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江浦地名的由來與演變
清江浦運河文化悠久而燦爛,是中華民族優秀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我們要了解、研究、發掘清江浦的運河文化,當然應該從清江浦之“名”開始。自古以來,人類多是依山傍水而居,江河湖海沿線更是人類首選的聚集地。人類發展的曆史說明,很多地名的出現都是依托于水名而産生的。比如:淮陰、洛陽、臨沂、靖江、海口、浦東等。故而,對于因水而立的清江浦而言,就應當從清江浦的水名開始。清江浦古已有之,是濱水之地、淮泗及其支流彙合處,随着曆史變遷,清江浦又成為自然地名及後來的行政區劃名稱。
清江浦的史前史非常久遠,清江浦史前史應該是從東夷的一支——淮夷人開始的。淮夷人并不局限于今天的清江浦範圍,也遠不止今天的淮安地區範圍,清江浦之地不過是淮夷部落在淮河下遊比較集中的區域而已(今清江浦區境内發掘的六七千年前的黃崗遺址,就是重要佐證)。秦國掃滅六國,清江浦之地才第一次出現地名:淮陰。這既是緣淮水而生的自然地名,也是秦朝郡縣制下的一個縣級行政地名。中國曆史進入秦漢以後,清江浦的曆史(也是今天淮安市的曆史),開始進入了名重天下的淮陰時代。可以說,清江浦的第一個地名叫淮陰;淮陰是清江浦最早的地名。
淮陰,淮水南岸之意。秦所設定的淮陰縣治(今淮陰區馬頭鎮)地與今天廢黃河(即古淮河)之南的清江浦方位大體契合,今天的清江浦區域就是古淮陰縣之地的主體。可以說,清江浦區就是秦漢時期淮陰縣的正宗嫡傳。
進入明代,由于朝廷在清江浦之地開建清江船廠,後來陳瑄又開清江浦河、置閘、建常盈倉等原因,原本“閑曠之地”的沙河故道兩岸,漸漸被人們稱之為“清江”或“清江浦”。明《天啟淮安府志》中,其條目雲:“清江浦,運河由此出清口上黃河,水陸孔途,商貨叢集,夾岸人居二十餘裡。河之南有管倉戶部,督造漕船工部,河北主簿各衙門駐紮,實重地雲。”這一段文字,不僅說明清江浦的建置地位,而且顯示其地官府機構林立,商業發達,居群眾多,已是一個被官府承認的樞機重鎮。
明代清江浦開埠後,一直到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九月,江蘇巡撫陳宏謀奏請移清河縣縣治于清江。浦第二年(1761),朝廷準許了陳宏謀奏請,移清河縣治至清江浦。此後,清江浦轉由清河縣管轄,并成為國家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縣城。
清江浦老縣城
二、淮陰——清江浦輝煌曆史
自從永樂年間開埠以來,到了清朝,清江浦依舊是繁華的都市。乾隆時期,清江浦進入全盛階段,以清江浦為核心的淮安與揚州、蘇州、杭州并稱“運河沿線四大都市”。康熙十六年(1677年),河道總督衙門由山東濟甯遷至江蘇清江浦。位列中國四大菜系之一的淮揚菜,是淮陰(淮安)、揚州兩地風味菜的總稱。淮安與揚州是淮揚菜的兩大發源地,清江浦,作為淮安地區的核心,江北地區的核心,是淮揚菜——淮安菜的最主要起源地。清末民初的美食家楊度在其所著的《都門飲食瑣記》一文中說:“淮揚菜種類甚多,因所代表之地域亦廣,北自清江浦,南至揚鎮,而淮揚因為河工鹽務關系,飲食豐盛,肴馔清潔。清江浦,清代作為全國重要的運河交通樞紐,高官進駐,商賈雲集,從此成為江淮一帶的政治中心。各大官署機構紛紛駐節清江浦,帶來巨大的社會消費需求。河道總督從朝廷領的銀子一部分用來治河,大部分都用來A錢行賄,大吃大喝。河道總督在衙門裡大擺筵席,大吃大喝,網交名流。于是,由山陽縣遷移來的的漕運總督也不甘落後,與河道總督你邀我請,你來我往,争奇鬥法,“脂膏流于街衢,珍異集于胡越”,淮安地區的廚子糅合南北、滿漢、中外共同創造出了具有淮菜特點的河漕總督官署菜。比如,号稱淮揚第一菜的軟兜長魚。史載清乾隆十八年,河道總督高斌在河帥府衙門(今清江浦區清晏園)以鳝制宴,苦于想不出菜品命名的名稱。此時黃河突發大水,乾隆皇帝特使前來責怪高斌,廚師聽得口谕中有吃不了兜着走一段話,就以軟兜命名,軟兜長魚實則是高斌家私房菜。清江浦從明初到清末,一直是國家巨型糧倉的所在地。清江浦因為其明清時期是運河漕糧重要的儲存、中轉之地,因而有“天下糧倉”之稱。清江浦擁有常盈倉、豐濟倉兩個巨型糧倉。存儲着清朝一半以上的糧食,掌握着王朝的命脈。為了保證漕運的暢通,朝廷規定:四品以上官員車船及運貨船隻才可以在清江浦以上的河道通行。是以,南方客人到達清江浦會換成車馬,在這裡歇腳消費,帶來了高度繁榮的市場經濟。當時的清江浦大閘口、禦碼頭、花街、慈雲寺是極繁榮的地方。乾隆四十年,清江浦人口超過54萬,超過當時的漢口和南京,其繁華程度遠盛于當時的揚州。
清江浦所在的淮安地區,位于古淮河南岸,在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秦嶺—淮河線)上。由于其清代在運河交通中的樞紐作用而被稱為“南船北馬,九省通衢”。
淮安禦碼頭南船北馬石碑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河道漕運中心的清江浦,船舶是内河航道時代的最重要的工具。陳瑄開埠後,受命擴建清江漕船廠,稱“清江督造船廠”,每年造漕船一般在五百六十多艘,最多在六百七十多艘。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船隻大部分就是清江浦造船廠建造的。以清江浦河軸心的兩淮城市扼漕運、鹽運、河工、榷關、郵驿之機杼,進入鼎盛時期。由于漕運的暢通與水陸的繁榮,使淮安迎得了城市繁盛的機遇,清江浦迅速成為長江以北的重要城市和交通樞紐。“夜火連淮水,春風滿客帆”;“燈影半臨水,筝聲多在船”成為當時繁華景象的真實寫照。到了明朝中葉,整個淮安地區都緊密的圍繞在以清江浦為核心城市周圍。明代清江浦的繁榮令人矚目,每屆漕運“帆樯如林,百貨山積”。舳舫蔽水,絡繹不絕,江南水手、居民乘船北上往來頻繁。清朝末期黃河奪淮,周遭河道堵塞,運河通行壓力變大,朝廷規定四品以上官員和漕運用船才能同行清江浦以上航道。南方遊客到達清江浦及以北的王家營以後,紛紛抛棄船隻,換上車馬踏上通京大道。
