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1994年,張學良唯一在世的兒子張闾琳踏上回國的旅程,盡管他不懂中文但卻肩負着父親的囑托和思念,帶着對家鄉的無限向往跨越重洋重返故土。
張闾琳此次回國不僅是一次尋根之旅,更是一次情感的洗禮和曆史的見證,在這段旅程中感受到祖國的巨大變化,找到那份深埋在心底的家國情懷。
那麼,這其中有着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少帥張學良
張學良字漢卿,出生于1901年,是奉系軍閥張作霖的長子。張作霖原本是一個草莽英雄,憑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從一介平民崛起為東北的軍閥。
張學良自幼接受嚴格的教育,既學習傳統的中國文化,也接受西方的現代教育,在父親的熏陶下多少也帶有一絲草莽氣息,小時候便展現出非凡的聰明才智。
他從小習武,随父親的部下學習騎馬射箭,顯示出過人的天賦,與此同時還接受傳統的儒家教育,學習四書五經培養深厚的文化素養。
張作霖還請來當時的知名學者,給兒子教授西方科學和軍事知識,希望他能成為一位博學多才的青年,總的來說為培養兒子可謂是嘔心瀝血。
張學良青年時期正值中國曆史上的動蕩時期,不僅親曆北洋軍閥割據的混亂局面,還目睹父親張作霖在權力鬥争中的沉浮,這些經曆深刻地影響他的成長與見識,逐漸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事家、政治家。
1920年,張學良在父親的支援下出任奉軍少校,逐漸在戰場上嶄露頭角。他勇猛善戰善于謀略,上司的部隊紀律嚴明士氣高昂,常常能夠在戰鬥中出奇制勝。
隻可惜“受保護”的日子并沒有一直持續下去,1928年張作霖在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關東軍炸死,此事對張學良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
作為長子他不得不承擔起父親的責任,接管奉系軍閥的上司權,迅速掌控奉系内部的局勢,整合各方勢力維護東北的穩定,展現出非凡的上司才能和政治智慧。
面對複雜的國内外形勢,張學良逐漸意識到,僅靠武力無法實作國家的統一和複興,并提出“和平統一”的主張,隻有通過和平談判才能避免内戰。
這一主張雖然在當時未能實作,但為後來國共合作奠定基礎。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扣押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要求停止内戰聯共抗日。
西安事變是中國抗日戰争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為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創造條件。然而,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卻遭到蔣介石的軟禁,從此開始長達50年的囚禁生活。
囚禁的日子裡
被蔣介石囚禁期間,張學良雖然身處囹圄,但始終關心國家的命運、心系祖國的未來,期間閱讀大量的書籍,深入思考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與趙四小姐相伴相守相濡以沫,共同度過這段艱難的歲月,此前二人還有一個孩子名叫張闾琳。
由于父親被長期囚禁,趙四小姐便選擇陪伴張學良,把兒子托付給美國的友人撫養。
在美國張闾琳接受良好的教育,逐漸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航空航天專家,由于身處異國他鄉,幾乎沒有機會接觸中文,對中國的文化和曆史也知之甚少。
盡管與父母分離,張闾琳始終懷念着自己的家鄉和祖國,也期待着與自己的父母團聚。1956年,張學良通過友人的幫助找到在美國的兒子,但是為了兒子的安全并沒有與之相認。
時間匆匆又過去20年,蔣介石去世、蔣經國接手台灣,随後開放台灣與大陸的交流,張學良、張闾琳父子才有了交流溝通的機會,那段分離的歲月成為張學良心中永遠的痛。
台灣雖然放開與大陸的交流,可張學良卻沒有被釋放,直至1990年才真正解除軟禁前往美國定居,一家人終于可以在一起生活。
大陸有一句話叫做“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窮家窩”,張學良獲得自由且在美國生活不錯,但他依然心系祖國多次表達回國的願望,隻為看一看自己的故鄉。
可惜的是,由于種種原因張學良未能如願回到故土,隻能通過書信和照片了解祖國的變化和發展,内心多少有些遺憾。
時間來到1994年,兒子張闾琳受到航天局的邀請回到家鄉,參觀祖國的航天事業,張學良終于看到希望,交代兒子一定要回家多看看,多拍一些照片回來......
