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陳明義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1957年,陳明義被授予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這一年,剛滿40歲的陳明義,被選送到北京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這個高等軍事學院的院長,是劉伯承元帥。陳明義從一個放牛娃,到如今的成就,劉伯承是一路看過來的。就是劉伯承,把陳明義從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參謀,培養成了抗戰中的旅參謀長,解放戰争中的軍參謀長,直到後來的西藏軍區參謀長、副司令員。
劉伯承叮囑陳明義,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陳明義鄭重地點了點頭。時間一晃,陳明義從學院畢業了。這時,解放軍總政治部徐立清副主任,向陳明義征求對畢業後的配置設定意見。陳明義說,聽組織的安排。徐立清說,再回西藏怎麼樣?陳明義說,我沒意見,組織需要我去西藏,我愉快地服從。
陳明義在西藏一待就是25年。期間,孩子們在四川成都,隻有他回四川休假,開會時,才能短暫地與子女們見面。陳明義對孩子們要求很嚴,尤其是他們的工作配置設定,他從不以權謀私。有時,陳明義還會給孩子們“加點難度”。
陳明義的長子陳赤軍
陳明義見陳赤軍高中畢業了,就想讓孩子到有作戰機會的部隊去鍛煉。于是,陳明義就給陳赤軍寫了一封信,信上告誡兒子,到了部隊以後,不要有任何優越感。
陳赤軍當兵去了54軍麾下的一個炮團。54軍曾參加過1959年西藏平叛和1962年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值得一提的是,陳赤軍所在的炮團駐地銅梁縣,那正是邱少雲烈士的故鄉。
陳赤軍給父親寫信表态,他以後也要成為像邱少雲式的戰士。不過,在和平年代,陳赤軍的行為舉止更像雷鋒式戰士。他到部隊後将第一個月發的津貼購買了一套理發工具,等到休假時,他就拿着工具給戰友和附近的老百姓免費理發。
因他文化高,有時就利用空閑時間幫戰友們和家人寫信,深得大家的誇獎。憑着努力工作,陳赤軍很快加入了共産黨。後來,陳赤軍獲得了“五好戰士”、“模範團支部書記”等榮譽稱号。
說到自己進步,入黨等,陳赤軍說主要是靠自己積極工作,與父親無關。因為父親從來不幹預。話說,陳赤軍在北京讀國中時,父親來北京開會,抽空去看了他。
那會兒正值三年經濟困難時期,陳明義沒給孩子留一分錢,也沒帶孩子到京西飯店吃頓好的。隻是在臨走時,給孩子留下了半斤桂圓。陳赤軍的衣服破了,陳明義就讓他把自己的舊軍裝改了穿。不久,張國華司令員來北京開會,派秘書把陳赤軍接了去。
好久沒吃飽飯的陳赤軍,一口氣吃了4碗米飯,幾個花卷,撐得坐不住了就站起來吃。盡管父親是開國少将,又擔任重要職務,但對自己的孩子仍然要求嚴格,不搞特殊化。
陳明義的次子陳雪冰
陳雪冰從小體弱多病。1957年,陳明義的夫人周錦文正在上班,突然接到學校電話,說孩子高燒41度,已經送進了川醫。周錦文很慌,不知該如何是好。
就在這時,陳明義從西藏來北京開會,飛機途經成都要加油。來接機的川辦主任顧草萍告訴陳明義,說你夫人沒來,雪冰病重住院了,并下達了病危通知書。
陳明義聽後,立即跳上汽車奔赴川醫病房。看着兒子痛苦的樣子,陳明義心疼壞了。不過,陳明義沒有選擇留下來陪兒子,而是隻匆匆看了一會兒就離開了。走之前,他對孩子的主治大夫說,孩子就交給你們了,想個辦法查出病因治一下,死馬當作活馬醫!
經檢查,孩子得了敗血症。找到了病因,治療起來就順手多了。沒多久,陳雪冰就痊愈了。1966年,陳雪冰國中畢業,向父親要求參軍。陳明義考慮到孩子還小,還是讀高中得好。
張國華将軍得知後,說:“現在的情況,學校暫時停課了。子承父業,就讓他去西藏當兵吧。”來到部隊後,陳雪冰的年紀是全連最小的,人比步槍高出一點。不過,他并未以此為理由懶散耍奸,而是和其他戰士一樣,定額完成上級定下的訓練任務。
1969年,陳雪冰被調到特務連警衛排五班當班長,後來當了警衛排長。1970年,周錦文因被自行車撞倒,導緻小腿骨折。丈夫忙着工作,她自己生活起來很困難。為此,上司打算把陳雪冰調到成都工作。
正當陳雪冰收拾行李回成都時,忽然接到了一份通知。内容是,根據陳明義的意見,為了讓陳雪冰多在基層鍛煉,他的調動已取消。就這樣,陳雪冰在部隊一幹就是10年。直到1976年才轉業到地方。
陳明義的三子陳紅兵
陳紅兵是16歲參軍的,是在四川的一個部隊當兵。當時他所在的那個團有9個步兵連,其中有個最艱苦的連是在農場搞生産。陳明義堅決讓孩子去那個連,去條件最苦的地方鍛煉。
在農場裡,陳紅兵辛勤勞作,不抱怨不哭訴。17歲時,陳紅兵加入了共産黨。1972年,武漢大學來這個團招收大學生,團裡推薦陳紅兵上武漢大學經濟系。
陳紅兵聽從了安排,去到了武漢大學。2個月後,陳明義知曉了此事。他馬上給那個團的上司打電話:“陳紅兵沒考試,怎麼就去大學了?快把他喊回來!”那個團長說:“陳紅兵上大學,是他表現好。他上大學與你當爸爸的無關。”
陳紅兵從武漢大學畢業後,去了成都軍區陸軍學院當教員。轉業前,陳紅兵的職稱是上校正團職。
陳明義的女兒陳蓉燕
陳蓉燕16歲,高中還沒畢業,陳明義就送她到河北衡水縣大戈村公社艾單坨大隊當回鄉知識青年。在農村,沒有電燈,睡的是門闆。陳蓉燕沒覺得有多苦,畢竟她在家也是老穿更新檔衣服,早已習慣了艱苦樸素的生活了。
陳蓉燕在農村勞動了兩年,期間當過一段時間的國小老師。1976年北京空軍下鄉來招兵,陳蓉燕應征入伍,先當衛生員,後來又上了護校,畢業後分到了空軍總醫院當護士。
1981年,陳蓉燕調到成都空軍醫院,依然是當護士。由于她兢兢業業的工作,從未請過一天事假病假,她曾被評為“優秀護士”。有一年,陳蓉燕和父親提出一個要求,請父親送她去西安第四軍醫大學學習。
那時,成都軍區每年都要送一批學生到四醫大。陳明義作為成都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送自己女兒上軍醫大學,那是一件很簡單的小事。但是,陳明義沒有這麼做。
他語重心長地對女兒講:“你該在什麼地方工作,聽組織的配置設定。别來找爸爸。當醫生是為人民服務,當護士也是為人民服務。同樣都是為人民服務!”
1989年,陳蓉燕離開了護士崗位,轉業到四川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她熱愛民族工作,依然勤勤懇懇的做一個公務員該做的事。
幾個孩子的進步,發展,與父親陳明義是有關的。他不但不幫着孩子們“走後門”,而且還在關鍵時刻“壓着孩子們”。孩子們說:“找父親求助,他不管。”不過,孩子們也了解父親,明白老父親的良苦用心。
參考資料:《将軍丹心兒女情》、《高路入雲端:陳明義将軍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