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勾踐滅吳稱霸的功臣并非範蠡,而是一個世外高人,此人大有來頭

勾踐滅吳稱霸,這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似乎人人都能倒背如流。範蠡、文種這些功臣的姓名更是家喻戶曉。但今天,我要為您揭開一個鮮為人知的曆史謎團——勾踐滅吳稱霸的智囊,其實并非範蠡或文種,而是另有其人,一個在曆史長河中幾乎無處可尋的隐士高人。這個人不僅學富五車,智慧超群,更曾被老子視為愛徒,對勾踐滅吳一役貢獻良機。他到底是何許人也?為何最終卻無人過問?這一切的前因後果,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勾踐滅吳稱霸的功臣并非範蠡,而是一個世外高人,此人大有來頭

一、這位隐世高人大有來頭,原是老子的最後一位弟子

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離開周朝之時,已年逾古稀。作為周代一代大儒,老子學識淵博,早已成就非凡。然而,他并未就此名垂青史,反而抛家舍業,躊躇滿志,準備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人生征程。

傳聞老子出關時對守關人說:"吾将歸于大道,吾之言可行耳,簡而羽翼。"守關人愕然不解,老子接着解釋道:"我有一件心頭之事,決意要親身實踐,看看大道的卓越妙用。"守關人這才恍然大悟,老子所言乃是決心要在有生之年,窮遊山水,親炙自然,見證大道的神妙之處。

就這樣,老子辭别了守關人和故交好友,踏上了漫漫長路。他曾遊曆過秦國、漢中、雲夢,也曾到訪過巴蜀、劍閣、江南。無論是陡峭的群山,還是潺潺的流水,隻要景緻秀麗,處處皆是老子駐足觀覽的去處。他對大自然之美有着無比執着的向往和追求,恨不得将天下的名勝盡數遊遍。

直到有一日,老子行至今天的浙江越州一帶時,偶然在一處群山環繞的幽境中遇到了一個年輕氣盛的書生,這個書生正襟危坐,專注潛心于讀書之中。見到老子到來,那書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來,心生敬意,施了一禮。老子上上下下打量了那書生幾眼,頗為驚訝于他骨骼驚奇、器宇非凡的模樣。

老子笑着問道:"閣下是讀書人?不知就教尊姓大名?"那書生答道:"微生姓辛,單名一個'然'字,祖居今陝西寶雞,因家貧,舍近從遠,來到此地求學讀書。"老子聽罷,眉頭微蹙:"貧家子弟,讀書自不易啊!"辛然面有愧色,正想開口解釋,老子已然擺了擺手:"這裡山清水秀,環境恰是你讀書之好去處。不過,就你這腼腆内斂的性子,恐怕難以通曉大道的精髓。不如,從今天起,就由我來教導你吧!"

辛然聞言,驚喜交集,哪裡還顧得上解釋自己的來曆?他趕緊重重叩了幾個頭,畢恭畢敬道地:"是老先生指點,實乃三生有幸。小生定當恭順教誨,虛心學習,永世難忘!"

就這樣,老子時年八十高齡,收下了這個默默無聞的年輕書生辛然為徒,将他視為最後的一位傳人。可以說,這一師徒之緣,注定了辛然日後雖不為世人所深知,卻會在曆史的舞台上扮演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

二、偶遇範蠡,臨危授命,為勾踐出謀劃策

當辛然追随老子足迹,遊曆祁連、岷山、秦嶺等名山大川之時,勾踐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絕境之中。此前勾踐為報楚國之仇,曾率領越國之師伐吳,不料竟被吳王夫差生擒,嚴加囚禁。更殘酷的是,夫差不僅沒有殺死勾踐,反而囚他于會稽山之上,日日吊着他的膽,以洩私憤。

面對如此絕境,勾踐黯然神傷,對生存的希望也漸漸消失。就在他身心皆受煎熬之際,一個人的出現,為他帶來了曙光。這個人正是當年被範蠡所救、并拜其為師的隐士辛然。

原來,在辛然離别老子之後,他就開始了長達十餘載的雲遊覽曆。一日,他途經會稽,無意中得知勾踐被困于此的消息。辛然雖是隐世之人,但對國家興衰向來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況且當年老子垂暮之年,曾教導過他"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意為國家就如同一葉扁舟,隻有載浮載沉、永不停泊的"水"之助力,才能乘風破浪、穩穩前行。而勾踐作為越國國君,如今陷入如此絕境之中,豈非正需要"水"之幫助?

