日完成全橋環縫所有焊接工作,重新整理了懸索橋的環縫施工紀錄。建造過程中,考慮到連接配接梁段之間的臨時比對件僅提供較弱的剛度,不利于抗台風,中鐵工業項目團隊為了在台風來臨之前完成全部焊接工作,創新提出了在鋼箱梁吊裝過程中吊焊結合的新技術。通過臨時拉杆施加張力或撐力調整相鄰兩片梁的夾角,使其滿足二期恒載加載前的線形,進而實作吊裝期間兩片梁進行焊接的可能。
END
執行主編丨李元、沈蘇
責任編輯丨徐慧敏 薛巧蕊(工業)
内容來源丨中鐵工業
中國中鐵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