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曆史的朋友都知道,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君一般被稱為“某某公”,比如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等等。奇怪的是,春秋諸侯是“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而絕大多數諸侯都不是公爵。既然如此,很多諸侯為什麼都被稱為“某某公”呢?本鬼說說一家之言。
首先要糾正一個常見的曆史認識誤區,我們現在熟悉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是春秋初年建立的,而西周是沒有“公爵諸侯”的,具體可見本鬼的前文《為什麼有人認為周朝所謂的“五等爵”真正出現于春秋時期?》。簡單來說,西周時期的“公”是榮譽稱号而非爵位。
正因如此,春秋時期的“公”就有兩種含義:第一是“公爵”;第二是榮譽稱号。而且作為榮譽稱号的“公”對于使用者沒有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将别人稱為“公”。不過“公”的使用限制不是展現在使用者上,而是承認者上。也就是說,當時的人能管任何人叫“公”,但别人不一定承認。
比如周天子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承認的“公”便得到了天下公認,比如周公、召公、宋公等等。而諸侯國内的人會将本國國君尊稱為“公”,但諸侯國外的人就不會承認了,比如根據魯國史料編寫的《春秋》将魯國國君稱為“公”,将晉國、秦國等諸侯的國君稱為“侯伯”。
到了戰國中期,七雄全部稱王并且互相承認。七雄在稱王前的國君也就一律都被稱為“公”并且同樣得到另外六國的承認。趙、魏、韓三國同出于晉國,晉國國君在戰國時期也就被七雄承認為“公”,姜姓齊國也是類似的道理。如此一來,各主要諸侯國的“公”在外也得到了承認。
到了《史記》和《戰國策》等記載春秋戰國曆史的重要史書出現的西漢,戰國時期的主要諸侯國統稱為“公”已經成為修史的習慣了,特别是影響力最大的《史記》沿用了這個習慣。這樣一來,不是公爵的很多諸侯都在後世史書中自然都被稱為“某某公”,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