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配伍有什麼用?它的組成形式是方劑,打擊對象是各種疾病,達到1+1大于2的功效。
提起中藥方劑,吃過的人會有苦苦的、怪怪的、臭臭的等印象。大家很好奇湯藥是如何治病的,一堆花花草草、根莖枝葉子實、礦土蟲幹,炮制後混雜在一起,熬出一碗深褐色的湯汁,裡面有打敗病症的秘密。
用一個“參照物”來通俗了解一下:我們知道現代化學藥是合成或提取出有效成分,“點對點”地消滅病毒、細菌、寄生蟲、紅熱腫痛等病情,相當于藥物成分和病症“單挑”。那麼中藥方劑的藥材,就是用合力“群毆”病症,這個攻上三路,那個打下三路,還有善後的,治病調理一起來。
雖然中藥方劑裡不乏獨來獨往的俠客,就是隻有一味藥的方子,如獨參湯、天然白虎湯、茅根湯、大補丸、甘草湯等,但絕大多數方劑,需要用2味藥以上的組方,這就涉及到中醫重要的“不傳之秘”——配伍。
配伍,就是2種或2種以上功效相近、相反、相助、相配的藥材,按一定規律和準則搭配,協力取效,增效減毒,提高療效的治療方式。
中醫曆來高度重視配伍,張仲景在《傷寒論》就說:須合衆藥之所長,又善護其所短。對後世影響很大的《醫學源流論》明确:藥有個性專長,方有合群妙用。很多中醫名家有中藥配伍的“獨門見解”,如《經方用藥初探》、《傷寒論辨析》、《經方實驗錄》等著作。
配伍,不少人知道有“七情”,就是單行、相須、相使、相殺、相惡、相畏、相反,但這隻是大緻方向,它有3大鐵律:
一是首先搞清楚方劑裡是治什麼的,每一味藥到底是什麼用途,即每個藥方裡的每味藥都有用處,沒有“閑散藥”、“混日子藥”、“打醬油藥”。
二是搞清楚每個藥材的用量是多少,藥量配比非常重要,是大量臨床案例的精心總結,是中醫的“看家本領”和“保底飯碗”,是以有“不傳之秘在于量”的古訓。有人形象稱為:傳方不傳藥,傳藥不傳量,傳量醫術抛。
三是搞清楚煎藥的方法、順序和服用要點,熬藥用具和加水不能錯,先煎後下不能亂,服用時機不能混,搞錯了就會前功盡棄。
那麼,配伍成方之後,有主有次,有多有少,有攻有守,有打有引,用中醫術語說就是“君臣佐使”,它展現5個規律和作用。
1、減毒增效,有的藥材用現代眼光看是有毒的,但放在藥方裡,通過搭配、熬煮、混合反應等方式,毒性減弱了,變成無毒的了,為治病加分,不會添亂害人,而且具備獨當一面的功效。
2、主次分明,有對付主證的主藥,有輔助主藥和對付主證的輔藥,或針對其餘雜證的佐藥,有制約副作用的佐制、反佐藥,還有調和引經藥,各司其職。
3、調控方向,確定主打主攻方向不偏,藥方湊效,而不是配伍藥材濟濟一堂,能打的沒幾個,或四處出擊,反而亂了治病大計劃。
4、有始有終,既展現治病初衷,但也有專門的藥材配伍,做查漏補缺、調和和補正工作,起到固護作用,有利于病體早日康複。
5、形成模式,就是中藥裡的“藥對”,由藥對再組成藥方。藥對有的是根據藥性配伍摸索出來的,有的是根據生理、髒腑關系鑒别出來的,是以就有四氣五味、升降沉浮、剛柔并濟、動靜潤燥等說法。
由此,出現了許多高效著名的配伍組合,主要有3種形式:
第一種:性質相對的藥物配伍,在氣血、寒熱、升降、收散、補瀉上建功,舉兩味藥組合的例子:
桂枝+芍藥,調和營衛,桂枝湯
香附+高良姜,止痛散寒,良附丸
肉桂+黃連,心腎不交,交泰丸
白術+枳實,健脾消積,枳術丸
第二種:藥性相符的藥物配伍,各有所長,效果大增,臨床應用很多,舉兩味藥組合的例子:
厚樸+蒼術,燥濕行氣,平胃散
半夏+陳皮,化痰順氣,二陳湯
枳實+竹茹,和胃止嘔,溫膽湯
杏仁+貝母,順氣止咳,桑杏湯
第三種:藥性功效類似,使長處更長,治病功效倍增,舉兩味藥組合的例子:
黃芪+黨參,補氣固氣
肉桂+附子,溫腎回陽
沙參+麥冬,生津益肺
柴胡+升麻,氣分升提
總之,中藥配伍是一個重要和重點的問題,是中醫的“不傳之秘”,三大鐵律和五大規律隻是初步介紹,有初步的印象和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