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眸娛
綜藝也有自己的“東方臻選與董宇輝”故事。
01
作為愛奇藝近兩年最大的綜藝黑馬,《種地吧》第二季剛剛殺青就被粉絲噴上了熱搜。截止到今天,三天掉粉100萬,不多不少掉了一半。
其主要原因是,第二季剛殺青,官博就釋出了新人招聘的資訊。崗位需求包括科技智慧研究類和多樣農業管理技術類,要求男性,年齡18-30歲,但未提及招聘人員是幕前還是幕後。
而粉絲通過節目中的種種蛛絲馬迹,認定節目将在對原成員“十個勤天”進行大換血。在官方後續的“回應”中,也沒有否認這一點。
粉絲大為不滿的地方在于,在《種地吧》這個節目最不被看好,并且是最困難階段(節目初期讓十個小夥徒手搬30噸化肥),“十個勤天”的成員沒要一分錢通告費參與了進來。
并且眸娛君還可以補充一點。根據第一季的采訪,最初十名成員接下這部綜藝時,已經被告知,因為要跟着土地成長,總拍攝時間會長達半年。這個時間是什麼概念呢?
是一般綜藝拍攝時長的八倍左右。
并且由于農事繁忙,中間沒有任何時間可以去參與其他演藝活動。考慮到藝人短暫的職業發展期,半年時間,即使是對“糊咖”,這種賭注也堪稱奢侈。
但現在,他們賭對了,節目大爆了,節目組卻想安排其他新人來摘桃子。
也就不難了解粉絲的憤怒。
“十個勤天”粉絲執行力很強,一邊積極組織脫粉,不斷更新《種地吧》官方“掉粉”戰報;一邊奔走相告,呼籲央視、芒果邀請“十個勤天”成員,再造一個新“種地吧”。
我一看這操作有點眼熟,不就是轉移資産,留給愛奇藝一個“空殼IP”嗎。
并且也确實具備可行性。因為對于一個IP而言,其市場價值的最大展現,不就是IP的粉絲嗎。
粉絲都轉移到了新綜藝“種田吧”下面,“種地吧”空留個IP,有用嗎?
從“東方臻選與董宇輝”事件、再到“種地吧和十個勤天”,我們會不斷看到這樣一些經典場面:
最初的平台總會有種不相信“沒了張屠夫,就吃帶毛豬”的心态:這活放在這,你不幹,有的是帕魯幹。随後就是被打臉的結果氣得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争辯道,“如果是這個結果,甯肯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偶像”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都是個人選擇”,什麼“種地更重要”之類,引得衆人都哄笑起來:網際網路上下頓時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最後就是惱羞成怒,急赤白臉批駁粉絲文化,原話是“不是做資料、打投、吵架、惡意揣測、侵占公共資源”。
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種地吧》第一季似乎并不是開播即爆,恰恰是靠着去年2月份大量粉絲自發二創才為節目跑出了熱度與口碑。
在第一季結束時,官方還釋出了一條戰報,2023年全網共收獲238次熱搜,二創作品是當年所有綜藝中最多的。
當時怎麼沒覺得資料面目可憎呢?
到第二季時,有觀衆吐槽廣告太多了,“26分鐘4個廣告”,平均6分鐘一個。
那這些廣告哪來的呢?
在近些年廣告投放行情蕭條的情況下,《種地吧》第二季有個讓全網綜藝都羨慕的現象,粉絲主動跑到品牌社媒賬号下求贊助,并且還真讓他們給拉來了。微網誌熱搜#粉絲真的給種地吧拉來了贊助#中提到,綠源、豪士面包、雨潔、清風等數個品牌的贊助皆來源于粉絲積極的溝通。
是以,當時怎麼沒對粉絲文化感到深惡痛絕呢?
不得不說,成熟的資方就是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
02
令人奇怪的是,東方臻選的故事剛發生一年,為什麼《種地吧》還是會做出這種“不理智”的判斷?
其實這并不能怪他們。
因為雙方看待問題的方式完全不同。
粉絲的想法很簡單,我們全是沖XX來着,平台你簡直Big膽。
但以成熟的資本眼光進行審視,某一個人的個人價值其實是“虛浮”的,是可被替代的。比如某直播帶貨賬号、某些綜藝,真的換一個人來會有很大的影響嗎?
在大多數情況下,并沒有。
使用者下單更多看重低價,觀衆看節目更多取決于内容,而節目資料的好壞更多仰仗于具有流量配置設定權的視訊平台。
是以,在他們眼中,相比較于個人,決定低價的供應鍊體系、穩定産出優質内容的團隊以及決定節目曝光度的平台關系,這些才具有被審視價值的資格。
無數網紅昙花一現,MCN公司卻屹立不倒的案例也論證了這一點。
并且站在公司的角度,減少個人頭部案例的打造,集中資源培育節目IP發展也不能算是一個錯誤的決策。
因為無論網紅還是明星個人都具備有極大的不穩定因素,而MCN或娛樂經紀公司,他們的業績因為太過于依賴個人,進而也導緻了公司價值的起伏不定。
就比如年初,王一博身邊的蝴蝶瞧瞧扇動了一下翅膀,樂華的股票應聲暴跌近80%。
03
但東方臻選和《種地吧》有幾處地方不同。
首先,無論是東方臻選、還是《種地吧》并沒有展現出其平台帶給觀衆的優勢性,至少在使用者感覺層面沒有。
東方臻選就不多了,産品兩大熱搜,一是“價格争議”,另一個就是“王海又打假了東方臻選”。在選品保障和價格上并不具備優勢。
而在《種地吧》這,種田題材并非不可複制。
《種地吧》火了後,芒果去年推出的《田間的少年》、騰訊今年3月籌備的《令人向往的種豆》、優酷頗有争議的《島嶼少年》、甚至還有樂華正在準備做的“女團養豬”節目《人不怕出名豬不怕壯》。
這些節目團隊難道一定比愛奇藝差嗎?恐怕不見得。
兩次事件的翻車,我覺得更多展現在決策者沒有思考清楚,讓使用者關注的核心價值在哪。
既然,東方臻選的商品價格又貴,選品又有翻車案例,那大家就是沖着董老師提供的情緒價值去的呀。
既然,“種地吧”導演和愛奇藝的負責人一開始也覺得“種地”這種題材大機率沒流量,是個風險項目,但節目又火了,那粉絲自然是沖着喜歡節目裡的成員去的。
況且,綜藝節目不同于其他影視作品,參與成員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如果節目本身可複制,那成員就是核心資産。
一個最好的例子是,在“跑男”“極限挑戰”這種曾經國民級的綜藝下面,總是會有觀衆說“曾經XXX在的時候最好看”。
最後聊一聊官博回應提到的“種地更重要”這件事。
眸娛君個人并不懷疑導演的初心,畢竟在“十個勤天”沒有參與進來前,是導演以一己之力促成了這樣一檔題材綜藝的誕生。
導演認為種地吧,種地是核心。
但從結果看,種地隻是方式,核心其實是養成。
“土地不會騙人”,有效解決了時代峰峻所面臨的“使用者對養成的信任危機”。
因為這是土地嚴選。與選秀相比,更加遵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原則,哥哥行不行全在土裡。
這也是為何八竿子打不着的樂華要派女團做養豬綜藝的原因。
雖然觀衆目前喜愛的内容與節目組預想有偏差,但這又有什麼關系呢?
讓粉絲看見自己喜愛的内容,絲毫不會減輕土地在節目中的分量。
借用導演回應中的一句話
“讓更多人看到種地,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