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策謀略|公子池:秦王,你是割地會後悔,不割地也會後悔!

這篇是《戰國策》中秦策四的第二篇《三國攻秦》,主要内容是講秦國面對齊韓魏三國聯軍,戰場上節節敗退,攻入函谷關,威脅秦國的國都鹹陽,秦昭王想要求和,但無法下定決心,隻能先向樓緩“請教”,後向公子池“請教”,而公子池點明了秦昭王的心态,不管是哪個選擇都後悔,促使秦昭王下了最後的決定。

戰國策謀略|公子池:秦王,你是割地會後悔,不割地也會後悔!

我們受到蘇洵的《六國論》影響,“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寝”,以及對秦國最終統一六國的曆史事實印象,讓我們下意識認為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是十分順利的,并且是屬于秦國一直壓制着其他諸侯國。

然而,真實的曆史并不是這樣,秦國本質上與其他諸侯國并沒有差别,在當時同樣存在着軍事失敗的情況,也存在着割讓城池給其他諸侯國的做法。

蘇洵所認為的“弊在賂秦”,在戰國的社會環境中,是一種正常的外交手段,别人在割城賂秦,秦國同樣在割城賂其他諸侯國,互相之間不斷割城,也就成為了一個平息戰争,承認失敗的手段。

戰國策謀略|公子池:秦王,你是割地會後悔,不割地也會後悔!

這一篇策文的内容,恰恰是秦國面對三國聯軍失敗後,需要割城請和。

此時的秦國也是屬于強大的狀态,經過商鞅變法,秦惠文王的合縱連橫,秦武王的改革制度,秦昭襄王的多年耕耘,秦國的國力和軍力都稱不上弱小,但是面對齊韓魏三國聯軍,依舊有了軍事上的失敗。

如果有人這時候說,幾十年後秦國就會滅掉六國,完成統一大業,恐怕是沒人相信。

在當時的人看來,大家你來我往的打了幾百年,互相之間的實力都差不多,如果秦國有統一六國的可能,那麼其他的諸侯國也會有對應的機會。

而誰也沒有想到,幾十年後,秦始皇會在十年内完成如此壯舉,結束了百年混亂的諸侯相争的時代。

原文

三國攻秦,入函谷。秦王謂樓緩曰:“三國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東而講。”對曰:“割河東,大費也;免于國患,大利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問焉?”

譯文

齊、韓、魏三國攻秦,直入函谷。秦昭王對樓緩說:“三國的軍隊已深入秦國,我想割河東地求和,不知道您意下如何?”樓緩回答說:“割河東損失太大;但解除國家的危難又有很大的好處,隻有父兄才能承擔此事的責任。大王為什麼不征求公子池的意見呢?”

解析

同其他策文一樣,開頭第一句就講明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正是因為三國攻破了函谷關,讓秦國的國都面對三國的兵峰威脅,才有了後續發生的事情,有了秦國想要割地求和,有了秦王向其他人征求意見。

戰國策謀略|公子池:秦王,你是割地會後悔,不割地也會後悔!

秦王的表現,看上去和我們普通人并沒有什麼差別。在面對重大選擇的時候,内心有猶豫、有不确定性,希望别人給自己一個明确的回答。

因為做決定的人,往往要承受做決定的代價。如果決定是别人出的,那麼,在自己的意識中,就會将責任推到對方身上,自己不再需要承擔其中的壓力與代價,哪怕隻是屬于自欺欺人性質的。

樓緩顯然也明白秦王咨詢他想法的原因,而他同樣不願意承擔類似的責任,直接講明這件事情太大了,不是他能夠做決定的,需要秦王咨詢公族。

這種回答,一方面是為了甩鍋,不至于讓秦王以後後悔的時候,将責任怪罪在他的身上,認為是他決定割城的,才讓秦王自己最後下了決定,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秦王拉攏利益共同體,如果秦國的公族都認同割城或者不割城,秦王做這件事情的阻力就會小很多。

戰國策謀略|公子池:秦王,你是割地會後悔,不割地也會後悔!

