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殿内發生了什麼?大臣們幹脆不再三叩九拜

1912年2月12日,農曆壬子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北京紫禁城乾清宮内,一場不同尋常的早朝正在進行。這是清朝統治中國268年來的最後一次早朝,也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終結時刻。殿内氣氛凝重,隆裕太後和年僅六歲的小皇帝溥儀并肩而坐,面對着一衆神情各異的大臣。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往日莊嚴肅穆的三叩九拜禮儀竟被三個簡單的鞠躬所取代。這一刻,清朝的命運已然注定,而這最後的早朝究竟經曆了怎樣的波折?大臣們為何改變了古老的禮儀?讓我們走進這段鮮為人知的曆史,揭開清朝最後時刻的神秘面紗。

風雨飄搖 大清末路蒼茫

清朝,這個統治中國近三個世紀的龐然大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迎來了最為艱難的時刻。曾經的"天朝上國"如今卻面臨内憂外患,風雨飄搖。

從1840年鴉片戰争開始,西方列強接連入侵,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國力大損,清朝的統治根基逐漸動搖。

與此同時,國内沖突也日益尖銳。腐敗的統治、落後的生産方式、沉重的賦稅,使得民不聊生。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等此起彼伏,動蕩不已。

面對這一系列危機,清政府試圖通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方式自救。然而,這些改革都因各種原因半途而廢,未能挽救大清于既倒。

1908年,慈禧太後與光緒帝先後駕崩,年僅三歲的溥儀繼位。攝政王載沣大權在握,但他的保守政策更加速了清朝的衰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這場被稱為辛亥革命的大規模起義如星星之火,迅速蔓延全國。各省紛紛響應,宣布獨立。

清政府危在旦夕,不得不啟用曾被慈禧太後貶谪的袁世凱。袁世凱出山後,一面鎮壓革命,一面與革命黨談判。

然而,袁世凱此時已成為新舊兩派争奪的對象。革命黨希望他能勸清帝退位,而清廷則指望他能平定叛亂。

在這複雜的政治博弈中,袁世凱選擇了與革命黨合作。他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勸說清廷接受共和制度。

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随後,清室與革命黨展開了關于皇帝退位問題的談判。

經過多輪談判,雙方終于達成協定。清帝将退位,但保留皇室尊号,享受優厚待遇。這就是後來的《清帝退位優待條件》。

在這場曆史大變局中,年僅六歲的小皇帝溥儀成為了最無辜的犧牲品。他對即将發生的一切毫無概念,仍在紫禁城中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

隆裕太後作為幼帝的監護人,不得不面對這個艱難的決定。她深知大勢已去,但仍希望為皇室争取最後的尊嚴。

就這樣,在1912年2月12日這個注定被載入史冊的日子,清朝最後一次早朝即将開始。這不僅是一個王朝的終結,更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帝制的落幕。

乾清宮内 大清王朝末路悲

1912年2月12日,農曆壬子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北京城内一片肅穆。紫禁城中的乾清宮,這個見證了無數曆史時刻的宮殿,今天将再次成為曆史的舞台。

天還未亮,宮門外就已經聚集了許多大臣。他們神情各異,有的面無表情,有的眉頭緊鎖,還有的眼中閃爍着複雜的光芒。這些人中,有外交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趙秉鈞、陸軍大臣王士珍等重臣。

他們都知道,今天不是普通的早朝。這是大清王朝的最後一次早朝,也是中國兩千多年帝制的終結之日。

随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大臣趕到。他們三三兩兩地站在一起,卻沒有人說話。空氣中彌漫着一種沉重的氣氛。

終于,太監尖細的嗓音響起,宣布早朝開始。大臣們魚貫而入,走進了乾清宮。

令人意外的是,今天的乾清宮布置與往常不同。往日裡,隆裕太後總是坐在簾子後面垂簾聽政。但今天,龍椅後面的簾子并未放下。

隆裕太後和年僅六歲的小皇帝溥儀并肩而坐。太後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無奈,而小皇帝則一臉茫然,似乎并不了解今天将要發生什麼。

大臣們依次進入殿内,站定各自的位置。往日裡,這個時候應該是行三叩九拜大禮的時候。然而今天,大臣們隻是簡單地鞠了三個躬。

這個細節的變化,無聲地宣告着一個時代的結束。三叩九拜,這個延續了數百年的封建禮儀,在這一刻悄然退出了曆史舞台。

沒有人對這個變化提出異議。無論是太後、小皇帝,還是在場的大臣,似乎都預設了這個改變。

随後,一份早已拟好的檔案被呈上前來。這就是那份注定要載入史冊的退位诏書。隆裕太後接過诏書,手微微顫抖。

她的目光掃過诏書,眼中的淚水在不停地打轉。作為大清最後一位太後,她深知這份诏書意味着什麼。

小皇帝溥儀似乎感受到了氣氛的不同尋常,他困惑地看着太後,又看看周圍的大臣,但沒有人給他解釋。

隆裕太後深吸一口氣,似乎想說些什麼。但她最終還是忍住了,隻是默默地看着手中的诏書。

此時,外交大臣胡惟德上前一步。他恭敬地對太後說道:"太後,時間緊迫,還請盡快做出決斷。"

