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9月,泰州一個普通家庭迎來了他們的長子——遊本昌。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他自然成了父母和姐姐們的寶貝。
然而,命運似乎與這個幼子開了個玩笑。這個年幼的遊本昌體質極為孱弱,經常需要卧床治療,大病小災接踵而至。
有一天,一位雲遊的僧人經過遊家,看到年幼的遊本昌後,不禁搖頭歎息。他斷言,以遊本昌目前的造化,恐怕活不過13歲。
這條預言對遊家人如同驚雷,僧人随後指出,遊本昌與佛門有緣,若真能皈依佛門,興許在劫難中得以幸存。
因為深深牽挂着兒子,遊本昌的父母在他6歲那年帶他來到上海法藏寺拜師。年幼的遊本昌在這裡得到了法号"乘培"的恩賜。
神奇的是,拜師侍奉觀世音菩薩之後,遊本昌得到了菩薩的加持,他的身體狀況慢慢好轉,生病的次數也減少了。
15歲那年,遊本昌克服了13歲的"劫數",父母表示認可,為他還了俗。雖然這趟佛門之行短暫,卻在他心裡種下了一顆藝術的種子。
遊本昌回歸到了世俗生活之後,開始接觸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他的二姐非常喜歡文藝,經常帶他去觀看各種演出和電影,其中,卓别林的啞劇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舞台上光影的變幻和演員的千姿百态都吸引着這個少年。
遊本昌很喜歡跟父母一起聽戲,每次都乖乖地坐在台下,目不轉睛地看着舞台上的一切。慢慢地,他開始模仿濟公在舞台上的言行舉止,并在家人面前表演,這讓大家都很開心。
從此以後,遊本昌的身影總是出現在各種節日活動的舞台上。
1948年,遊本昌高中畢業後加入了文工團。一年後,他被保送到上海戲劇學院進行表演專業的系統學習。畢業配置設定時,他加入了位于北京的中央實驗話劇院,成為了一名專業演員。
年輕的遊本昌滿懷憧憬,躊躇滿志,以為自己有機會大展拳腳。然而,他并不知道,等待他的将是漫長的30年默默無聞的磨砺歲月。
命運的齒輪再次開始轉動,遊本昌的藝術人生才剛剛拉開序幕。
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後,遊本昌發現自己的戲路并不如他原以為的那樣順暢。他雖然具備專業能力過人之處,但總是隻能接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遊本昌是一個不善交際的人。他看着同期的同僚們逐漸嶄露頭角,自己卻始終默默無聞。然而,他并沒有是以氣餒,反而将這段時間視為磨練演技的寶貴機會。
他對每一個角色都非常珍視,哪怕是配角也會全身心投入。為了演繹好話劇《大雷雨》中的農奴角色,他把19個譯本反複研讀;為了呈現更加精彩的魔術表演,他甚至能夠餓着肚子暈倒在台上。
他用心雕琢每一個角色,似乎在為未來的大放異彩做無聲的準備,小心謹慎,一絲不苟。
在過去30年裡,遊本昌累計出演了79個小角色。對于很多人來說,這種漫長的等待是一種煎熬,但對遊本昌來說,這正是積累寶貴經驗的重要時期。
他始終保持着對表演的熱愛和執着,尤其是對啞劇表演有一種深深的狂熱。童年時期看過的卓别林電影,讓他對啞劇這一表演形式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遊本昌善于利用業餘時間接演出和輔導,将每一天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他不斷精進自己的表演技巧,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大展身手。
機會總是優待有準備的人。在1980年代,春晚導演黃一鶴意外地看到了遊本昌的啞劇表演,深受觸動。他邀請遊本昌在春晚舞台上展示啞劇《淋浴》。
遊本昌以其表演動作到位、姿态傳神而一下子吸引了全國觀衆的目光。
這次亮相對于遊本昌的演藝生涯具有重要的轉折點。雖然當年春晚最受歡迎的節目是陳佩斯的《吃面條》,但遊本昌的表演卻引起了《濟公》導演張戈的注意。
是以,他接到了《濟公》的電視劇本。
在遊本昌52歲那年,他的命運迎來了轉折。張戈找上了他,邀請他出演《濟公》的主角。面對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遊本昌并沒有立即答應。
原來他在接到電話之前,之前剛剛在報紙上看到了自己的徒弟嚴順開也要出演濟公的消息。因為不願意同自己的徒弟競争角色,遊本昌将自己的決定推遲,表示還需要詳細考慮一下。
然而,這裡存在一個誤會。嚴順開和遊本昌并不是同一個劇組的扮演者。在機關和劇組的勸說下,遊本昌決定嘗試一下這個角色。
他從大連拍完戲後,緊接着就前往了《濟公》劇組進行試戲。
盡管導演張戈一錘定音敲定遊本昌出演濟公,但仍然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遊本昌并非專業喜劇演員,可能會影響該角色的表現。
面對質疑,遊本昌并未為自己辯解,而是立下決心,要用實力證明自己。
就這樣,30年默默無聞的累積後,52歲的遊本昌迎來了事業的轉折點。這個珍貴的機會,他決不能錯過。
懷着忐忑又興奮的心情,遊本昌開始了《濟公》的拍攝之旅。
《濟公》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經典之作,為廣大觀衆帶來了歡樂和感動。該劇講述了濟公和尚濟世救人、懲惡揚善的故事,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性的光輝。
