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張燕根:中國公共雕塑如何以“無界”融中西文化内涵?

視訊加載中...

公共雕塑,作為城市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僅承載着城市發展的曆史與文化内涵,也是城市精神與特色的展現。作為人類共通的視覺藝術語言,公共雕塑的中西表達有何異同?中國公共雕塑如何以“無界”融中西文化内涵?

近日,“閱·界——張燕根藝術展”在上海海派藝術館開展,廣西藝術學院教授、藝術研究院原副院長張燕根近日就上述問題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編者按

采訪者:您此次在上海的展覽主題為“閱·界”,有何深意?

張燕根:1996年,我第一次個展“張燕根木雕藝術展”就是在上海的朱屺瞻藝術館舉辦。28年來,我做了很多藝術形式的創作,這次也帶來了不同形式的作品,包括平面繪畫、雕塑等。“閱界”之“閱”,音同“越”,意為跨越,形容在思想的邊界、藝術創造的極限上遊走,穿越不同藝術層面的境界進而感覺、呈現天地之美,閱世界、藝無界。

過去20多年我遊走了世界很多地方,了解了不同區域、國家的文化,看到他們的變化以及魅力,也希望用藝術的想象去呈現,讓更多人了解藝術,看到藝術的魅力或是享受藝術帶來的思考和滋養。在閱讀不同文化或看到不同品類藝術作品時,你會發現,藝術是無界的。過往,我的很多作品也在國外不同地方落地,我覺得藝術的終極目标是關心人,關注人類真和善的訴求,并用美去呈現。

對話張燕根:中國公共雕塑如何以“無界”融中西文化内涵?

2008年荷蘭德倫特博物館永久收藏張燕根作品《對話OK·對抗NO》。(受訪者供圖)

采訪者:什麼機緣促使您“走向世界”?哪些作品在國外不同地方落地?這些作品背後有何東西交流、碰撞的故事發生?

張燕根:應該說隻有交流才有價值,特别是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在同樣的語境中,我們自己的東西很容易讓大家熟悉并産生共鳴,但放到全世界,你會發現每一種文化都有不同的表達語境或特色。了解以後,你會對各種特色有自己的認知,并對自己以往的認知進行補充。與此同時,通過交流我們也把自己的文化傳遞給别人,這就是東西方文化或者全世界交流的魅力以及價值所在。

通過參加國際雕塑創作營我有機會與國外很多優秀的藝術家一起創作、交流,大家都很投入地去呈現各自對美的認知。創作思考過程中,大家彼此認識、了解、認可。以創作營為契機,他們了解了我們,也會不斷地邀請我們出去交流。與此同時,通過交流我把新的認識帶回給學生,也在國内不同領域的創作和展示中得到展現,這個過程也展現了藝術是無界的。

說到各地收藏的我的作品,包括荷蘭德倫特博物館的《對話OK·對抗NO》,意大利彼得拉桑塔的《母愛之源》,比利時那慕爾的《天堂之蛋》,澳洲悉尼的《海巢》,以及陳列在美國本甯頓學院尤斯丹美術館的裝置藝術《@計劃·對話美國》,這些作品都表達了對戰争、和平等關乎人類命運的思考以及共同呵護好地球家園的心願。關乎人類命運的思考大概成為被認可并收藏的原因。

我很多作品都是以“對話”這個主題來呈現,我希望用作品跟世界對話。當一件作品長期放在一定的空間裡,它确實是在與世界對話。過往接受媒體采訪,包括法國《費加羅報》、澳洲國家電視台、比利時國家電視台等,他們采訪時我都很誠懇地說,我作為中國藝術家的個體其實也代表了一個群體,通過思考将學識變成了視覺形象,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藝術家們進行對話交流,這也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對話張燕根:中國公共雕塑如何以“無界”融中西文化内涵?

澳洲悉尼市政府永久收藏張燕根作品《海巢》。(受訪者供圖)

采訪者:您的作品《海巢》被悉尼市政府收藏,背後有何故事?中國公共雕塑如何融中西文化内涵讓世界産生共鳴?