有了這番認知,辛然毅然決定要出手相救。他很快找到了多年未見的徒弟範蠡,将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範蠡素知師父乃是聖人之流高人,當即拜伏在地,懇求辛然出謀劃策,為勾踐解圍。辛然沉吟半晌,點點頭說:"好!我便将老先生的大道理念賜與勾踐,但你也要好生參悟,切莫遺漏半點。"

就這樣,辛然為範蠡将老子聖訓中關于治國理政的精華摯々道來。他首先闡述了"常與時移"的道理,解釋了喜怒哀樂、榮枯存亡都是循環不已的自然規律,隻要能随時把握住機會,就永遠有反敗為勝的可能。接着他又講解了"知足常足"的真谛,勸勉勾踐在困頓之時,須知足于當下所有,絕不可貪婪妄求,那樣隻會堕入更深的泥潭。

最後,辛然為勾踐歸納出了七條"興國之策",内容豐富精煉,可謂是老子智慧的傑作:

"一曰善始善終,腳踏實地;二曰見機行事,趨吉避兇;三曰量入為出,勤儉節約;四曰怡情逸緻,返璞歸真;五曰敦本重祖,孝悌為先;六曰慎微漁利,知止足矣;七曰循環無端,終成大道。"

範蠡一字不漏地記下了這七策要旨,并深有體會。他由衷地感歎道:"吾今方知老先生大道之妙!辛師這般智慧洞見,實乃不世之寶啊!"

三、勾踐收複故土,隐士棄世而去

得知辛然的謀略之後,勾踐如重獲新生,立即依計行事。他先是嚴格限制越國國力,令臣民勤儉持家,砥砺奮進。同時,他又派遣範蠡作為使節,與吳國議和,并自願充當三年的奴隸,以此消減夫差的戒心。

果不其然,夫差的确從勾踐的舉動中看出了一些曙光。他對勾踐不再加以嚴懲,甚至将他安置在越國境内,以監視其一舉一動。勾踐乘勢而上,開始實施辛然的"七策"。

他貫徹"怡情逸緻,返璞歸真"的理念,在越國大興文教,教化黎民百姓,使人心歸順。同時,他也"敦本重祖,孝悌為先",勉勵百姓遵從家國本分,維護社會秩序。就這樣,越國在勾踐的上司下,日漸強盛,終于熬過了最艱難的十年苦難歲月。

當越國的根基穩固之後,勾踐便開始"怡情逸緻"地觀察天時地利,尋找反撲的良機。終于,在夫差迷戀西施、荒淫無度的時候,勾踐判斷時機已經成熟,遂以文種為将,率領越師直搗吳都。

此戰,正如辛然所言"循環無端,終成大道",勾踐最終一舉擊潰強吳,重奪失地,一雪前恥。而此戰功的主謀,卻已不知去向。辛然早在幾年前,就已遁入深山,與世無争,行蹤成謎。

範蠡曾多番尋覓,無奈終無所獲。最後,他隻好長歎一聲,在草堂中寫下感懷之作:"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家。"看來,辛然的大智大勇,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離世了。

後來,勾踐在征服諸夏之後,追念辛然的功勞,曾冊封他為"越國上賓",意在光耀其德。可惜,那時辛然早已隐居無蹤,根本無從知曉這一娛眼榮譽。

有趣的是,在辛然離世之後,有不少文人墨客開始對這個隐世高人的生平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口耳相傳,費盡心力地重新拼湊出辛然的足迹。結果發現,辛然竟不是一個凡夫俗子,他天生骨骼驚奇,相貌堂堂,幼年就被一位仙風道骨的長者看中,收作門生。而那位長者,正是老子本人!

