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名桂,号香岩,是清代著名醫學家。他的醫術高超,聲名遠播,求醫問藥的人絡繹不絕。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葉天士遇到了一位神秘的醫僧,這位醫僧的醫術更勝一籌,令葉天士驚歎不已。葉天士向醫僧求學,最終獲得了醫僧的醫術秘笈,并在此基礎上創立了溫熱論,成為當代最傑出的醫學家。那麼,這位神秘的醫僧到底是誰?他的醫術為何如此高超?葉天士又是如何向他求學的?
乾隆二年(1737年),一股瘟疫肆虐江南,無數人命如草芥。那年,浙江舉人洪鵬懷着科場夢想,攜同伴們乘船赴京城參加會試,誰料在蘇州一帶,他竟染上了瘟疫。同伴們見狀着急萬分,趕緊請來了當地著名醫生葉天士為他把脈診治。
葉天士給洪鵬診脈片刻,便面色凝重地說道:"洪賢弟這病可不同兒戲,非同小可。經我一番診斷,你竟患有瘟疫,而且已是頗為嚴重的後期症狀,恐怕就連我也無藥可治了。"洪鵬聞言惶恐不安,萬分惋惜自己多年的寒窗苦讀就此付之東流。
葉天士見狀歎了口氣,繼續說道:"你我都是讀書人,豈能被這樣的瘟疫攔住前程?我雖無解,但也不能直接判你死路一條。你且先回到船上靜養幾日,我再為你開些暫解燥渴的草藥,權且先将症狀緩解。等你病情稍霁,就請速速回鄉,不必勉強趕考了。你還年輕氣盛,即便這一場未能高中,日後還大有可為。"
洪鵬聽畢,萬分沮喪。同伴們見他神情黯然,遂出言安慰道:"葉天士不過是個醫生,又怎會比神仙更有辦法?他看重了病情,說不定神醫妙手可以助你渡過這一難關。我等還是一同繼續趕路為妙。"洪鵬被同伴們的話打氣,心裡頓時又燃起了一線希望。
次日,葉天士為洪鵬開具了一付草藥方子,洪鵬服下後,暫時緩解了一些燥熱的症狀。他遂和同伴們繼續上路,打算借此機會先渡過長江,若症狀無恙,就直捷京城應考。誰知船到浦口時,江面狂風大作,無法渡江。幾人隻得先行上岸,在附近的金山寺小住片刻。
金山寺香火旺盛,遊人絡繹不絕。洪鵬等人剛進山門,便見一塊巨大的"醫僧"匾額高高挂在門楣之上。洪鵬見狀喜出望外,連忙上前問訊,求見這位神乎其技的醫僧高人。
不多時,一位白發皤然的老僧現身,神态自若,目光如電。他仔細為洪鵬把脈診視片刻,便沉吟道:"公子病入膏肓,恐已無藥可救。從此上路便會進一步加重,消渴發作,難以為繼。"洪鵬聽罷再次垂頭喪氣。
老僧見他神情黯然,緩緩說道:"公子勿過于憂愁。上天有好生之德,祂永不會虧待善良之人。你但聽從我的醫囑,定能痊可。"說罷,老僧吩咐道:"你可速去碼頭,買八十斤秋梨,裝在籃車之中。途中但以梨充饑,梨渴代茶,定可安然無恙。"
洪鵬聽聞醫囑前所未聞,疑慮重重,卻也顧不得多想,隻得依言而行。第二日一早,洪鵬便備下車簍滿載新鮮梨果,和同伴們繼續上路了。果不其然,沒過多久,洪鵬的燒渴症狀竟然暴發無疑。他連忙取出梨果充饑止渴,味美滋補,當真奏效。就這樣一路慢慢吃着,到了京城時,洪鵬已然吃掉了大半車的梨果,身體竟無半點舊疾,神清氣爽,登臨科場,一鳴驚人,終獲封正高第。
及至功名歸來,洪鵬心存感激之情,特意傳回金山寺,拜謝老僧。他取出二十兩白銀,欲以酬謝老僧救命之恩。老僧卻推辭不受,笑谔道:"區區草民,何德何能?公子若誠心想報答我的救命之恩,不若回到蘇州,再去看看葉天士,替我向他道謝。他若問你是誰治好你的,就說是一位老僧,相必他會深有領悟。"
洪鵬依言而行,傳回蘇州,再次拜見了葉天士。葉天士這次見洪鵬神采奕奕,精神抖擻,竟然有些面面相觑。待他把脈診視一番,發現洪鵬的病已痊愈,連連搖頭感歎不已。洪鵬遂将之前在金山寺求醫的經曆,對葉天士一一道來。
葉天士聽罷啞然失笑,對洪鵬說道:"公子真是命中注定,才能遇上如此神乎其技的老僧人。區區尋常草民,怎能有如此高明的醫術?恐怕他已是達摩老祖再世,或是當世高僧轉世而來。我葉某實在罪過,妄自尊大,竟自視甚高,連這般明師都沒有認得。待我立刻拜師學藝,向他請教高絕的醫道,定能進一步超越自我!"
