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明白了,不該以卵擊石對抗中國
國家發展不好,就會出現印度古吉拉特邦1800人争奪10個服務生崗位事件。是以說發展才是硬道理,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根源,不管黑貓白貓,隻要能抓老鼠就是好貓。在經濟起步階段,幾乎所有的農業國家都得為引進外資鋪平道路。
近日印度财政部在向議會送出的《2024年經濟調查》報告寫道,“為促成印度制造業發展,使其融入全球供應鍊,印度須想辦法與中國的供應鍊對接,對接要麼通過出口實作,要麼通過進口和引入中國資本實作,印度都須作出決定”。
衆所周知,農業國家想要跻身工業國家,唯有努力發展工業不可,而要獲得資本的青睐,就得首先改變思想,不能視外資為洪水猛獸。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初,就經曆過“守舊”與“持新”思想的激烈碰撞,結果中方選擇了後者,加入了國際大家庭。
印度的地緣處境比中國好,加入WTO的時間比中國早,按理說,印度理應先于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和“基建狂魔”,然而令所有人大跌眼鏡,印度發展了數十年,人均GDP仍隻有2000美元,全國半數公民活在貧困線下。
其中的原因錯綜複雜,一句話講不清楚,但有一點基本可以明确:面對外資抛出的橄榄枝,你得先想着如何接,至于後面出現經濟發展過熱或者外資大舉出逃等現象,隻能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走一步算一步了。
世間哪有兩全法,讓你不負如來不負卿!
印度須想到,自己太弱了,不該與強大的中國作對。為今之計,應是想辦法和中國搞好關系,讓中國成為自己成長之路的拐杖。一味的針對外資尤其是中國企業,隻能讓印度錯失發展經濟的大好開局。
我們注意到:印度當機了小米數億美元資産,不僅如此,印度調查OPPO、vivo,甚至在沒有任何預兆下,勒令在印中企交出産業鍊,核心技術和專利。美其名曰,“維護印度國家安全”,實不過給中企設定殺豬盤罷了。
莫迪自以為聰明絕頂,卻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消息是通透的,但凡一家外企遭受不公正待遇,那麼其他的外企就會本能的感到害怕。屆時莫說擴大投資了,可能連現有的廠房,市場佔有率能否保住,都成為了未知數。
印度開明人士應是看清了現實,方才呼籲當局重視營商環境,勿一再打着維護國家安全的名義,對中方企業一禁了之。問題來了,中印有沒有改善關系的可能,亦或者說印度市場會重新向中企開放?
老莫認為無論印度誰當政,都不會改變對中國的惡意,原因在于發展工業太慢了,鮮有國家能夠像中國“忍受寂寞和剝削”,專司成為全球産業鍊的一環。在莫迪看來,印度就得一口氣吃成胖子,不能用三十甚至50年去緩慢積攢實力。
中印對抗,很難避免
對此談兩點看法。
其一、即便印度财政部看好與中方接觸,卻不能改變中印對抗的大環境。
須知,莫迪靠“宗教治國”,其核心思想在于突出印度的強大,借以凝聚共識,震懾強敵。當印度教在印度失勢,那麼很不幸,失去信仰的印度各邦,或将立馬成為散沙。是國家盡可能的保持統一,還是以釋放部分權利,優先讓某些地區先富起來,相信莫迪在做反複斟酌。
而從目前的情況看,印度優先選擇了和中方對抗,因為對于統治階級而言,穩定大于一切,至于發展會給到群眾就業機會,這些事情就隻能往後拖拖。說白了,莫迪政府私心太重了,隻在乎了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對百姓福祉的争取。
其二、中國是個特例,不是所有國家能夠學得來。
中國真正發展的時間很短,滿打滿算也就40年左右,而資本主義國家卻至少曆經了200年,中國無論是人均資源總量還是生活水準方面,都與美法德英有着巨大差别,這就要求中方的發展應以穩為主,避免和外部發生沖突。
印度既然效仿中國優先發展工業,就須首先端正思想,認識自身與強國之間的差距,吸取中國發展經濟的有益經驗,而不是一開始就想着利用外資,将外資當成冤大頭。外資又不傻,豈會一再上印度政府的大當。
窮國就不要想着和外資和強國玩心眼,應該老老實實成為現代産業鍊上的一個螺絲釘或者打勞工、打工妹。隻有攢足了第一桶金,才能有機會推動産業轉型,讓國家變富變強,這是中國數代人總結的血的經驗和教訓,希望印度加以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