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中國行 | 張之洞:黔山貴水滋養 文化研究正興 ​

文化中國行 | 張之洞:黔山貴水滋養 文化研究正興 ​

“每當風清雨過,岩壑澄鮮,憑欄遠眺,則有古樹千紅,澄潭一碧,落霞飛绮,涼月跳珠,此則半山亭之大觀也。”今夏,《少年張之洞與安龍曆史文化展》在黔西南州博物館展出一個月,40件(套)張之洞少年時代詩文題材的曆史文物和碑刻、楹聯拓片,講述張之洞與黔西南的不解之緣。

文化中國行 | 張之洞:黔山貴水滋養 文化研究正興 ​

《少年張之洞與安龍曆史文化展》在黔西南州博物館舉辦。 受訪機關供圖

一篇《半山亭記》吸引觀衆張珉駐足,他感慨說,“張之洞是少年英才,貴州給予他良好的成長環境。”

張之洞1837年生于貴陽,成長于黔西南安龍縣,1863年(同治二年)中進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曆任教習、侍讀、侍講、内閣學士、山西巡撫、兩廣總督、湖廣總督、兩江總督、軍機大臣等職,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死後谥“文襄”。終其一生,他主張“中體西用”,緻力于實業救國,為官清正廉潔,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洋務運動代表人物。

文化中國行 | 張之洞:黔山貴水滋養 文化研究正興 ​

張之洞像。

位于南明區博愛路六洞街,張之洞的石像和生平簡介伫立于此。197年前,張之洞在這裡出生。六洞街前的貫城河上曾橫挂有六座單孔橋,是以得名六洞橋,《貴陽府志》記載“六洞橋在永祥寺前,有橋六,橫卧碧波間”。其父張瑛任貴州貴築縣官期間,張之洞生于六洞橋之藏甲岩(孔明洞)側,故取名“之洞”。

張之洞在家排行老四,4歲入塾讀書,8歲讀完“四書五經”,11歲時随父到安龍縣半山亭赴宴,張之洞即席創作700餘言《半山亭記》,12歲在貴陽出版第一本詩文集《天香閣課草》,16歲中舉,可謂是少年天才。18歲迎娶都勻知府掌上明珠。

在安龍期間,張之洞創作了《半山亭記》《賞荷即事》《龍溪硯記》《天香閣十二齡課草》《十八先生祠堂記》《吊十八先生墓文》等名篇,這些詩文多與黔西南曆史遺迹有關,是研究地方明清曆史文化的重要資料。

文化中國行 | 張之洞:黔山貴水滋養 文化研究正興 ​

張之洞石像。

從貴州走出,張之洞始終不忘貴州,用實際行動支援貴州教育事業的發展,一生貴州情。

據貴州文庫系列叢書《蟫香館使黔日記》中記載,嚴修被派到貴州擔任學政期間,向官拜兩江總督的張之洞建議,委派一批貴州優秀學生到湖北學習深造,學成後回貴州任教,以改變貴州教育的落後現狀。

張之洞從湖北寫了封《為開辦學堂派人來鄂留學敬告父老書》,說自己幼年跟随父親在興義(今安龍)讀書,因感念先人舊治地,願為振興貴州教育作出貢獻,表示願意出資為貴州建立中學堂和高等國小各一所,并要求貴州選派學生前往湖北學習,所有學生的學費、交通費、夥食費全部由他承擔。

嚴修按照張之洞的思路改革貴陽的書院,課程增設了算學、格緻、英文、地理等。後由于缺乏數學教師,嚴修專門緻電張之洞請求幫忙,張之洞立即派幕賓郭竹居到貴陽學古書院教授算學。

為推動興義府發展新式教育。1907年,張之洞提議将興義府城書院改為中學堂,附設高等國小堂,并捐銀1000兩,置田租56石,以供興義府中學堂修繕校舍、添置課桌椅之用;又捐銀3000兩,從日本購買5000冊圖書包括中國小教材、實驗儀器和教學标本等,并派專人千裡迢迢運到興義。由此可見張之洞對家鄉的一片深情。

近年來,貴州實施“四大文化工程”,不斷加強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推廣,張之洞等曆史文化名人成為學者們關注的重點。

在張之洞誕辰180周年之際,貴州聯合武漢大學等在安龍縣召開學術研讨會,共收到全國各地專家學者論文83篇,分為“張之洞父親張锳生平業績及張之洞出生問題的研究”“對張之洞政治、經濟思想的研究”“對張之洞教育、文化思想的研究”“張之洞藝術思想的研究 ”“張之洞研究綜述與曆史形象探讨”“對張之洞思想現實運用的研究”“張锳張之洞父子的貴州情”等8部分,與會專家、學者以多個視角對張之洞進行深入研究與探讨。

為推動張之洞研究,今年初,黔西南州張之洞文化研究院在興義成立。

曆史文化學者、貴州師範大學曆史與政治學院教授王進曾發表《經學哲學與政治——以張之洞王國維關于經學科大學及其課程設定的分歧為中心》等關于張之洞研究的理論文章,他表示,張之洞對于貴州有着重要的價值,在貴州大力推進“四大文化工程”的背景下,未來,貴州學者關于張之洞的研究也會越來越多。

策劃/周黎兵 黃蔚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編輯/趙珊珊

二審/曹雯

三審/黃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