葉天士歸家後,徹夜難眠。他翻來覆去地思量着那位金山寺老僧的醫術神通,自歎于微,痛定思痛。翌日一早,他便決然辭去了徒弟們,獨自一人前往金山寺,虔誠求見老僧,拜其為師。
老僧見葉天士如此誠懇,點頭應允。從此,葉天士每日勤懇向老僧讨教醫理,洗耳恭聽,如饑似渴。老僧循循善誘,諄諄教導,對葉天士極為器重。然而,老僧畢竟法力高深,絕學奧妙無窮,葉天士縱使聰穎過人,學有所長,也難以全盤掌握。
有一日,葉天士見一病人腹部腫脹,老僧卻開具了一味極為猛烈的藥物。葉天士不解,上前詢問緣由。老僧淡然一笑,隻說:"此人腹中畜有毒蟲,須用此藥袪之,否則遲疑不決,必将傷及性命。"葉天士聽罷大驚失色,隻當老僧開玩笑話。誰知病人服藥後,果然大吐黑水,肚腹之中竟然排出一條長達數尺的毒蟲,可見老僧醫術之高明。
從此葉天士加倍用功,勤苦鑽研,對老僧的醫術有了無上敬仰。老僧亦頗為欣賞葉天士的勤勉好學,于是傳授了一些内家拳術,以資護身。葉天士日夜操練,很快将内家拳術亦學有所成。
又有一次,葉天士和老僧行醫于民間,遇一劇烈哮喘之人。老僧診脈後,竟開出了一味劇毒藥物。葉天士驚駭不已,連忙上前阻攔。老僧笑而不語,仍是執意如此。葉天士無可奈何,隻得退讓。誰知那人服下藥物後,竟然痊愈。
葉天士見狀大有所悟,終知老僧的醫術已臻化境,非同小可。他這才領會到,有時救人命運的辦法,往往出于意料之外。于是葉天士赫然覺悟,遂向老僧卑躬下迹,吐露身世,言明自己乃是蘇州城中頗有名氣的名醫葉天士。老僧聞言大喜過望,當下傳授了他獨門的醫術秘籍。
自從獲得老僧醫術秘籍後,葉天士翻然重新做人,将過往的驕傲自負盡數抛諸腦後。他白天勤于行醫,夜晚則潛心鑽研老僧所授秘籍,對醫道更加入迷。有一回,他們一同赴一鄉村看病,遇到一個怪狀古怪的病症。
原來那村中有一富戶,家中養有一條大青蛇作為寵物。不料那青蛇竟然一日半夜時撷傷了主人,導緻主人中毒身亡。這青蛇死後,更是化作了一種極其可怕的怪病,迅速在村中蔓延開來。當地百姓紛紛染疫而亡,村中一度死傷無數。
葉天士和老僧趕到時,隻見村中到處是喪家之狗,啼哭之聲不絕于耳。二人連忙入村為民診治,然而所有病人的症狀都極為詭異:渾身潰爛,瘡瘍遍體,口鼻出血不止,嘔吐黑水。葉天士給衆人把脈一番,發現症狀皆出于中毒,但查遍醫理典籍,竟無一種藥物可以解除如此劇毒。
老僧聞言卻不以為意,隻淡淡說道:"此乃是青蛇精怪所為,非同小可。要治此病,須用降真火方才可除患。"說罷,便讓随從取來一株形似黃花的奇草,用火将其燒化,搗成一劑毒湯,分賜與衆病人服用。