隆裕太後擡頭看了胡惟德一眼,眼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她知道,這個曾經忠心耿耿的大臣,此刻也不得不順應時代的潮流。

其他大臣也紛紛上前,懇請太後盡快做出決定。他們的話語中既有勸說,也有隐隐的威脅。

面對衆臣的壓力,隆裕太後終于下定決心。她拿起印章,深深地看了一眼身邊的小皇帝溥儀,然後緩緩地将印章蓋在了诏書上。

"砰"的一聲,印章落下,大清王朝268年的統治正式宣告結束。這一刻,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曆史的沉重。

隆裕太後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開始失聲痛哭。她哭訴着皇親國戚的無情,控訴他們隻顧自己的榮華富貴,抛下孤兒寡母不管。

大臣們聽着太後的哭訴,臉上卻沒有太多表情。他們知道,這是曆史的必然,個人的情感在這個時候已經無關緊要。

最後,胡惟德再次上前,提醒太後如果不盡快宣布退位,革命黨此前承諾的優待條件可能會廢棄。這句話像一盆冷水,讓太後清醒過來。

她擦幹眼淚,強忍悲痛,宣讀了退位诏書。随着她的聲音落下,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正式走到了盡頭。

清朝最後一次早朝,殿内發生了什麼?大臣們幹脆不再三叩九拜

大臣們再次向皇帝和太後鞠躬,然後魚貫而出。乾清宮内,隻剩下太後、小皇帝和幾個貼身太監宮女。

這就是清朝最後一次早朝的全過程。沒有想象中的劍拔弩張,沒有激烈的争吵,有的隻是無言的悲涼和曆史的必然。

優待條件下 溥儀暫留宮中

随着退位诏書的頒布,大清王朝正式退出了曆史舞台。然而,對于年僅六歲的小皇帝溥儀來說,這并不意味着他的生活會立即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根據《清帝退位優待條件》,溥儀仍然可以暫時居住在紫禁城内。這份條件是革命黨與清廷談判的結果,目的是為了平穩過渡,避免不必要的流血沖突。

條件中規定,溥儀雖然失去了皇帝的實權,但仍保留"大清皇帝"的尊号。這意味着,在名義上,他仍然是一個備受尊崇的人物。

同時,條件還規定清室每年可以獲得400萬兩白銀的歲費。這筆錢足以維持溥儀和其家人的日常開支,確定他們不會因為退位而陷入經濟困境。

除了經濟上的保障,優待條件還允許溥儀繼續在紫禁城内舉行祭祀等傳統儀式。這些儀式雖然不再具有政治意義,但對于維護清室的尊嚴和傳統卻有重要作用。

然而,盡管有這些優待條件,溥儀的生活還是發生了一些變化。最明顯的是,他不再需要每天參加早朝了。這對于一個六歲的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解脫。

取而代之的是,溥儀開始有更多時間學習和玩耍。他的老師們繼續為他授課,教導他詩詞、曆史和儒家經典。但與之前不同的是,這些學習不再是為了治國,而是為了傳承文化。

溥儀的日常生活中,也增加了一些新鮮的元素。比如,他開始接觸一些西方的玩具和書籍。這些東西在以前是被視為"洋玩意"而禁止的,但現在卻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盡管如此,溥儀的生活依然被嚴格控制。他仍然被禁止離開紫禁城,也很少有機會接觸外界的人和事。對于這個小小年紀就失去皇位的孩子來說,紫禁城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牢籠。

在這段時期,隆裕太後扮演了重要角色。她一方面要安撫年幼的溥儀,另一方面還要處理與新政府的各種交涉。太後的處境可謂是進退維谷,既要維護清室的尊嚴,又不得不向現實低頭。

與此同時,紫禁城内的氛圍也在悄然發生變化。許多宮人開始意識到,他們效忠的不再是一個擁有實權的皇帝,而是一個失去權力的小男孩。有些人選擇離開,有些人則繼續留下來服侍溥儀。

在這種情況下,溥儀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孤獨。雖然身邊仍有大批太監和宮女服侍,但他們更多的是出于職責而非真心。小皇帝漸漸感受到了周圍人态度的變化,盡管他可能還不完全了解其中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溥儀失去了實際統治權,但他在某些人心中仍然是正統的象征。一些保皇派人士仍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恢複清朝的統治。這種想法雖然不切實際,但卻給了一些人繼續效忠溥儀的理由。

随着時間推移,新的政府逐漸穩定下來。他們開始關注如何處理這個"前朝遺少"的問題。一些激進派主張立即驅逐溥儀出宮,但最終還是溫和派的意見占了上風,決定繼續遵守優待條件。