《濟公》的成功離不開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和制作團隊的精心打造。該劇的主演遊本昌老師以其獨特的表演風格,将濟公這個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深受觀衆喜愛。
同時,制作團隊在服裝、化妝、道具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力求還原曆史原貌,給觀衆帶來真實的視覺體驗。
《濟公》不僅在國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在海外赢得了廣泛的贊譽。該劇曾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受到了海外觀衆的熱烈歡迎。
這也反映了中國電視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強,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做出了重要貢獻。
《濟公》的成功也離不開其堅守的價值觀。該劇通過濟公的形象,向觀衆傳遞了正能量和道德觀念。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要堅守正義和善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世界。
這種價值觀不僅在當時具有重要意義,至今仍具有啟示作用。
總之,《濟公》是一部具有重要意義的電視劇,它不僅為觀衆帶來了歡樂和感動,也展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人性的光輝。
它的成功離不開演員們的精湛演技和制作團隊的精心打造,也離不開其堅守的價值觀這部電視劇将永遠留在觀衆的心中,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上的經典之作。
接到《濟公》主演邀請的遊本昌,心情既興奮又不安。他深知這是他等待30年的機會,但同時也知道這是一個沉重的責任。
遊本昌為力求角色完美,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他每天隻睡四個小時,醒着的時候腦子裡全是劇中人物關系。他苦苦思索如何演繹濟公那種似醉非醉的狀态,直到有一天在片場補覺被叫醒時,朦胧中那種"腳踩棉花、風擺荷葉"的感覺突然被他抓住,濟公的形象頓時鮮活起來。
遊本昌對于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人敬佩。他親自将戲服帶回家做舊,用鋼絲将搖扇劃到開叉,隻為了呈現出一個真實的"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濟公形象。
他在拍攝現場,忍受了變質肘子的惡臭,隻為拍出最真實的吃肉場景。這場戲後來被北京電影學院納入表演教材,成為經典。
為了演出的真實感,遊本昌甚至要求從業人員真打他。雖然劇組的成員都很心疼他已經年過半百,但他仍然堅持要"做戲做好全套"。
結果這場戲足足拍了12次,遊本昌被打了12次,修整了好幾天。他的妻女無意間來劇組探班,看到他從兩米高的扣上被人扔下來,即使地上鋪着厚厚的墊子,也讓母女倆心疼不已。
他的付出終于得到了回報。1985年,《濟公》一經播出就創下收視紀錄,遊本昌也是以一夜之間紅遍大江南北。他塑造的濟公形象深入人心,人們稱它為“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在當時,遊本昌拍攝《濟公》的總片酬相較其他流量明星動辄上百萬的片酬顯得格外微不足道,甚至不足一千元。
成名并沒有改變遊本昌的初心。他仍然始終保持對藝術的敬畏和堅持,并始終堅持自己的原則:粗制濫造的劇本不接,過度商業化的劇本不接,流水線生産的劇本不接。
然而,遊本昌并未是以而感到後悔。這種堅持,使他得罪了許多人,也錯失了諸多商業機遇。
在遊本昌看來,表演是一種高尚的藝術,絕不容忍被亵渎。即使面臨機關為演員設定的業績名額壓力,他也堅決不向金錢低頭,毅然選擇離開。
他說:"我不會因為完成業績而向人民币低頭。"
遊本昌的堅持品格,使他在浮躁的影視圈中如同一股清流,赢得了觀衆的尊重和喜愛。然而,他為堅守原則付出了代價,後數十年幾乎無戲可拍。
但是他不後悔,他認為藝術價值就遠勝于商業利益。
遊本昌的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家必須要有精湛的演技,更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正是這種對藝術的執着和堅守,使得遊本昌在演藝圈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觀衆心中永遠的"濟公"。
縱觀人生,起起落落是常态。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家庭和事業可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它們也可能是人生起伏的主要原因。
在家庭方面,有時可能會面臨很多的問題和挑戰。例如,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可能會變得緊張,經濟壓力也可能很重,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家庭的幸福和穩定。