三、行政中心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設河道總督駐紮清江浦。河道總督署是清代全國最高的治水機構,是國家在京城以外專設的治河決策、指揮和管理機構,管轄着黃、淮、運河。從1678年始,清代常駐清江浦的河道總督有72任,共58位,曆時183年;鹹豐六年(1856年),漕運總督府由山陽縣移駐清江浦,自此山陽縣徹底衰落。清朝末年,朝廷分江蘇長江以北地區建立江淮省,省會駐清江浦。民國二年(1913年)中華民國政府廢府存縣,改設省、道、縣三級管理體制。全國共分22個省。淮揚道隸屬江蘇省,轄區約當今江蘇省揚州市(除儀征外)、鹽城市、泰州市全境及淮安市(除盱眙縣外),全境超過半個江蘇省,治淮陰縣城(今清江浦區)。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國民政府、江蘇省政府設淮陰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于清江浦。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底,日軍入侵江蘇,江蘇省政府由鎮江北遷于此。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經過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抗日戰争終于勝利,淮陰城又回歸到祖國的懷抱。9月,新四軍攻占淮陰城,取清江浦的簡稱成立清江市,蘇皖邊區政府成立,駐清江市淮海南路。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9月,國軍複占清江。1948年12月,解放軍第二次淮陰城,淮陰城區與淮安城區合并為兩淮市,市府駐地清江浦。1983年3月,江蘇省撤銷淮陰地區專員公署,設立淮陰市以裡運河為界析清江市為清河、清浦2區,市政府駐清河區。2001年起,淮陰市改名淮安市,市政府駐地不變。從清江浦誕生以來地位就一直在穩步上升,從一個小鎮成為朝廷一品大員駐地,清末民初又是省會所在,國共和談期間中共中央都差點遷到淮陰清江浦,成為紅色首都。建國後又是淮河地區,淮陰市、淮安市的行政中心,數百年來一直是地區的核心,是當代努力奮鬥的典範。而于此同時淮安府山陽縣由府城變成縣城,又由縣城變成淮城鎮,沒落的令人吃驚,或許也是天命使然。
古淮陰,是淮河流域的第一座城市,她的名字就因為地理方位而命名。淮河是大陸地理南北分界線标志。古老的淮陰城因為曆史,地理的選擇而被淘汰了,新的淮陰城清江浦繼承了古淮陰的曆史底蘊,文化風俗,名人。古淮陰的文化大抵包含漕運運輸、河道治理、風土名人、風俗方言等方面。自戰國先秦以來至南宋,淮陰的名稱一直延續不斷,後九百年間至民國使用清河的名稱,後又複名淮陰。清江浦橫空出世與永樂年間,成為後來的淮陰縣縣城,是古淮陰的正宗嫡傳。是河道總督,漕運總督駐紮地,集漕運指揮、河道治理、淮鹽集散、漕糧儲運、榷關征稅、漕船制造“六大中心”為一體,是近代以來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鎮,作為全國最高的治水機構,清江浦發揚光大了古淮陰的運河文化。近代又文人輩出,著名作家陳白塵、戲曲大師周信芳、攝影記者郎靜山、範尉增、範紹增、範希增三兄弟、中國工程院院士程莘農、著名導演謝鐵骊,台灣知名作家司馬中原,金馬影後胡慧中,著名的新聞學者、書法家謝冰岩、知名《易經》研究學者程铖、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等,他們與韓信、枚乘、步鸷、陳琳共同出生于淮陰大地,幾千年來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共同譜寫了這波瀾壯闊的曆史壯卷。
新時代下,清江浦緊抓曆史機遇,與淮陰區一道繼承古淮陰的靈魂以交通樞紐中心為條件,打造長三角北部高品質中心化城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一道,成為拉動蘇北經濟引擎的新動力,重回巅峰時代的偉大使命件使我們倍感振奮,向着美好生活品質的道路上努力奮鬥。
古老韻味與現代都市交相輝映
作者簡介
劉星雨,清江浦人,淮陰師範學院大學在讀,共青團員,2000年生,曆史文化愛好者。
往期薦讀
▼▼▼
運河文韻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歡喜
撿運河文字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友情提示:
1.散文、微小說1200字以上;詩歌成組,現代詩每組不少于五首,格律詩不少于十首。投稿時請附個人百字以内簡介和照片1張。(簡介字數太多請自行删減)2.投稿請自己校對好,不要有錯别字,小編不負責校對;3.投稿務必原創且未在其他公号發表過,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