不久之後一架飛機從美國起飛去往中國北京,航班上乘客們興奮地交談着,分享着各自的故事和期望。
機艙内的氣氛充滿溫馨與期待,其中一位64歲的老人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張學良的張闾琳。
他雖然是一名中國人,但因長期生活在美國,一句中文都不會說,在飛機上還需要專人照顧。
作為兒子張闾琳深知父親對祖國、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盡管不懂中文且旅途艱辛,依然選擇答應父親的請求。
張闾琳的回國之旅
十幾個小時候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大陸外專局的司長帶領從業人員早已等候多時,并且做好了一切安排。
當時,張闾琳首先參觀大陸的航天局,看到祖國的航天技術已經趕上西方發達國家,他感到無比自豪,深知新中國在短短幾十年内取得的成就,是無數科研人員和勞工共同努力的結果。
随後又遊覽了許多曆史名勝和現代化建築,走過天安門廣場、遊覽故宮,感受到中華文明的悠久曆史和文化底蘊。
高樓大廈鱗次栉比,街道上車水馬龍,仿佛置身于一個現代化的都市中,對北京的現代化程度感到驚歎。
在北京的幾天裡,張闾琳還見到一個人,就是楊虎城将軍的兒子楊拯民。兩人之前雖然沒有太多交集,但卻一見如故,回憶起父輩們的經曆充滿激情。
楊虎城對張學良有着深厚的友誼,西安事變後曾多次為張學良鳴不平,期望能早日見到這位老友,隻可惜不僅沒有将其救下來,還把自己“搭了進去”。
結束北京之旅,張闾琳和妻子來到父親日思夜想的家鄉東北,第一站就去了沈陽的張家舊宅。
接下來的日子裡,張闾琳還參觀東北大學,因為這所學校曾由他的父親張學良擔任校長,為這所學校的發展傾注大量心血,幾乎耗盡祖父張作霖留下的遺産。
他認真聽取學校從業人員的介紹,詳細解學校的發展情況,知道這些資訊對父親來說彌足珍貴,回到美國說給父親聽,他必然會非常高興。
在沈陽的這段時間裡,張闾琳夫婦還參觀了其它大大小小的地方,從街頭巷尾的小吃攤到現代化的商場,看到家鄉的巨大變化和發展,感受到家鄉人民對他和父親的深情厚誼,每一個地方都充滿感觸。
沈陽的最後一天,張闾琳和妻子在大帥府的庭院裡漫步,回憶起父親和家族的往事,盡管離别多年,可這一份故鄉的親情讓人倍感珍惜。
哪怕是張闾琳雖然長期生活在國外,但回到家鄉後依然能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和人民的深情厚誼,心中那份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從未減退。
張闾琳夫婦回到美國後,立刻将此次回國的所見所聞詳細地告訴父親,年邁的張學良一遍遍聽着兒子講述家鄉的變化淚流不止。
盡管無法親自回國,但兒子的這次回歸讓張學良感受到祖國的溫暖,思鄉之情得到些許慰藉。
張闾琳還帶回許多家鄉人民的問候和禮物,這些禮物雖然簡單卻充滿深情厚誼,每一件禮物都承載着家鄉人民的心意和祝福,張學良珍惜地看着這些禮物感受到濃濃的鄉情。
當然,最讓張學良感觸最深的卻是一句話,大陸政府從業人員表示“如果張學良先生願意回來,政府會為他安排好一切”,一句話道盡祖國對他的認可。
1936年若不是張學良孤注一擲控制蔣介石,或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就很難形成,侵華戰争獲得勝利便會延後,所造成的損失比如今會大許多。
可也正是張學良不顧一切發動西安事變,結果在事後遭到蔣介石的報複,多年來在國民黨和台灣受到許多磨難,“為安排一切”無疑是對張學良的功勞的認可,也是對他最大的安慰。
總的來說,張闾琳的回國之旅連接配接父親張學良與祖國的情感紐帶,展現張家三代人對家鄉的熱愛。
張學良身陷囹圄數十載,但他的心始終未曾離開這片土地,他的後代也繼承了這份深厚的家國情懷。
這段跨越時空的親情故事,不僅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更激勵着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為實作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奮鬥。對于此事,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
參考資料:少帥老矣,為何不歸——專家解讀張學良晚年未歸大陸之謎 - 中國知網 (cnki.net)
晚年張學良與故鄉 - 中國知網 (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