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靖為什麼守不住襄陽?因為打不過伊斯蘭科學怪人|文史宴

郭靖為什麼守不住襄陽?因為打不過伊斯蘭科學怪人|文史宴

文 | 郭晔旻

編者按:郭靖黃蓉守襄陽,可算金庸先生給讀者留下的一大懸念。按照真實曆史的脈絡,城破了,大宋亡了。但回溯這場戰役,襄陽城堅兵銳,蒙古人祭出“降将+回回炮”的組合拳才涉險過關,南宋之敗也是無可奈何。

公元1267年十一月,南宋叛将劉整借向蒙古大汗忽必烈獻計,“宋主弱臣悖,立國一隅,今天啟混一之機。臣願效犬馬勞,先攻襄陽,撤其扞蔽”。至于具體的滅宋步驟,劉整認為,“宜先從事襄陽。襄陽吾故物,由棄勿戍,使宋得築為強藩。若複襄陽,浮漢入江,則宋可平也。”

他總結了以往蒙古攻宋的戰略得失,主張以重兵進攻襄樊,在中路實行突破,然後既能西應巴蜀,又可順流東下,直取臨安。他對忽必烈說:“攻蜀不若攻襄,無襄則無淮,無淮則江南可唾手下也”!

郭靖為什麼守不住襄陽?因為打不過伊斯蘭科學怪人|文史宴

劉整為何如此看重襄陽?這是因為襄陽地當“水路之沖,禦寇要害”,西北溯漢江而上經均、房二州可通川陝,與四川戰區相連接配接;北出“南襄隘道”可推進中原,向東北穿越伏牛山脈南麓與桐柏山脈北麓之間的方城隘口(今河南方城縣東)即可到達華北大平原的南端。

同時襄陽又是南陽盆地南部湍河、白河、唐河幾條川流收束而下、彙入漢江的地點,從水路,至襄陽後,又可分為二途,或繼續西行入漢中盆地,或轉入三河口(或稱三洲口,今唐白河口)北上直航宛南;南向有荊襄大道、襄漢陸道、漢水水道三路以巡荊湖。

自春秋以來,襄陽就是連接配接江漢平原和南陽盆地的重要交通樞紐。在南北對抗時,南方的軍事防禦線東西延綿三四千裡,襄陽便處在這條漫長戰線的東南段與西北段之間的連接配接點上,猶如“常山蛇勢”之七寸,一旦有警則“海内震動”,若荊襄有失,則上下斷絕,首尾難顧。

公元1267年秋天,蒙古名将阿術率領蒙古大軍南攻襄陽,漫長的襄樊會戰正式展開。這支南征蒙古軍總共動員了超過十萬名兵員,而其中純粹的蒙古騎兵大概隻有阿術親自指揮的二千人,其餘兵士大多來自華北地區的契丹、女真與漢人。

郭靖為什麼守不住襄陽?因為打不過伊斯蘭科學怪人|文史宴

然而,要攻克襄陽談何容易!南宋時期的襄陽城池不僅高大堅固,而且炮台、樓橹齊備,以利守禦,加上直門、慢道溝通表裡,甕城、戰棚等以為響應,整個防禦設施建造齊全,布局有置,氣勢聯絡,渾然一體,所謂“襄陽一城,周圍餘九裡,樊城亦近四裡有半,夾漢而壘”,誠為漢上雄鎮。

守将呂文煥又儲藏了大量兵械糧草,号稱兵儲可支十年;又在襄、樊兩城之間的漢水中,打了許多巨大的木樁,用鐵索鎖住,上造浮橋,使兩城可以互相救應,防守的準備工作做得應該說是非常充分了。

不過蒙古軍把着重點放在構築封鎖線上,并不急于攻城,是長線放遠鹞的辦法。蒙古軍并不想在短期内攻下襄樊,幾個将帥都很明白敵我的短長,想方設法改變自己的短處,造成絕對的優勢。

阿術知道蒙古軍隻善于在廣漠的平地上野戰,碰到山地、湖沼、城堡,騎兵便沒有優勢可言,他首先向忽必烈要求多派漢軍。1268年九月,蒙古軍完成了對襄陽(樊城)的包圍,環繞兩城,築成了連綿的土壘及壕溝。在各個交通要沖裡頭,設定了相當于附屬小城的堡壘與陷阱。大小城堡總計超過四十座。

這個又長又大的環狀城,使設有蒙古軍指揮部的鹿門山以及百丈山、楚山、萬山、虎頭山等山頂相銜接,總長超過一百公裡。

針對宋水軍援襄樊的情況,劉整又向阿術獻計,說蒙古隻有水戰不及宋人,如能造戰船,練水兵,改變這個情況,取勝就容易了。阿術也很贊賞他的意見。意見由劉整上奏朝廷,忽必烈以诏令準許:訓練水軍七萬餘人,造戰艦五千艘。

一段時間内,劉整每日負責水軍的訓練,雨天不能外出,就在兵營内畫地為船來練習。在此前後,忽必烈又指令造戰艦五百艘傳遞劉整。與此同時,蒙古軍還在漢水中流築實心台,台上設定弩炮,用來遏制宋軍的船隻。

