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探長~
前段時間,我的一個朋友去一家公司面試回來後對我說,有一個去應聘的男生,還沒進會議室做自我介紹,就被刷下來了。
她不知道為什麼,于是就好奇地問了問,原來,那個男生在會議室外面等待的時候,一直在“嗦手指”“咬指甲”。
他的這個行為正好被路過的面試官看到了,然後就直接被淘汰了。
這個時候,我的朋友才體會到原來一個人的形象是多麼得重要。
提到咬指甲,我們總是會想到小孩子,
但咬指甲并不是孩子才會有的行為,許多大人也會有。
而大人咬指甲往往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沒有改掉而且也很難再改掉。
在父母眼裡,這可能是個小問題,但殊不知孩子的這些言行舉止和一些細微的小動作不改掉的話,
可能會給他們的成長帶來很大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發展以及未來的生活和工作。
“嗦指頭”“咬指甲”通常被認為是一種焦慮或緊張的表現。
可能因為壓力、焦慮、甚至無聊而習慣性地咬指甲。
在心理上,這種習慣被認為是一種應對壓力以及排解煩惱的方式,
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他們緩解内心的不安。
但是,咬指甲的行為卻可能會帶來一定的健康問題。
我們的手部由于需要接觸各種各樣的物品,是以細菌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指甲縫更容易藏污納垢,
如果經常咬指甲、吸手指、把手指頭放在嘴巴裡,那麼就可能将很多細菌帶入口腔,進而引起一些健康問題:
1、指甲經常被啃咬,可能導緻指甲變薄、易裂、甲床凹凸不平、感染細菌,出現甲溝炎等;
2、總是把指頭放在嘴巴中,容易導緻指頭周圍的皮膚幹燥,進而出現脫皮、倒刺等問題。
3、手部的細菌進入口腔,還可能引起牙齒或牙龈的健康問題。
醫生認為,
從小有咬指甲行為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兩種主要發展趨勢:
1.遺留生理習慣:
在幼兒時期,孩子咬指甲大多是由于無聊或者是打發時間。
久而久之形成習慣越來越難改。
長大之後,一旦生活中出現焦慮或緊張感,不自然的就會“咬手指”。
孩子咬指甲,可能并不會引起旁人的注意,但是成人如果總是在咬指甲,那麼就容易給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2.心理嬌弱
容易誘發心理疾病,生理習慣難改。
咬指甲的孩子,心理上更為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壓力的影響,
并且有可能在生理上形成難以改變的習慣。
我們在發現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時,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幫助他們改掉這一行為:
1.注意引導和積極回報:
我們應當以了解和耐心的态度來對待孩子的這一習慣。
避免嚴厲批評或懲罰,而是通過積極的回報來鼓勵孩子嘗試改變。
如果總是斥責孩子,那麼孩子的心理更容易緊張,進而加重咬指甲的行為。
2.尋找習慣背後的原因:
我們可以試着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咬指甲的原因。
可能是學校的壓力、社交的焦慮或家庭環境壓抑等問題。
一旦找到原因,就可以有針對性的解決。
3.設定目标和獎勵制度:
和孩子一起設立逐漸改變的目标,并建立獎勵制度以激勵他們。
例如,設定每周成功不啃指甲的日子,達到一定數量就可以給予獎勵。
讓孩子能夠有自主意識的去控制自己不咬指甲,比父母總是在一旁盯着提醒效果更好。
4.提供替代行為和緩解方法:
我們要告訴孩子咬指甲可能會帶來的後果以及危害,讓孩子有這個意識。
然後,和孩子一起找到替代的方法來緩解内心的焦慮或緊張
如深呼吸、放松練習或做喜歡的運動活動。
這些方法可以幫助孩子減少對咬指甲的依賴。
5.家庭環境的支援:
我們做父母的,要盡量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穩定的家庭環境,
減少家庭沖突和不必要的語言壓力,以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為改變。
辣媽語錄:
咬指甲雖然看似是小事,卻可能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心理健康。
我們應以了解和耐心的态度引導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内心的問題,并逐漸改變生理習慣。
通過專業的支援和家庭的了解,相信孩子可以更好地應對挑戰,健康成長。
寶媽們,你的孩子有咬指甲的習慣嗎?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