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敏是近年來國内十分活躍的藝術家,以他近期獲得的兩個獎項為例:2019年,他的《鴻蒙》獲得“明天雕塑獎”年度大獎;2022年,他的《二十四節氣——立秋》獲得第39屆佛羅倫薩文學與藝術獎雕塑類金獎,這是有該獎以來,第一個華人藝術家獲此殊榮。
視訊加載中...
郅敏的創作為什麼能取得好成績呢?
原因也許很多,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他對方法論的重視。對一個藝術家來說,是否具有方法論的自覺意識,是否形成了适合自己的創作方法,是衡量他的創作是否成熟的重要的标志。
《鴻蒙》
715cm×715cm×150cm 陶瓷、金屬、LED、霧機
2019年
所謂方法,就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所采用的辦法、方式、手段、 途徑。實際上,每一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方法,隻是有的人憑直覺做創作,沒有意識而已;當然,這并不妨礙他也能做出好作品;隻是,藝術家具備了方法論意識,也就具有了理論上的自覺,會更加清醒地看待自己創作,有意識進行方法論的選擇,用更合适的方式實作目标。
在當代藝術的創作中,所謂觀念其實就是想法;方法呢,是與之相适應的辦法。有時候,人們有想法,沒辦法;知道做什麼,不知道怎麼做?有時候是反過來的,有辦法,沒想法;比如基本功很好的人,塑造一流,就是不知道該做什麼?
為什麼要讨論郅敏的創作方法論呢?應該說郅敏在方法論方面做了一個示範,他的創作既有想法,也有辦法;既有思想認識的高度,也有達到這個目标的手段;做到了想法和辦法的統一。
《流動的宇宙》
2000cm×150cm×300cm 陶瓷、金屬
2023年
方法是分層的。從思想層面上看,有思維方法、分析方法;有觀察方法,有處理資訊的方法;在創作構思的層面上看,有捕捉、記錄内心圖像,形成、完善創作意圖的方法;從作品的呈現、制作層面看,有采用不同材料媒介的方法、有使用不同技術工具和手段的方法……總之,方法無處不在,貫穿在創作始終,那什麼是郅敏的方法呢?
郅敏的創作方法當然也不是單一的,他在材料運用上、空間形态上、技術手段上、展陳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從方法論上看,郅敏最獨到,最值得注意的方法是什麼呢?這就是“把時間作為方法”,這是郅敏創作方法論最突出的特點。
時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郅敏一旦把時間作為藝術創作的方法,就意味着他在創作中始終站在時間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把時間看做是自己切入當代創作的路徑。具體地說,就是将時間轉化為觀念呈現的線索,讓時間成為内容組織的經緯,讓時間成為結構編織的鍊條,讓時間成為媒材選擇的依據,讓時間成為技術運用的理由……總之,把時間作為方法,意味着将時間具體化、形象化、個人化;同時也是将時間空間化;作品的空間分布和結構劃分也将依據時間的邏輯來展開。
《溫度》
1500cm×245cm×24cm 四組 有機物、無機物
2021年
郅敏把時間作為方法展現了他的敏感和獨特。在以往當代藝術的創作中,大家一直比較多地将關注重點放在空間上,而對時間,這一觀察當代藝術的重要次元卻常常被忽略了。郅敏把時間作為方法的獨特處在于,他敏銳地從時間來把握藝術的當代性,從時間出發,去建構自己的藝術系統,探尋藝術背後所蘊含的傳統、曆史、文化意義。正如羅莎琳•克勞斯所說的那樣,“任何空間組織中都隐含着時間經驗的本質”。而這種時間經驗正好是郅敏所想要的東西。
《溫度》
1500cm×245cm×24cm 四組 有機物、無機物
2021年
從時間出發,牽引出自己在作品中想要揭示的問題,這是郅敏創作方法論的鮮明特點。
郅敏的《河圖洛書》系列、《天象四神》系列、《二十四節氣》系列,是他時間方法論的代表,在這些作品中,他有意識地呈現出了與時間有關的問題指向,它們是文化根性的問題,文化傳承問題,民族身份的問題等等。他通過對曆史的回溯和挖掘,讓過去和現在建立起時間的聯系。
郅敏關注農曆,關注節氣,關心天象,對這種傳統的、農耕的時間進行回溯其意義何在?
