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财富管理榜:銀行第二增長曲線,誰是領軍者?

作為“第二增長曲線”,财富管理業務闆塊成為銀行業近年競相争食的“佳肴”。

但随着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并于2022年正式落地和2023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簡稱“金監總局”)資管司首度設立運作,财富管理業務正面臨日愈嚴苛的監管。與此同時,因市場不景導緻的優質“資産荒”現象卻遲遲未有改觀。

此種情境下,銀行業财富管理業務呈現出何種特征?哪些銀行表現優異?練就了哪些内功?又有哪些銀行落後于同業?症結何在?

因應市場和監管取向疊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2023年财富管理榜評價名額體系基礎上,大幅優化榜單評價體系,并以2022年和2023年年報資料為基礎,對43家銀行(包含42家上市銀行和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廣東發展銀行)進行測算和排名。先後曆經4個月,制作“2024年金标杆——财富管理榜”初榜,借此為前述疑問尋求客觀依據,以期成為行業鏡鑒。

9月開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将增加或替換為2024年中報資料進而對相關名額得分進行更新,更将對被評測銀行展開深度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及線上調研。與此同時,将遴選相關領域資深專家組成獨立專家評審團進行獨立評分。在上述三類分值各占一定權重的基礎上,制作并公布“2024年金标杆——财富管理榜”。

财富管理榜系“金标杆—中國新金融競争力榜”(下稱“金标杆”詳見《曆時9月,金融機構“标杆”呼之欲出》)8個子榜單之一。2023年,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曆時9個月搭建榜單評價名額體系、采集校驗資料、測算排名、深調研和專家評審等嚴密流程,于當年12月頒布2023年度“金标杆”榜單。客觀、科學、公正和透明是“金标杆”嚴格遵循的四大原則。

四大次元22項子名額 新增監管反向名額

2024年度财富管理榜測評範圍大幅拓展,由2023年的20家系統性重要銀行擴充至43家,包括42家上市銀行和尚未上市但屬于系統性重要銀行的廣東發展銀行。

在此基礎上,2024年度财富管理榜保留了2023年名額體系對零售業務、理财子公司和私人銀行等領域的多項評價名額,遵循了測評名額體系要素的延續性。

但因應市場和監管取向疊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2023年财富管理榜評價名額體系基礎上,大幅優化和調整榜單評價體系。差別于2023年财富管理榜評價名額體系,此次評價名額體系中新增“活期存款占比”“個人存款/零售AUM(金融資産總額)”“是否獲得理财牌照”等名額,并賦予其一定比例的分值權重,借此對銀行理财及其資産配置能力進行深度探析,進而擷取更加客觀公正的評判。

作為展現金融機構财富管理本源業務之一,家族信托業務近年為監管層頻頻鼓勵,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亦将此項納入榜單評價體系。與此同時,銀行業體感明顯的“長牙帶刺”強監管環境,亦在此次榜單評價名額體系中以反向名額的形式呈現。以此鼓勵銀行理财子公司以守正合規經營的方式擷取利潤,而非借助産品交易結構或是計價方式上的投機取巧渾水摸魚。

為平滑規模效應導緻的較為明顯的行業分化現象,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以定性方式設定了展現零售及私人銀行業務增速的名額,以此激勵規模相對較小但成長性較好的銀行機構,進而增加榜單的公允程度。此外,慮及近年資本市場波動導緻行業生存環境殊為不易,特以定性方式考察财富管理手續費、理财子公司規模及利潤等3項名額增幅情況,對逼仄環境下于相關業務領域錄得正增長的機構予以肯定。

優化調整後,2024年度财富管理榜的評價名額體系最終設定為“零售業務”“理财子公司”“私人銀行”和“監管評定”四大次元及其對應的22項子名額,并被賦予不同權重。其中,展現财富管理基本面的基礎零售業務仍被賦予較大權重。相較之下,準入門檻較高的理财子公司業務及彰顯銀行資管能力“塔尖”的私行業務占比較小。這代表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國内理财市場的研判:雖已發展20年,但目前仍處于發展早期,涵蓋理财業務并以此為進階的财富管理業務則存在更大發展空間。未來,伴随市場變化,财富管理榜評價名額體系将進行相應調整。

财富管理榜:銀行第二增長曲線,誰是領軍者?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計分規則擁有最終解釋權)

工行摘花魁

根據上述榜單評價名額體系,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對43家銀行逾千個名額進行驗算并排名。工行最終摘得花魁。

與此同時,包括農行、建行、中行和郵儲銀行在内的5家國有銀行跻身榜單前十名,凸顯财富管理市場的規模造富效應。招行、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和中信銀行在内的5家股份制銀行則入圍前十。其中,招行和興業銀行分别位列第三和第五。

它們何以跻身前十名?依據上述10家銀行在各項名額的得分情況,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分别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兩家國有銀行和兩家股份制銀行進行個案分析,試圖找到“高分秘籍”。

國有銀行的工行和建行較具代表性。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在展現零售客戶總資産、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産和私人銀行客戶數量的多項分值中,工行均獲得對應考評分數滿分值。同時,工行控股的理财子公司工銀理财亦在2023年實作淨利潤正增長,與交行一起成為六大行中"唯二"獲得此項得分的銀行。此外,工行2023年年報亦對其開展的家族信托業務進行了詳細披露,獲得相應分值。可見,工行此番拔得頭籌并非僅僅因為規模優勢,還與其在私行及理财業務領域的深耕不無關系。