葉天士見狀驚駭不已,隻當老僧此法實在過于危險。他連聲相勸,還是老僧置若罔聞,依舊如此行事。葉天士無可奈何,隻得将信将疑地随行其後,協助分發那毒湯。
誰知就在第二天,服下毒湯的病人竟然漸漸好轉了!原本潰爛的瘡瘍止住了,嘔血的症狀亦然減輕了。三日之後,衆病人已然全數痊愈,村中再也看不到喪家之犬的哀号聲。
葉天士見狀大吃一驚,對老僧佩服得五體投地。他終于明白了,老僧的醫術乃是與天地元素相通,已臻化境,非同小可。從此,葉天士更加虔心鑽研老僧所授秘籍,日夜不解,隻為能夠将這種神通妙法完整繼承下來。
幾年後,葉天士已然将老僧所授醫術秘籍研習透徹,歸納總結出了一整套名為"溫熱論"的醫學理論體系。這一理論體系融合了老僧的奇門秘術,與葉天士自己多年行醫的經驗心得,可謂是醫道至理,獨樹一幟。
溫熱論的核心觀點,便是将人體陰陽、寒熱比作一口大鍋。隻要火候把控得當,不偏不倚,這口大鍋就永遠處于最佳的烹煮狀态。同理,人體陰陽平衡,溫熱适中,就不會生病。一旦陰陽失調,寒熱偏頗,疾病便由此而生。
治療的方式,就是要針對症狀,适時調劑火候,使體内的陰陽寒熱重新達至平衡。有時需要溫補,有時需要熱瀉,稍有不慎,便會适得其反。是以,葉天士特别強調,醫者須格外留心病情的變化,随時補瀉,斟酌用藥,方能奏效。
葉天士的理論雖看似簡單,卻契合天地自然之理,與人體的生理狀況也不謀而合。加之融入了老僧所傳的奇門秘術,堪稱是醫術中的至高絕學。從此,葉天士名聲大振,醫術漸露峥嵘,雷厲風行,無所不能。
乾隆二十年(1755年),江南再次遭受瘟疫肆虐。雖然時過境遷,但這次的瘟疫症狀與當年葉天士所遇者如出一轍。葉天士獲知這一消息後,不假思索,立即策馬前往疫區,救治瘟疫。
到了當地後,葉天士深入田間地頭,親自診治病人。他從老僧那裡學來的獨特手法,使得他很快就能準确把脈,判别出瘟疫的陰陽偏頗狀況。有的人偏熱,他就開具清瀉的藥方;有的人偏寒,他就用溫補的藥物調理。不論症狀多麼嚴重,他總能對症下藥,使病人們漸次痊愈。
很快,江南各地的病患們就紛紛慕名前來求醫于葉天士。葉天士親自診治了上萬名患者,同時也為衆多醫生傳授了溫熱論的醫術秘籍。漸漸地,溫熱論在江南一帶廣為流傳,家喻戶曉,成為獨步醫壇的綱領。
就這樣,憑借着溫熱論的神奇療效,葉天士的名聲傳遍了整個江南地區,被後世醫家尊奉為"醫家之宗師"。溫熱論的醫術理論也代代相傳,綿延不衰,沿襲至今,為無數患者帶來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