《河圖洛書》系列
尺寸可變 陶瓷、金屬
2013-2015年
《天象四神-朱雀》
670x160x240cm 陶瓷、金屬
2019年
它的背後隐含的是重大的文化選擇問題。以曆法為例,1912年1月2日,孫中山擔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第二天,通電各省改用國際通行的公曆紀年,替換過去的黃帝曆,這個舉動展現了中國融入世界,進行現代轉型的願望。而所謂公元紀年是基督教紀年,它來自公元525年,一位名叫迪奧尼西的修士對耶稣誕生日的推測,他主張以耶稣的出生年份為紀年的起點,直到1582年,教皇發出敕令,才正式頒行。是以,是黃帝紀年還是基督紀年?問題不可謂不重大!
孫中山和一批革新人士的選擇阻力重重,當孫中山知道各省代表就改用公曆的問題有反複的時候,堅決表示,中華民國政府如不改用公曆,決不到南京任職。然而,另一種聲音從未斷絕。1914年1月,内務部總長的朱啟钤提請确立陰曆元旦為春節,獲得袁世凱準許,從此奠定了沿用至今的元旦、春節并存的格局。
仔細咀嚼這個案例的背後意味,恐怕就不會對曆法、時間問題等閑視之了。任何一種記錄、表達時間的方式,背後都承載着根深蒂固的曆史傳統、文化秩序和民風民俗。而現代化的要義之一,就是時間的标準化和統一化;不可阻擋的現代化潮流,勢必遮蔽和取代無數的個别時間、另類時間、地方的時間。
在這個背景下,再看郅敏的《河圖洛書》系列、《天象四神》系列、《二十四節氣》系列,似乎就會對它們産生新的了解。郅敏作品的時間,都是建立在傳統時間基礎上的,它們華夏時間,它們是從華夏大地的農時、土壤、氣候、條件中生發出來的。
《天象四神-青龍》
840x120x260cm 陶瓷、金屬
2017年
《天象四神-白虎》
320x120x300cm 陶瓷、金屬
2017年
這是一種文化尋源式的視覺追尋和表達,也是具有原創性和創新性的當代建構,這些作品除了陶瓷材料之外,從外表形式上,實際很難直接看到它們和中國傳統藝術之間的關聯,毋甯說,它們是一種當代轉譯,充滿了不可言說的神奇。盡管如此,它們本身所攜帶的中國文化的氣息又是不可置疑的。這是一種時間綿延的張力,郅敏用一種類似動、植物羽片和農作物顆粒的一個個單體,将它們鑲嵌、編織成一個具有整體感和運動感的形體之中。它們既有單個的呼吸,又有整體的律動,仿佛像我們發出來出遙遠的中華上古文明的呼喚。那些河圖洛書、八卦、四神,雖已逝去,郅敏換了一種方式,以藝術的方式讓它們重新複活;這是遙遠時間的複活。
近百年來,任何一個中國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客觀上都會面臨時間的問題,面臨着黃帝紀年還是公元紀年的選擇問題?拟或将兩者結合?這是文化的沖突和選擇。當然,許多藝術家以“關注當下”、“表達自我”為理由,回避了這種嚴峻的選擇和思考。郅敏不是,從2011年開始,郅敏決定改變自己的工作方法,專注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當代表達,就像他在《跳崖》一文中所說的那樣:“我需要回望曆史與文化。”由此,郅敏開始了向傳統時間的緻敬之旅。
《石色成山》(局部)
尺寸可變 礦粉
2023年
通過對傳統時間的回溯,以當代人的想象和創作,對傳統進行當代轉化,讓遙遠的曆史變得有溫度,變得可感、可觸,是郅敏創作方法論的另一個特點。
曆史,是人們對時間的長河中曾經出現過的事件和活動的記憶和想象。郅敏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深厚的曆史感。無論是一個燒制過的點、一個片、一抔土、一堆泥,它們都被郅敏巧妙地鑲嵌在了一個古老而又深厚的曆史傳統中。在這些作品面前,它們不再是簡單的物料,而是曆史資訊的承載者。
郅敏作品中的這種曆史感是怎麼獲得的?顯然,還是時間。他的工作就是有效地喚起觀衆的時間感、曆史感。郅敏通過作品在心理上拉近人們和曆史的聯系,讓人們和它親近、共情;同時,他的作品又在營造人與曆史的疏離感,延長當下和曆史的距離,讓人們有充分的空間對悠久的傳統進行遙望、想象。在這個意義上,郅敏如同一個把控情緒節奏的調律師,讓觀衆和曆史之間這種忽近忽遠的關系中,獲得感受和體認,建立和填補自己的曆史想象,重新認識被現代化所遮蔽的傳統文化中那些充滿魅力的趣味。
《岩石循環》(局部)
尺寸可變 火山岩、玻璃
2021年
《岩石循環》(局部)
尺寸可變 瑪瑙
2021年
《岩石循環》(局部)
