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末期著名書畫家李漁十幅翰墨精粹品鑒
李漁,明末書法巨擘,其書法名帖獨具匠心。今選其十幅經典之作,共賞其筆墨之精妙,領略其藝術之風采,感受書法之獨特魅力。
——題記
明朝(1368-1644年)曆經12世、16帝,國祚276年,為鞏固統治,加強了中央集權與思想控制。明代書法以帖學為主流,法帖篆刻盛行。受士大夫清玩風氣影響,明代書法以行楷為主,追求纖巧秀麗之美。明初書法繼承元代風格,成祖遷都北京後,台閣書風興起。明成祖重視文化,招募書法家并授予官職,推動了習書之風。
我們一起分享明代著名書法家李漁書法作品。
李漁(1611-1680),明末清初著名戲曲家,初名仙侶,後改漁,字谪凡,号笠翁,浙江金華人。他才華橫溢,明代中秀才,但入清後選擇隐退,緻力于文學與戲曲創作。晚年定居南京,築“芥子園”為居所,開設書鋪,編刻圖籍,結交名流,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産。
明代書法家李漁《隸書五言聯》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隸書五言聯》高81厘米,寬21厘米,原藏于南京代辛私人處。聯文“江湖歸白發,詩畫醉紅顔。湖上笠翁李漁”展現其書法造詣。钤印豐富,包含“老桂山房”、“系結隴西”等,其中部分疑為後人所加。書法家王冬齡贊其隸書高超,趙文卿更譽其為“一身集二十四家”,在戲劇、詩詞、書法等領域均有深厚造詣,成就卓越。
明代書法家李漁《草書書法立軸》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草書書法立軸》是一件水墨紙本作品,其縱58.5厘米,橫32.5厘米。這幅作品展現了李漁卓越的草書才華,筆觸流暢,氣勢磅礴。钤印“李漁之印”和“笠翁”彰顯其身份,而藏印“元素閣藏”則标示着這幅珍貴的書法作品被元素閣精心收藏。
明代書法家李漁《草書臨王導省示帖》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草書臨王導省示帖》立軸,尺寸縱59厘米橫33厘米,展現了其卓越的草書才華。款識為“李漁”,钤印包括“李漁之印”(白)和“笠翁”(朱),彰顯其身份。此作品被精心收藏,鑒藏印包括“聞善心賞”(白)和“元素閣藏”(朱),顯示出其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五言聯》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五言聯》高縱110厘米,橫寬23厘米,分為兩聯。款識為“李漁”,印鑒包括“李漁之印”和“笠翁”。聯文釋讀為:“大才歸雅度,涉世守謙懷。”此聯展現了李漁書法藝術的深厚造詣,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人才雅度與處世态度的獨到見解。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立軸》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立軸》作品,以箋本為材質,縱133厘米,橫57厘米,創作于1634年。此作钤印“李漁之印”與“笠翁”,顯示出作者的獨特身份。款識為“甲戌新秋,李漁”,簡潔而富有詩意,透露出作者創作時的心境。整幅作品書法流暢,充滿了明代書法的韻味。
明代書法家李漁《書法立軸》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隸書書法立軸》展現了他深厚的隸書功底。作品縱135厘米,橫50厘米,字型古樸典雅,結構嚴謹,筆力遒勁,線條流暢,盡顯隸書之韻味。李漁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将隸書之美展現得淋漓盡緻。
明代書法家李漁《笠翁書法手抄本》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楷書笠翁書法手抄本》以其精湛的楷書技藝展現了非凡的書法才華。這部手抄本縱28厘米,橫15厘米,為原裝手稿,字迹清晰,筆力遒勁,充分展現了李漁書法的獨特魅力,是研究明代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七言律詩扇面》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七言律詩扇面》縱17厘米,橫57厘米,灑金箋材質,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原為小莽蒼蒼齋舊藏,後由田家英家屬捐贈。扇面書法釋文描繪湖上玩月之景,筆力遒勁,充滿詩意。李漁書法造詣深厚,其作品與康熙禦筆同挂江南貢院,足見其地位。書法家王冬齡贊其隸書造詣高,市場價值亦顯,李漁楷書對聯價值高于陳洪绶行書聯。
釋文:“解衣盤礴送斜晖,暑剴湖濱力漸微。勝集止應來酒伴,世情豈合上漁矶。飲當皓月甯知夜,歌到陽春盡欲飛。慚愧平原無十日,一宵猶放醒人歸。湖上玩月作,為汝翁先生詞宗正,李漁”。
明代書法家李漁《親情偶寄》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親情偶寄》楷書作品,筆力遒勁,結構嚴謹。每一個字都仿佛承載了深深的情感,寄托着他對親情的珍視與感悟。這份情感通過他的楷書藝術,跨越時空,觸動着每一個欣賞者的心弦。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問花軒》賞析
明代書法家李漁《行書問花軒》作品,筆走龍蛇,飄逸靈動。每一筆都凝聚着李漁深厚的書法功底和獨特的藝術風格。作品以行書體呈現,問花軒三字既顯文雅之氣,又透露出對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令人陶醉其中。
欣賞了明代書法家李漁的十幅書法作品,我深感其作品風格獨特,技巧精湛。他的筆觸流暢而有力,每一筆都蘊含着深厚的書法功底。作品中既有古樸典雅的韻味,又不失現代感,充分展示了李漁在書法藝術上的高超造詣和創新精神。他的書法作品讓人陶醉,令人贊歎不已。
賞名家書法,悅從容人生。讀者們,觀賞了聽月為你分享的李漁以上這些作品,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