這個決定無疑給了溥儀一個緩沖的機會。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雖然失去了皇帝的權力,但至少還能保持一定的體面和尊嚴。這也為他日後的人生軌迹埋下了伏筆。

然而,曆史的車輪是不會因為一個孩子的命運而停下的。随着民國政府的逐漸穩固,溥儀的處境也變得越來越尴尬。他的存在成為了新舊交替時期的一個特殊符号,既是過去的象征,又是未來的隐憂。

就這樣,在優待條件的庇護下,溥儀度過了他退位後的最初幾年。這段時期,對于這個年幼的前皇帝來說,既是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也是一個充滿不确定性的過渡期。他的命運,就如同那個動蕩的年代一樣,充滿了變數和挑戰。

紫禁城外 溥儀命運多舛

1924年11月5日,北京城内外一片喧嚣。紫禁城的大門被大開,一隊武裝人員魚貫而入。這支隊伍的目标很明确:驅逐居住在此的前清皇帝溥儀。

溥儀此時已經18歲,早已不是那個懵懂無知的小皇帝。他站在乾清宮的台階上,看着這支來勢洶洶的隊伍,臉上沒有絲毫驚慌。

馮玉祥将軍親自率隊進入紫禁城。他直接走向溥儀,态度堅決地宣布:"從今天起,優待條件廢棄。您必須立即離開紫禁城。"

溥儀沉默了片刻,然後平靜地回答:"我明白了。請給我一些時間收拾行李。"這個回答讓馮玉祥有些意外,他原本以為會遇到更多的阻力。

很快,溥儀的随從們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匆忙地将一些貴重物品和日常用品打包。整個過程中,溥儀始終保持着鎮定,仿佛早已預料到這一天的到來。

就這樣,在馮玉祥的監督下,溥儀帶着他的家人和一小部分随從離開了紫禁城。當他走出午門的那一刻,回頭看了一眼這個他生活了18年的地方,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複雜情緒。

溥儀被安置在北京的靜園。這裡雖然比不上紫禁城的奢華,但對于一個前皇帝來說,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住處了。然而,溥儀并沒有是以感到滿足。

在靜園的日子裡,溥儀開始接觸更多外界的資訊。他閱讀大量的書籍,尤其是關于西方的書籍。這些新知識讓他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和向往。

1925年,一個重要的機會出現了。日本人找上門來,邀請溥儀去天津。溥儀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接受這個邀請。他認為,這或許是他重新獲得權力的機會。

于是,在一個深夜,溥儀秘密離開了北京,前往天津。當他到達天津時,日本人給了他隆重的歡迎。在這裡,溥儀感受到了久違的尊重和重視。

然而,溥儀很快就發現,日本人對他的"重視"背後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他們希望利用溥儀的名義,在中國北方建立一個傀儡政權。

面對這個情況,溥儀陷入了兩難。一方面,他渴望重新掌權;另一方面,他又不願意成為日本人的傀儡。但最終,權力的誘惑戰勝了一切。

1932年,溥儀在日本人的安排下,前往東北。在那裡,他被推上了"滿洲國"皇帝的寶座。這個由日本扶植的傀儡政權,标志着溥儀命運的又一個轉折點。

作為"滿洲國"皇帝,溥儀表面上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實際上,他不過是日本人手中的一個傀儡。他的一舉一動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

溥儀開始過上了看似奢華但實際上毫無自由的生活。他每天都要穿着華麗的龍袍,參加各種儀式和活動。但這些活動的背後,都是日本人精心安排的政治show。

在"滿洲國"的日子裡,溥儀逐漸意識到自己的處境。他開始嘗試反抗,但每次都被日本人無情地鎮壓。他慢慢明白,自己已經淪為了日本侵略中國的一個工具。

1945年,随着日本的投降,"滿洲國"土崩瓦解。溥儀試圖逃往日本,但在途中被蘇聯紅軍俘虜。就這樣,他從一個皇帝變成了一個戰犯。

溥儀被押送到蘇聯,在那裡度過了五年的監獄生活。這五年對溥儀來說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他開始反思自己的過去,也開始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

1950年,溥儀被引渡回中國。他原本以為自己會面臨嚴厲的懲罰,但出乎意料的是,新中國政府給了他改過自新的機會。

在撫順戰犯管理所,溥儀經曆了長達10年的思想改造。他學會了勞動,學會了與普通人相處,也開始真正了解自己過去的錯誤。

1959年,溥儀獲得特赦。他重獲自由,成為了一個普通公民。他在北京植物園當了一名園丁,過上了平凡但充實的生活。

1967年11月17日,溥儀因病去世,享年61歲。他的一生跨越了舊中國和新中國,經曆了從皇帝到公民的巨大轉變。他的命運,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近現代史的跌宕起伏。

溥儀的一生,可謂是命運多舛。從紫禁城的皇帝,到天津的逃亡者,再到"滿洲國"的傀儡,最後成為新中國的普通公民。他的經曆,就像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見證了一個帝國的覆滅,也見證了一個新國家的誕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