尺寸可變 金礦石
2021年
郅敏的作品中,時間的影子無處不在:《立表測影》,以古老的計時方法,解釋了曆史和時間之間的關聯;《觀象授時》從古人從對四時天象的觀察中,把握時間變化和大自然的聯系;《二十四節氣》是古代中國的農耕寶典;《岩石循環》是時間的過程;《溫度》是時間的變化;最能展現郅敏的野心和氣魄的是《鴻蒙》。鴻蒙是天地之前,時間之前,自然之前,當然也是曆史之前。這是從時間上對開端的追溯。正是因為這件作品,郅敏獲得了2019年“明天雕塑獎”的大獎。
2022年1月,郅敏在北京壹美美術館舉辦的“點——郅敏作品展”是他對時間的一次盡情的演繹。展覽分為五個部分:“燃”、“蒙”、“時”、“節”、“方”。“燃”是探尋生命的本源和時間起點;“蒙”是追溯、展現遠古時天地初開的模樣;“節”是時間節點,是人與自然發生交彙的那一刻;“時”是時間的河流,象征時間的變化;“方”是時間長河中,空間的形态,它是對時間的空間定格。
2023年6月1日,郅敏在湖北美術館推出的《時間的溫度》更是把時間的方法推向了高潮。這個展覽和北京個展一樣,都是從時間的演進過程來劃分展覽單元的。《時間的溫度》展共分為四個部分:“自然的溫度”,将具有不同溫度值的事物,遠至冥王星、月球,近至人體等各種形形色色事物的溫度呈現出來;“人文的火焰”則從陶瓷的燒制入手,讓燃燒的行為和自然泥土、各種自然物和人造物發生關系,讓它産生無盡的變化;“曆史的顔色”,則是大塊面地用陶瓷的色塊,來描述從商代到清代的陶瓷演進史,讓陶瓷曆史的時間變得五彩缤紛,“未來的光芒”,是對未來的展望;這樣,時間和色彩、溫度一起,完成了一個完整地關于過去、現在、未來的叙事。
《五色土》(局部)
750cm×250cm×285cm 鋼架、陶土、瓷土
2023年
從時間出發選擇媒材,是郅敏創作中實作從傳統到當代的轉化,讓手藝與科技高度結合的重要方式。
郅敏的創作曆程正好應了“四十不惑”的說法,他在進入40歲的時候,用《跳崖》一文表達了内心的轉變,在這個時候,他真正确立了以母體文化作為切入口,重返傳統時間,回溯民族曆史,在過去和當下的對話中,生成自己的藝術語言的工作目标。
郅敏的大學學陶藝,研究所學生期間也在材料工作室,他個人的文化選擇和他所擅長的陶瓷材料正好獲得了一緻。而陶瓷這種最古老的藝術材料,正好成為他連接配接古今的媒介。另一方面,陶瓷材料盡管古老,但一部陶瓷的曆史,又是在時間的長河裡不斷發展,不斷變化的曆史,世界上從來就沒有一層不變的傳統,傳統如果不能為今天所用,不能走向未來,那也隻能是僵死的,被淘汰的傳統。
《曆史的顔色-鏡子》
880cm×56cm×5cm 瓷闆
2023年
應該說,郅敏比較好的解決了傳統材料和當代表達之間的沖突,他用陶瓷作為主要材料的一系列的作品,在骨子裡是民族的,傳統的;在形态上,在呈現方式上又是新穎的、當代的。他較好地克服了過去陶藝在創作大體量作品時遇到的障礙,創造性地将陶瓷片段化、零散化,他用裝配的方式,将一個個的點,一個個的片連綴起來,在這個意義上,他的作品實際應該是陶瓷材料或者綜合材料的裝置作品。
還有一些人,了解回到傳統,就是“複古”亦步亦趨地追随古法,或者接近古法,不敢越雷池一步。郅敏不然,在以陶瓷為主要創作材料的藝術家中,他在綜合材料的運用上,在将陶瓷與現代科技的結合上,可能是走得最遠的一個。他的《鴻蒙》,運用了聲、光、電等多種手段,營造了一個宏大的、激動人心的現場,在這個意義上,他的這件作品也可以看作是運用了陶瓷材料的新媒體作品。
郅敏在媒材選擇、技術的運用上的這種自由、自如來自哪裡呢?應該也是來自對于時間的了解。把時間作為方法,就是從發展、變化的角度看問題,在藝術發展的過程中,發現藝術演化的規律,隻有不斷創新,隻有生生不息,傳統才能獲得新生,曆史才能煥發生機,文化才能得到複興,未來才能變得可待可期。
《曆史的顔色》
6000cm×56cm×5cm 瓷闆、鋁框
2023年
讓時間貼近個人,不斷從個人成長過程中進行總結,獲得經驗,得到提升;讓宏大的創作意願貼近個人的目标,讓曆史的浩瀚無際與個人的細微感受得到有效對接;這也是郅敏創作方法的重要一環。
無論宇宙之大還是個人之小,它們都是時間的;無論多麼悠久的曆史,多麼恢弘的傳統,在創作中,最後都将落腳在個人的經驗上。就像郅敏在《燒造的原理》中所說的那樣:“人,在抓握泥土的那一刻,開始将自我——将那個獨一無二的,偉大的自我融入宏偉的自然——并不管這個個體如何偉大或如何渺小。”相對于時間長河,個人或許微如塵埃,無論差别多麼巨大,二者畢竟有共同處——都屬于時間。