建行位居第四。其在展現規模的系列名額中得分與其他幾家國有銀行相若,但财富管理手續費增幅實作了正增長,亦是六大行中"唯二"獲得此項得分的銀行。這說明該行在中間業務領域有不俗表現。但由于其控股的建信理财連續兩年收到巨額罰單,是以在監管次元上被相應扣分,總分值是以受到影響。

興業銀行成黑馬

股份制銀行梯隊中選取招行和興業銀行作為代表性個案進行剖析。

以零售銀行為名片的招行此次排名第三,僅次于工行和農行。

2023年,招行在财富管理手續費、理财子公司利潤、理财子公司理财規模、個人存款/零售AUM和活期存款占比等6項名額中均獲得了考評刻度内滿分,展現出老牌零售銀行優良的業務結構和盈利路徑。但其于2023年年報中未公布私人銀行客戶總資産資料,慮及其在私行業務領域一直以來的領軍優勢,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在此次資料采集過程中也參照了其2023年半年報資料,對比之下,其數值仍大幅高于其他42家銀行。基于此,予以其在此項中與工行并列第一的分值。

榜單第五名的興業銀行則展現出了較強的成長性,呈現顯著的“黑馬之勢”,是43家銀行中“唯二”的零售AUM及零售客戶兩項增速超出均值的銀行(其中零售AUM為42%,增速排名第一)。在榜單前十位中,其控股的興銀理财亦是理财規模實作正增長的三家公司之一。此外,興業銀行2023年财富管理手續費收入同比增幅為正,展現AUM結構的個人存款/零售AUM值為28.39%,相應得分接近此項得分第一的招行。

與此同時,其2023年年報亦詳細披露了該行家族信托的業務情況,且業務規模在已披露相關資料的8家銀行中排名第一,表現出與集團子公司興業信托的關聯優勢。

平安銀行、浦發銀行和中信銀行排位依次為第八、第九、第十。這3家銀行在财富管理手續費、個人存款/零售AUM和家族信托披露情況等評價項上展現了優勢。

前二十名中,城商行占5席

5家城商行亦現身榜單前二十名。

其名次排序依次為甯波銀行、北京銀行、青島銀行、杭州銀行和南京銀行。其中,甯波銀行在私人銀行客戶數量及資産規模增幅上表現優于同業。其控股的甯銀理财在2023年的理财規模實作正增長,在相應的考評刻度裡獲得滿分。與此同時,展現其資産結構的個人存款/AUM值為41.9%,亦在城商行序列中表現最優,是以獲得較高分值。甯波銀行借此跻身榜單第十一名,在城商行序列中位居首位,且得分大幅高于其他四家排名前二十的城商行。

若分梯隊觀察,在榜單前十名中,國有行和股份行各占五席;前二十名中,國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席位比值為6:9:5。相較之下,農商行則無一上榜,财富管理能力與其他類型銀行仍存在顯著差別。

在其他23家銀行中,擁有全國股份制銀行牌照的廣發銀行因其在私人銀行相關業務領域的資訊披露程度較低而未入圍前20名,但其在财富管理手續費增幅一項中亦實作正增長;零售AUM在城商行序列中排名第一的江蘇銀行也因為資訊披露原因未在相關名額中獲得相應打分,是以排名相對靠後。不過,其控股的蘇銀理财在2023年實作了理财産品規模同比正增,側面展現其在理财業務方面的優勢;同樣擁有理财牌照的上海銀行亦存在資訊披露不足的問題。

行業格局分化明顯

從總體分值觀察,43家銀行得分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分化格局。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統計發現,43家銀行中,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超過60分。

在測算分值過程中,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發現,在43家銀行中,24家已獲得理财子公司牌照。2023年,24家銀行控股理财子公司理财規模實作正增長者僅有10家,利潤實作正增長者則減至7家,利潤和規模同期實作正增長者更低至2家;在43家銀行中,私人銀行客戶數量及資産額兩項增幅同時超行業均值者僅3家,零售客戶數量及零售AUM兩項增幅同時超行業均值者僅2家。市場等諸多因素影響下的行業現狀可見一斑。

慮及财富管理業務在國内銀行主營收入占比仍隻占15%左右的比例,疊加市場不景和監管趨嚴等多重制實因素,此次僅公布财富管理榜前25家銀行的排名位次(榜單排名見文章末尾)。

自2004年光大銀行在國内推出首隻理财産品至今已20年,以銀行理财為代表的财富管理在居民财富穩健增值及商業銀行業務版圖擴張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截至2024年6月末,銀行理财規模逼近30萬億元曆史峰值,與公募基金、保險資管等成為财富管理領域不可或缺的力量。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認為,未來,國内财富管理市場所面臨的監管環境不會松動,象征理财準入門檻的理财子牌照将成為更加稀缺的資源。與此同時,國内理财市場仍面臨産品同質化嚴重、資産配置政策整體仍較為單一和機構的投研能力較弱的頑疾。

尤其在近年非标資産投資承壓和高收益信用債資産缺失的背景下,理财産品業績比較基準明顯下行。此種情境下,擁有傳統優勢的銀行機構應珍惜現有資源,加強自身在資産配置和展業能力等方面的精進,使不占用資本金的财富管理業務真正成為銀行“第二成長曲線”。而在此領域表現欠佳的中小銀行則可通過抱團取暖和互補不足的方式分食行業蛋糕。

伴随行業格局變化,“金标杆”榜單下的财富管理榜将以持續調整名額評價體系的方式對此予以關注。

财富管理榜:銀行第二增長曲線,誰是領軍者?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琰 助理研究員 張靜 靳雅菡 王思源 王奕荃

責編 豐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