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慈善事業對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愛,今年以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長甯區代表處積極探索開展“孝親敬老”街道(鎮)慈善合作項目。在日前召開的2024年長甯區“孝親敬老”街道(鎮)慈善合作項目工作推進會上,長甯區代表處通報了“孝親敬老”街道(鎮)慈善合作項目開展情況。
記者在會上獲悉,通過數月的走訪調研和摸排,在全區目前“不符合救助條件但生活仍存在困難及享受救助政策待遇但因疾病、受災等突發事件生活仍困難”的人群還有近千名。為了将幫扶政策精準地落實到人,長甯代表處和各街道(鎮)在推進過程中,嚴格貫徹“二不”原則,即“人員不重複、項目不疊加”。
據悉,街道(鎮)與區代表處開展的項目有助醫(陪護)、助困、助潔、助學、助行、微改造、心理疏導、爬樓機服務、安裝瓦斯報警器、飲水機、節假日慰問和資金資助等13大類,涉及資金100多萬元,本着“資金共擔”原則,其中街道(鎮)出資三分之一左右,長甯區代表處比對三分之二資金。
在各方通力合作下,全區十個街道(鎮)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分門别類地開展了各具特色的“慈善合作項目”。在當天的推進會上,華陽路街道、江蘇路街道、北新泾街道分别就項目開展情況作了分享交流。
“扶貧”“扶健”“扶業”“扶智”“扶志”,作為長甯區“孝親敬老”慈善試點項目,華陽路街道自今年四月起積極開展的“五‘扶’臨門,春滿華陽”項目受到廣泛認可。據介紹,街道通過“線下開展入戶困境評估”+“線上綜合評估系統挖掘”的方式,精準篩選出46戶困難家庭并完成“五扶類”需求269人次,讓公益慈善力量切實成為織密“兜住兜準兜好”民生保障網的重要閉環力量。
江蘇路街道“益心同行,愛在和美”項目充分發揮社群救助顧問實體服務站與“築夢”工作室優勢,創新“9+1”社會救助評估平台,選取經濟狀況、居住條件、健康狀況、就業情況等9大名額進行系統評估,精準識别轄區困難群衆的實際需求。并根據困難群衆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完善建立“分層分類救助評估平台”,提升救助幫扶服務效能。
在探索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北新泾街道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實作資訊化技術與慈善事業相融合,進一步提高了慈善資源運用的效率和配置的精準性。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建構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石。會上,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長甯區代表處對“孝親敬老”慈善合作項目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将進一步規範項目操作,把“好事辦好”,展現社會效益,倡導“孝親敬老”社會風氣,讓更多的企業和個人參與項目。
部分圖檔來源于長甯慈善、上述街道
撰稿/攝影:孔建宏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顔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甯”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甯甯”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