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種草專用的APP,小紅書可是讓人又愛又恨——愛的人總能在上面找到知己同好,決定種草效率高,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恨的人覺得上面都是裝逼的充斥各種假資訊,那麼,你覺得呢?
最近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熱門問題,“為什麼你解除安裝了小紅書?”,下方回答畫風基本是這樣的:
基本都是對誇大式的虛假種草以及過于完美生活分享的厭惡和反感。
不過我個人今年以來因為年初的偶爾使用,到現在幾乎也成為了一個日活使用者,平常也會搜一些旅遊攻略或日常答疑,整體體感上還是不錯的,雖然也會遇到上述的一些問題,但毫無疑問小紅書仍是當下種草筆記類型下的第一選擇。
一、小紅書的獨特定位
坐擁月活使用者2億以上,且使用者群體主要以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使用者為主,小紅書的商業價值上限很高。而作為種草筆記類目的王牌産品,小紅書自身的産品模式至關重要。
内容産品的核心角色由創作者、讀者、平台三者構成,小紅書上的創作者主要以中低品質的圖文形式進行創作,這種中低品質主要是指圍繞日常生活且讀者閱讀起來不太需要思考的圖文内容。
一方面中低品質的内容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成本,同時社群形态的互動也能促進創作者分享欲望。(包括平台本身也在做相關創作者激勵工作)
而對于讀者來說,在拔草/答疑場景,圖文資訊的密度遠遠高于視訊等其它載體,且小紅書雙屏的設計,将資訊密度做到了最大化。疊加垂直細分的場景搜尋能力,打造了筆記産品的獨特能力。
反觀抖音,就沒辦法深入種草場景,這本身是産品形态導緻的。同時小紅書也在某種程度上塑造了使用者心智,找攻略/答疑,就是上小紅書,抖音則更偏向娛樂性,如果是教學知識類,使用者則更傾向于B站。
這種情況也就導緻了小紅書将近60%的流量來源于搜尋,最厲害的點是就連某些不知名的線下活動,一些臨時的現場變動通知,都能在小紅書上實時搜尋出來。
平台側的能力,重點在于搜尋的算法推薦,就像上面提到的,能夠搜尋一些實時筆記。同時,小紅書技術團隊還區分多模态語義,區分了普通人的日常、經驗分享、幹貨類分享等不同語境,給予搜尋使用者最想要的檢索結果。
- 創造者:創造中低品質内容,創作簡單、門檻低
- 讀者:高密度圖文内容,垂直細分的場景搜尋能力
- 平台:算法推薦/多模态語義了解等
産品定位決定了産品形式和設計。
二、小紅書的槽點
說完優點,再來看看槽點,其實小紅書的缺陷也非常明顯。例如開頭提到的,種草筆記與實際不符;個人生活分享内容過于完美不真實等等。這些缺陷隻是表象,深層次的原因才是問題所在。
槽點1:預設人人都是老色批的内容推薦機制
我猜測小紅書内部也一定下達過具有壓力的業務目标,苦于名額的壓力,業務團隊開始将一些擦邊内容推薦給大衆,當人性本能給予這些内容不錯的回報時,開始導緻創造者更加願意創造這方面内容,而平台也在某種程度上默許了這一規則。
這種機制對内容生态造成的影響是深遠的,創作者從分享欲驅動開始逐漸轉變為流量驅動。分享幾張擦邊圖就能漲粉接廣,内容社群本身的氛圍也會受到影響。
槽點2:種草筆記嚴重圖文不符/目的地風險隐患
站在創作者角度,原始意願是将生活高光瞬間分享出來,本身是不求物質回報的。當平台體量擴張後,逐漸商業化的過程,普通創作者及達人分享意圖開始受物質因素影響。
這是任何内容産品在商業化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種草還是軟廣,讓讀者難辨雌雄。而平台也在一直加強内容生态建設,處置違規賬号、風險目的地提示、技術監管等等手段齊上陣。
不過要想真正杜絕此類現象,平台方還需加大整治力度和手段。
槽點3:正确的内容價值觀引導
小紅書的筆記分享内容本身就是人生的高光瞬間,而這種高光瞬間随着巨大流量的加持,開始出現了攀比的勢頭。
各種留學、生日宴會、奢侈品、精美日常之類的内容充斥整個平台,同時各種大廠裸辭、副業收入等流量話題頻頻出現。
也給讀者帶來了巨大的現實焦慮和嚴重的同質化流量話題内容,讓大部分讀者的體感很差。就好像是以前最愛裝逼的同學,不停在朋友圈炫耀,你還屏蔽不了他。
在以上兩者的沖突下,沒有将小紅書作為答疑/種草功能,隻是将小紅書作為内容平台的使用者成為第一批棄用者。而平台本身的調性又很難向下相容,吸引三四線城市以及中老年使用者,但在種草筆記領域,小紅書确實是當之無愧的大哥,而這也間接說明了小紅書商業化程序進退兩難局面的原因。
而我作為普通的日活使用者,還将繼續體驗跟蹤,是成為忠實的日活使用者還是逐漸離去不得而知。
是以,你還在用小紅書嗎?
作者:都市擺渡人,公衆号:都市擺渡人
本文由 @都市擺渡人 原創釋出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資訊存儲空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