張燕根:《海巢》是2012年我參加一個澳洲海邊雕塑展時所創作的作品。展覽以後,悉尼方面對這個作品很感興趣,希望收藏。2015年作品正式落地悉尼,2016年春節,當地政府專門為作品舉辦了落地儀式和小型音樂會,為了表達對中國藝術家的尊重,特意選擇了中國的春節。

《海巢》是在一個巨大的、镂空的鏡面不鏽鋼卵形體内放置了一個用紅磚做成的卵形,由此造成形體上的大與小、質感上的光滑與粗糙、時空上的現代與古代的強烈對比。紅磚實際上就是陶,古老的陶跟現代材料不鏽鋼形成對比,可以解讀為古老與現代的對話。一說陶很多人都會想到中國,是以陶制的蛋形也可以說展現了中國新的力量,新的生命來到這裡“破殼而出”。

這個作品放置的位置是在海邊,海天一色空間的互相映襯,産生了和諧、唯美的效果。因為是在海邊,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是海裡出來的蛋,是海裡的生命體,是以取名“海巢”,意為海洋生物的家。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大家都會關注“人類的家”,通過作品希望大家呵護人類共同的家園。展覽期間,我也确實看到了每天有人對它進行擦洗,它不僅是一個作品,也是物化的生命體,人們擦洗的也是我們人類共同生長、生活的家園。因為這種共通性,我看到不同國家、民族的人都願意在那裡拍照、打卡、互動。

藝術的終極關懷是人類,我一直追求用美的規律去呈現視覺藝術,人們都喜歡美的東西,美也有多種形态,如甜美、優美、激越的美或者憂傷的美,但不管什麼美,都要以美的規律塑形立意。

就視覺藝術而言,視覺形象本身就是語言,作品就是視覺形态,作品本身就已經是在和觀衆對話。作品能被人感受到美,人們才想去了解它的表達方式、動機或是背後的思考。

在國外交流創作中會很自然地加入一些中國的文化元素,比如第一次在比利時創作的作品“天堂之蛋”,我用了9個蛋來表達,9是中國人喜歡的數字,意為長長久久、九九歸一、天長地久。當把這種意念介紹給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觀衆時,他們會很興奮,會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奧妙。同時它也激活了空間,讓空間有了藝術氣息,人文關懷。

采訪者:您認為,中國公共雕塑未來應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更好傳承和發展?

張燕根:中國的雕塑家需要“走出去”,走到世界的空間裡,這也是公共藝術的一種呈現方式。但雕塑與公共藝術不能等同,雕塑不等于公共藝術。雕塑通常可以不考慮環境,而公共藝術卻離不開環境和公共性,公共藝術所牽涉的面更為寬泛,閱聽人面更廣,關注度更高,因而公共藝術創作者的藝術素養也要求更高。一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大多是無法由一個人去完成的,它在空間的最終呈現需要更多人力、物力來配合完成。雕塑是個人意志的表達,屬于純藝術的範疇,公共藝術強調與人共享,與人互動,達到一種心靈的交流、視覺的和諧和環境的呼應,使這個環境具有人文關懷,激活整個空間,公共藝術的存在使整個地域有種覺醒的意識,美的升華。

中國公共雕塑要想真正“走出去”,走進不同國家的公共空間,需要研究不同國家公共空間環境以及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及願望,這樣才能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如果隻研究我們身邊的地域文化可能非常有特色,但放到别的地方去展示或者落地可能會不協調。當然前提是要提升對美的認知,有了這些要素我們都能“走出去”,都能被認可,都能自信地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去分享東方智慧以及藝術表達。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 高志苗)

藝術家簡介

對話張燕根:中國公共雕塑如何以“無界”融中西文化内涵?

張燕根,生于江西樟樹市,先後畢業于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廣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曾經有過16年的軍旅生涯。現任廣西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所學生導師、公共藝術學科帶頭人、菲律賓維薩亞斯大學博導、亞洲“一帶一路”文化教育促進會産學研聯盟藝術委員會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專業委員會委員、法國當代藝術家協會理事會成員、廣西海聯畫院院長、廣西公共藝術節發起人、總策劃。曾任廣西藝術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廣西藝術學院公共藝術系首任主任廣西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副院長、廣西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副院長。

公共藝術(雕塑)作品被世界五大洲多個國家公園或博物館及中國多個城市永久收藏,并立于重要公共空間環境中。先後在中國美術館、上海朱屺瞻藝術館、廣西博物館以及法國、比利時、美國、澳洲舉辦個人藝術作品展,出版《視界造境一一個關于公共藝術的呈現之思》《張燕根公共藝術》《張燕根雕塑》《裝飾雕塑》《公共藝術設計》《張燕根雕塑藝術》(法文版),主編《中國工藝美術全集·廣西卷·雕塑·建築裝飾·家具·金屬工藝》。

藝術事迹被《美術》《世界美術》《藝術世界》《雕塑》《中國文藝家》《中外文化交流》《中國藝術時空》《設計之都》《鳳凰周刊》《畫廊》《江蘇畫刊》《今日藝術》《藝術探索》、中央電視台、上海電視台、東方電視台、廣西電視台、人民日報、中國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中新社、文彙報、中國文化報、解放日報、北京晚報、新民晚報、廣西日報,以及法國《費加羅報》、比利時《人文與自然》、加拿大《明報》、澳洲《澳洲新報》等國内外媒體、電視台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