郅敏對時間切身的體驗,不光展現在他的作品中,也展現在他的生活中。他說:“時間,是一個‘要命’的東西,時間仿佛可以‘要’所有東西的命,也可以‘給予’所有東西“命”,時間決定了一切,它是陶瓷的根本,也是一切的根本。”
正是基于對時間重要性的這種認識,他不僅在創作中,把時間作為方法,在個人生活和藝術修養上,則是通過不斷的學習,不斷思考,來提升自己的創作境界。對郅敏而言,他時間方法論的形成,也經曆了一個比較長時期的探索和思考。2006—2007年,郅敏在中央美院讀研究所學生期間,曾赴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RISD)學習;2011年至2012年,郅敏又入選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中國中青年美術家海外研修工程”,得到了前往法國研究雕塑藝術的機會。可能正是這種海外學習的經曆,這種時空的距離,更讓他深切體會到個人文化身份的問題,體會到無論傳統、當代;無論具象、抽象;重要的是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腳下的文化。
《未來的光芒》
尺寸可變 光敏樹脂、成像燈
2023年
郅敏雖然以從事藝術實踐為主,但他非常注重理論的學習和表達。郅敏的文字非常精彩,他的《下不了的山》、《跳崖》是當代藝術家中少有的可圈可點的精彩文字。在他文采飛揚而又誠摯的自述中,通過文字可以拼接出一個一心上進,追求光榮的青年藝術家的内心圖像。他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鞭策自己,不斷産生光陰易逝的浩歎,轉而更努力地追求内中的理想和目标。
郅敏在創作之餘,理論成果也很豐碩,他出版了多部專著;還主持了多個核心期刊的學術專欄;發表了大量的藝術理論、評論和創作體會的文章。這些,可能恰好是在為他自己為什麼會有相對明确、自覺的創作方法論做了很好的備注。
把時間作為方法,構成了郅敏藝術和人生的基本底色,随着郅敏創作的深入,我們有理由相信,郅敏未來将會在和時間的進一步互動中,為他的作品和人生注入更加豐富的内容。
(文/孫振華,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2023年5月)
(來源: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院)
藝術家簡介
郅敏,1975年出生。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所學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委員會委員、院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緻力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研究與創作、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公共藝術研究與創作。2022年,作品《二十四節氣——立秋》榮獲意大利第39屆佛羅倫薩文學與藝術獎雕塑類金獎。2020年,作品《鴻蒙》榮獲第8屆“明天雕塑獎”金獎及年度大獎。作品《舟》榮獲北京冬奧組委主辦的“2022北京冬奧會國際公共藝術大賽優秀獎”并成為七件落地作品之一。作品《天象四神-青龍》榮獲“瓷的精神”——2021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高嶺獎銅獎,作品《河圖洛書——出水的龍馬》獲文化部“絲綢之路”特别榮譽獎。主持多項全國性大型展覽,參加各類學術展覽七十餘次。在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法國巴黎文化中心、北京壹美美術館等重要學術機構舉辦過10次個人展覽。已出版《發光體——中國的文化與藝術》《無窮盡的創作方法論》等7部專著,主持多項核心期刊的學術專欄,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家級藝術類核心期刊發表文章、主持專欄共計1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