然而,家庭也是我們最重要的支援系統,它可以給我們提供溫暖、支援和安全感是以,我們需要努力維護家庭的和諧和穩定,并盡可能地解決家庭中的問題。
在事業方面,也可能會遇到很多的起伏。例如,工作中的挑戰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沮喪和無助,而成功的喜悅也可能會讓我們感到滿足和自豪。
然而,事業也是我們實作自我價值和追求夢想的重要途徑是以,我們需要努力工作,不斷學習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實作自己的職業目标。
在面對家庭和事業的起伏時,我們需要保持一顆穩定的心态。我們需要學會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同時,我們也需要學會感恩和珍惜,珍惜身邊的人和事,以及我們所擁有的一切。
總之,家庭和事業的起伏是人生的常态,我們需要學會面對和處理這些起伏。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實作自己的人生目标,并過上更加幸福和滿足的生活。
生活總是充滿挑戰。就在遊本昌事業達到巅峰之際,家庭變故接踵而至。他的妻子被診斷出患上了癌症,這個噩耗如同晴天霹靂。
遊本昌毫無保留地抛下了所有工作,傾其所有去照顧妻子。他終日陪伴,細心照顧,無論晝夜。在他貼心的照顧與妻子強大毅力的支援下,妻子成功戰勝了病魔,為家庭帶來了充滿希望的曙光。
然而,遊本昌的困擾并未結束。在他忙于照顧妻子的同時,正處于青春期的女兒也給他帶來了新的挑戰。她決定放棄聯考,投身于寫作事業。
起初,遊本昌并不贊成女兒的想法,他一方面鼓勵女兒寫作,一方面極力說服她參加聯考。然而,女兒有自己的主見,再加上遊本昌看到女兒的作品獲獎,便不再遭到阻止,選擇了支援和了解。
遊本昌在安頓好家庭後,又重回演藝圈,但卻發現已經不那麼吃香了。曾經商業價值滿滿的他,現在卻難以尋找新的戲約。然而,他并未灰心喪氣,反而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去實作自己的啞劇夢想。
2000年,67歲的遊本昌決定自掏腰包投資拍攝一部啞劇《遊先生啞然一笑》。他希望通過這部劇向觀衆展示中國啞劇的魅力,然而沒想到劇還沒播出就已經啞火了。
啞劇的觀衆人數不多,電視台不願冒險購買這部戲的版權,是以遊本昌賠了個精光。
遊本昌在2009年自導自演神話電視劇《了凡》,可惜該劇命運與前作相同,版權無人購買。
兩次創作的失敗過程中,遊本昌已經73歲的遊本昌積蓄賠光了。
遊本昌面對失敗和他人的嘲笑時表現得非常淡定。他表示,即使隻有一個人能從他的作品中受到啟發,他也會感到心滿意足。
遊本昌以淡泊名利,專注藝術的态度,赢得了廣大觀衆的喜愛。雖然他的事業曾遇到挫折,但他對藝術的熱愛和追求卻絲毫未減,反而因為這些經曆而愈發堅定。
這種精神是遊本昌的最大财富。
盡管事業遇到了挫折,遊本昌從未停止過在藝術領域的追求,沒有戲拍的時間裡,他全身心投入到藝術教育中去。他經常去學校義務授課,給孩子們講授話劇表演的技藝。
他還在舞台上親自指導年輕人的表演。
在他的指導下,很多學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有的甚至被清華特招,有的還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台。他們的身上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才華。
2009年7月,遊本昌老人為了拍攝話劇《弘一法師》,在黑龍江的大光明寺再度出家,并獲得了法号為"定暢"。
為了這部話劇,他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從買版權、租賃場地、搭建演員班底,到支付薪資,全程都是遊本昌親自辦的,劇本排練更是他親自跟進。
排練話劇的成本很高,他招募了24名演員,但這些演員的起步和基本功各不相同,每個都需要他親自指導。遊本昌一點都不嫌麻煩,他十分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進行指導。
當弘一法師這部影片首次在大熒幕上亮相時,幾乎無人觀看。但是遊本昌并沒有放棄,他和全體劇組成員一同出國義演,在每次演出中不斷打磨劇本,最終取得了成功。
遊本昌的堅持和努力使《弘一法師》赢得了大衆的認可和贊賞。2017年,該劇一年演出130場,赢得了廣泛的好評。
遊本昌并沒有在重複的演繹中表現得輕松,而是越演越入迷。
2020年,遊本昌榮獲終身成就獎,這是對他一生堅持不懈追求藝術的最大肯定。在場觀衆報以熱烈的掌聲,台上的遊本昌也流下了激動的熱淚。
遊本昌的藝術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從1956年正式開始演藝生涯,卻堅持自己的藝術理想不改。
現已88歲高齡的遊本昌,身體依然硬朗,他甚至追随年輕人的步伐,嘗試玩起了新興的短視訊。通過聽視訊中他親切地喊着“娃娃們”,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劇中那位魅力無限的濟公。
遊本昌用自己的人生诠釋了藝術的執着與熱愛,他的故事比任何劇本都要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