這一發現無疑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才恍然大悟,辛然原來就是老子最後的弟子,難怪他的治國理念如此高明,簡直是老子智慧的化身。當然,對于辛然為什麼要隐居深山,為什麼要與世無争,人們也是衆說紛纭,莫衷一是,最終成為一個千古之謎。

四、隐士神秘離世,範蠡惦念前徒

辛然離世後,範蠡一直耿耿于懷。正如他在草堂書寫的那段感懷所言:"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國,吾欲用之家。"可見範蠡對辛然的謀略之高明,是何等的佩服和虔誠。

隻可惜,如此高明的隐世高人竟無從覓蹤,着實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範蠡曾四處打探辛然的行迹,企圖追尋他的腳步。據說當年辛然離開會稽之後,曾遊曆過西施與夫差生活的錢塘江畔,也到訪過今天的杭州臨安等地。後來,他逐漸向西行去,近在咫尺之間就是陸封山。

勾踐滅吳稱霸的功臣并非範蠡,而是一個世外高人,此人大有來頭

陸封山曆來就是一處佛道叢林,四面雲霧環繞,景緻十分幽深秀麗。傳聞當年辛然就曾在此地隐居修行過,與那裡的高僧結下師徒之誼。于是範蠡決心親臨陸封山一探究竟,或許能從那裡尋獲什麼線索。

然而等到範蠡踏上陸封山的時候,山中早已看不到辛然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遍布的古刹廟宇,高僧低徒絡繹不絕,景象十分祥和莊嚴。範蠡拜訪了幾位白發高僧,竟都說不清辛然的去向,隻知道他後來遁入了更深的鄉野山林之中,那裡人迹罕至,幾乎閉塞世外。

更有一位上戶高僧告訴範蠡,其實從當年辛然來到陸封山時,他就已經是一位隐世多年的老者。他看似風姿猶存,但是行止舉止之間,卻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神秘感。"恍如一個輪回萬世的仙人,求仙問道已經積累了太多這個世間的苦悶,是以才決心要出世而去。"

高僧的這番話無疑令範蠡越發感到費解。這位辛然道人的身份究竟如何?為什麼要這般出塵脫俗?又是出于怎樣的原因選擇了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方式?這一切種種的謎團,注定要成為千古難解之迷了。

不過,對于範蠡來說,也許辛然隐逸人世的原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正是這位來曆神秘的隐世高人,指點了他踵事增華、繼往開來的道路,将老子的智慧理念傳授于他。更關鍵的是,正是由于辛然當年出謀劃策,才最終使得勾踐揚威吳越,一雪前恥。

五、後世綿延不絕,老子道統流傳無疆

盡管辛然的行蹤最終無疾而終,但他的足迹和老子的教誨卻綿延不絕,在後世産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這不僅展現在政治軍事層面,更蔓延到了文化哲學和生活理念等各個領域。

在政治軍事方面,辛然為勾踐出謀劃策,最終幫助他奪回了失地,重振了越國的威嚴。這一示範性事例,被後世的文人學者廣為傳頌。尤其是範蠡的那段"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的論述,更是被載入了《吳越春秋》等正史之中,成為治國理政的經典案例。

這種"兵家之道"的影響,通過《孫子兵法》等著作延續了數百年之久。甚至在今天,軍事戰略家們在研究作戰方略時,依然會借鑒和參考這些經典智慧。

而在哲學思想領域,老子的道家學說更是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就連佛教在後來的發展中,也從道家哲學那裡汲取了不少營養,形成了一種"佛道兩家"并存共融的獨特文化現象。

典型的例子便是山東諸城的"老子崖刻"。坐落于印峪山,那裡赫然刻有老子和佛祖釋迦牟尼的巨型石雕,還有老子親自著述的《道德經》書文,堪稱"天書地壁"。這些遺存不僅影響巨大,而且證明了老子學說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與佛教文化長期融合共存。

除此之外,道家哲學對中國的生活理念和審美情操,也産生了深刻的影響。譬如老子所提出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與民同樂""反者道之動""清靜恬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等名言警句,都蘊含了豐富的生活智慧。這些理念在古代就已經深入人心,直到今天,依然被廣為傳誦。

即便是在文藝作品之中,比如詩詞歌賦、戲曲小說等,都能看到道家智慧的影子。明代思想家李贽曾感慨說:"凡言語隽永、工畫麤媚、櫻英棃豔、潇灑風流、駁奇詭谲之作,皆本乎莊老。"可見,即便在藝術創作上,道家思想也是承前啟後,影響深遠。

更難能可貴的是,道家的"逍遙"、"自在"、"悠遊"等生活智慧,成為後世人們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精神追求。它們不僅在文人墨客們的作品中展現,也寫入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滲透到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之中。

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辛然和老子的身影。正因為有他們将理念與智慧代代相傳,才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其得以綿延不絕,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