就這樣,戰事一直持續了五年之久。一方面,宋朝守軍外援斷絕,襄樊城裡的房屋大部分都拆下來當柴火燒飯吃了,衣服破了沒有布好補,隻得把紙币粘起來當衣服穿,實在勢已窮,力已竭。

另一方面,元軍的處境其實也很艱難,十萬大軍頓兵堅城之下,靡費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個天文數字。光是1270年,蒙廷就調發清州、滄州鹽二十四萬斤,轉輸南京開封米十萬石供給襄陽軍前。

胡祇遹在《寄張平章書》裡說,“我軍圍襄樊六年。于茲戈甲器刃所費若幹,糧斛俸祿所費若幹,士卒淪亡若幹,行赍居送、人牛車具、飛挽損折若幹。以國家每歲經費計之,襄樊殆居其半。”僅僅一個襄樊戰場,竟然耗費了元朝歲入的一半,的确是異常驚人的。

是以,元朝方面也希望盡快攻下襄樊。由于當時作戰條件的限制,不論是蒙古的騎兵,還是新訓練的水軍,都未能攻下襄樊。元朝方面認識到必須采用新的武器攻城方能奏效。鹹淳七年(1271年),忽必烈遣使向他的侄子,地處波斯的伊利汗國阿八哈汗求助,阿八哈遂派出身制炮世家,以善造“曼紮尼克”而名揚西域的回回(穆斯林)炮手亦思馬因和阿老瓦丁前往中國。

“曼紮尼克”其實就是抛石機。中國本土原來也有稱為“炮”的抛石機。曾公亮在《武經總要》就說,“凡炮,軍中之利器也,攻守師行皆用之”。這本書裡記載宋代中國使用有十六種抛石機,其中七種抛石機的制度、射程等為該書所詳載。

不過傳統的炮具由于自身的缺陷,它們在運用時,均用力太多,而所抛炮石之重量則甚微,隻有幾斤、幾十斤。僅就威力較大的“七梢炮”來看,射擊時拽手人數多至二百五十人,炮石的重量也不過九十斤,而射程才隻有五十步而已。

這是因為這麼多人人手一條索子,用力無法一緻,用力松緊也很難一緻,是以事倍功半,殺傷力不足。這使得炮具雖然廣泛應用于中國的戰争之中,但是并沒有在戰場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而亦思馬因和阿老瓦丁為元朝制造的“曼紮尼克(回回炮)”比起中國原有的抛石機要先進的多。中世紀伊斯蘭國家設計、制造的抛石機非常發達。西方人認為,中世紀阿拉伯抛石機的破壞力可與近代曲射炮的火力相比,若打在建築物上,其破壞程度是不可估量的。

“回回炮”之類的抛石機在傳統攻城炮具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去掉了抛射杆末端繁多的拽繩,改為在杆的末端懸垂一個重物。這樣隻需在炮的前端根據作戰要求設定幾個到幾十個不等的士兵放置石彈,而後端僅需二至三人控制擊發既可以操作了。

發射時就将抛射杆前段壓下用扣發裝置鎖住,在前段的皮兜中放置石彈後把扣發裝置打開,這是利用杠杆原理,重物下墜,前段就順勢翹起,而皮兜中的石彈就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飛射出去。

作為改進後的新式抛石器,回回炮的石彈擊發重量達到150斤到300斤不等,極大地提高了石彈的攻擊力。即便發射同等重量的石彈,回回炮的射程也比傳統炮具高出不少。

郭靖為什麼守不住襄陽?因為打不過伊斯蘭科學怪人|文史宴

回回炮用巨大之木設計建成,使用前就地埋立,使機身建築龐大結實。如果要想把巨石抛入城中,則炮位離城牆遠一點,若要轟擊城樓及守城敵軍,炮位稍近,将角度縮小便可。是以《元史》稱其“用力省,所擊甚遠”。在當時金屬火炮還未興起的條件下,“回回炮”無論從設計結構,還是威力來說,無疑是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先進的軍事武器。

在襄陽城外,兩位穆斯林造炮師“視察了現場着力,決定把火炮架設在城市的東南角。炮彈重一百五十斤,大炮發射時,震天動地,所到之處,皆為齑粉”。1273年2月,元軍用“回回炮”擊中襄陽城樓,“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毀,入地七尺”。

呂文煥對這種從未想象過的超級武器的威力束手無策,襄陽城中軍心動搖,部分将領逾城投降。眼看手下将領在蒙古軍的頻頻勸降下紛紛出降,作為襄陽城守将的呂文煥也意識到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沒有解圍的可能,城破隻是時間問題,繼續下去隻能玉石俱焚,為了襄陽城軍民免遭城破後的殺戮,不得不決定投降。

1273年2月,襄陽城終于被蒙古軍占領,長達六年的戰役遂以元軍勝利而南宋失敗為結局。而元軍對于“回回炮”的威力自然大為滿意。戰後,亦思馬因以功績卓著得賜銀二百五十兩,授命佩戴虎符,并被任為回回炮手總管,率其部下繼續随元軍作戰。

郭靖為什麼守不住襄陽?因為打不過伊斯蘭科學怪人|文史宴

編輯 | 吳京昴

歡迎關注文史宴

專業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專業

熟悉曆史陌生化,陌生曆史普及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