秦孝公在《求賢令》中寫到“會往者厲、躁、簡公、出子之不甯,國家内憂,未遑外事”,這其實就是隐晦的指出了秦國當時的内亂是因為公族之間的鬥争,而秦昭王的上位,也是因為秦武王的突然死亡,經曆了公族的鬥争。

是以,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與公族達成一緻,反而更能降低後續的影響。

原文

王召公子池而問焉,對曰:“講亦悔,不講亦悔。”王曰:“何也?”對曰:“王割河東而講,三國雖去,王必曰:‘惜矣!三國且去,吾特以三城從之。’此講之悔也。王不講,三國入函谷,鹹陽必危,王又曰:‘惜矣!吾愛三城而不講。’此又不講之悔也。”

譯文

秦王召見公子池,向他咨詢。公子池說:“我看大王是講和也後悔,不講和也後悔。”秦王問他:“為什麼?”回答說:“大王割河東地講和之後,三國一定撤兵,大王一定會說:‘可惜啊!三國快撤兵了,我還送三城給他們。’這是講和的悔;大王不割地講和,三國攻入函谷關,必然危及鹹陽,大王又會說:‘可惜啊!我太吝惜三城沒有講和。’這是不講和的悔。”

解析

秦昭王再次找來公子池詢問問題,公子池同樣看出了秦昭王詢問這件事情的本質,進而指出了核心關鍵——不管怎麼做都會後悔。

這種反應,其實也是我們普通人的反應,我們在作出決定之後,在面對決定産生的後果時,往往會想着當時如果做了另外一個決定,是不是會更好,是不是會不必面臨更為艱難的局面,過上理想的生活。

隻可惜,曆史不會給我們再次選擇的機會,另外一種選擇就成為了我們幻想中的選擇,而讓我們沒有作出另外一種選擇的因素,就成為了我們責怪的對象。

戰國策謀略|公子池:秦王,你是割地會後悔,不割地也會後悔!

公子池在回答秦王的詢問時,并沒有講明秦王會是以而怪罪别人,隻是闡述秦王會因割城想着“當時如果不割城就好了”,會因為不割城想着“當時如果割城就好了”。

這種回答,其實是避免了回答最開始秦王所詢問的,要不要割城的問題,将皮球又踢給了秦王,說白了還是讓秦王自己做決定,同時也向秦王強調了,做了決定就不要再後悔,也不要怪罪其他人。

原文

王曰:“鈞吾悔也,甯亡三城而悔,無危鹹陽而悔也。寡人決講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講于三國,三國之兵乃退。

譯文

秦王說:“我都是後悔的,悔失三城和悔危鹹陽,比較之下,我甯肯後悔失掉三城,不願因危及鹹陽而後悔。我決定講和了。”于是派公子池割三城和三國媾和,三國的軍隊這才退去。

解析

最後,秦王所做出決定,并不是說他覺得自己并不會後悔自己所做的決定。

而是在兩種後悔之間作出對比,甯願選擇“亡三城而悔”,而不是“危鹹陽而悔”,派遣公子池出使割城,解決問題。

有的人會問,既然決定依舊是秦王自己做的,為什麼之前樓緩要提醒秦王征求公族的意見。

如果經曆了事情,就明白許多事情,征求意見并不是讓别人給你下決定,而是表明一個态度,是說我做這個決定之前,是考慮了你們的想法,有咨詢過你們的意見。

盡管最終的決定還是我自己做出來的,但是我并沒有忽略你的想法。

許多人,在許多事情當中,看中的恰恰是這個态度。

這篇策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将秦昭王的形象清晰的展露在人前,他同樣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想做決定但不想承擔責任,想要讓别人拿主意,做了決定之後還會後悔,怪罪他人。

這種想法和觀念,在每個人身上多少都能發現,隻是相比于秦昭王做的是事關秦國存亡的大事,我們做的卻是隻關乎自身的小事。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或許應該學習學習秦昭王,追求的不是不後悔,而是願意承受哪種後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