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三首古詩詞,從容辭夏,安然入秋

日月不相饒,流序忽驚秋。

季節的轉換,總是在不知不覺中。

仿佛隻是賞過幾次荷花,聽過幾聲蟬鳴,

夏的腳步漸行漸遠,秋的身影翩然而至。

蘸一縷夏的明媚,借一抹秋的素淨,

潑墨一季風華,素描半紙清歡。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三首古詩詞,從容辭夏,安然入秋

水窗低傍畫欄開,枕簟蕭疏玉漏催。

一夜雨聲涼到夢,萬荷葉上送秋來。

——陳文述《夏日雜詩》

陳文述這個詩人大家可能比較陌生。

他出生于乾隆年間,年少時便有詩名。

在參加杭州鄉試時,因命題詩寫得極好,得到了學政阮元的賞識。

可惜的是,後來屢試不第,止步舉人。

他留下的詩歌不多,最為後人所熟知的便是這首《夏日雜詩》。

夏末的夜裡,打開臨水的窗戶,躺在竹席上,感受着絲絲涼意,安然入睡。

半夜,一場細雨悄然而至。

一滴滴雨珠在荷葉上跳躍,滑落,仿佛是在迎接着秋日的到來。

一場秋雨一場涼,這種清涼不僅是實體上的降溫,還有精神上的洗禮。

這種清新涼爽的感覺,一直從現實蔓延到了夢境中。

半城煙雨始入畫,一箋素秋緩緩來。

夏日的餘熱還未退場,一場秋雨帶來了新涼。

走在秋日陌上,攜一縷西風,沐一場秋雨,落滿身秋韻。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三首古詩詞,從容辭夏,安然入秋

茲晨戒流火,商飙早已驚。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劉言史《立秋》

劉言史是中唐詩人,與孟郊、李賀皆有來往。

他曾憑一首《射鴨歌》,得到節度使王武俊的賞識。

王武俊曾上書推薦他做官,朝廷下诏任命他為棗強縣令。

雖然他沒去赴任,但後世還是依照慣例稱呼他為“劉棗強”。

晚唐著名詩人皮日休盛贊他的詩歌“百鍛為字,千煉成句,真佳作也。”

就像這首《立秋》,雖隻有短短20字,卻仿佛千錘百煉,字字珠玑,極富情韻。

“流火”是指大火星向西流,意味着夏日的結束,秋日的到來。

“商飙”就是指秋風,古人用五音與方位還有四季搭配。

“商”對應的是西方,還有秋天。

從這一日的早晨開始,夏日的暑氣漸漸消退,取而代之的是秋日的涼風。

天高雲淡,季節的景色開始轉換;微風吹過,樹葉飄落,那是秋的聲音。

詩人并沒有花費大量的筆墨,描繪立秋的景色。

隻是通過“戒”、“驚”、“收”、“動”,這幾個動詞,便寫出了季節流轉的微妙變換,令人贊歎不已。

山河忽向晚,人間染秋色。

一夕之間,秋風生涼,落葉滿階。

站在時光的轉角處,聽流年的風輕輕吹過,看季節的葉漸漸零落。

送夏去,從容而行;迎秋來,随遇而安。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三首古詩詞,從容辭夏,安然入秋

荷芰綠參差,新秋水滿池。

早涼生北檻,殘照下東籬。

露飽蟬聲懶,風幹柳意衰。

過潘二十歲,何必更愁悲。

——白居易《池上早秋》

這首詩是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期間所寫,當時的他已55歲。

人至暮年,異鄉為客,又逢清秋,心中難免悲涼。

詩歌首聯從池塘寫起。

夏末秋初,幾場雨過後,池塘裡漲滿了秋水。

水面上,綠色的荷花與菱角,高高低低,錯落有緻。

接着颔聯兩句,畫面又轉到了北檻和東籬。

倚靠在北面的窗戶邊,可以感受到初秋的絲絲涼意;東邊的籬笆沐浴在夕陽的餘晖中。

如果說前兩聯的初秋景物還算清新明麗,頸聯卻畫面突變,營造了一種蒼涼的氛圍。

秋日裡,露水凝結,樹葉上挂滿了露珠,蟬鳴也開始變得微弱。

微風吹過,露水風幹,葉子簌簌飄落。

“懶”“衰”不僅是在描述初秋的自然景物,同時也在暗示詩人自己的身體。

不過詩人并沒有一直沉浸在悲秋的情緒中,最後尾聯開始安慰自己。

潘安在而立之年便生出白發,而自己已是知天命之年,身老體衰,不也是正常的嗎?

又有什麼可哀愁的呢?

季節交替,歲月流轉,我們留不住風景,也無法挽回時光。

坦然面對季節的流轉,花開不驚,葉落不傷。

往事不言愁,餘生不悲秋,如此便好。

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三首古詩詞,從容辭夏,安然入秋

冉冉光陰逝水流,蕭蕭雲物換新涼。

剪一縷秋風,吹散季節的浮躁;

沐一簾秋雨,洗去流年的塵埃。

在流轉的光陰中,在清涼的景緻裡,從容辭夏,安然入秋。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檔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