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8月2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宗儲帶隊先後前往鯉城街道、榜頭鎮、龍華鎮開展推進祠堂文化建設專題調研。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調研組一行實地檢視白塔社群玉山林氏宗祠、紫澤社群前溪王氏祠堂、燈塔社群蔡襄祠堂現狀,與祠堂負責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祠堂在公益慈善、移風易俗、獎教助學、平安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的作用情況,并就祠堂傳承保護、功能發揮等提出指導意見。當天,白塔社群玉山林氏宗祠正式挂牌成為鯉城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調研組指出,祠堂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着豐富的曆史記憶和文化傳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大力弘揚先進祠堂文化,豐富祠堂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内涵,努力将祠堂建設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要進一步做好祠堂的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以在祠堂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為契機,充分發揮祠堂的功能和作用,在聚力鄉風文明提升,賦能鄉村振興和基層治理上展現新作為,實作新突破。要依托現有資源,結合重大主題、重要節慶和“祠堂”的重要節日活動,多樣化、常态化開展“祠堂+文化”系列活動,使之成為宣傳群衆、服務群衆、凝聚群衆和引導群衆的前沿陣地。

自今年4月份以來,由縣委宣傳部牽頭在全縣開展建立祠堂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工作,緊緊圍繞發揮祠堂的正面導向作用,突出祠堂建立“1+8+N”模式,以“祠堂+文化”“祠堂+文明”“祠堂+治理”為引領,着力打造我縣祠堂活化利用2.0版本。截至目前,全縣各鄉鎮(街道)均已完成1個祠堂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試點建設,下一階段将以試點祠堂建設為模闆,持續大力度推進第一批次祠堂挂牌工作,打造我縣祠堂活化利用品牌。

玉山林氏宗祠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玉山林氏宗祠,位于鯉城街道白塔社群下厝66号,始建于清代,2006年重修,占地面積500.71㎡,為縣級文物保護機關。作為鯉城街道首個祠堂新時代文明實踐點試點,玉山林氏宗祠注重發揮宗祠在團結宗親、公益慈善、獎教助學方面的紐帶作用,大力引導廣大宗親參與捐資助學、鋪路修橋等公益事業,不斷推動傳承良好家風,推動文明鄉風建設。

紫澤前溪王氏祠堂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紫澤前溪王氏祠堂是始祖王遲公于1450年左右所建,1890年翻建,經多次修繕現為五廂房兩護厝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128平方米,建築面積760.8平方米。2021年在第16屆世界王氏聯誼大會上被授予“文明祠堂獎”。該祠堂于今年7月1日挂牌為紫澤社群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積極配合社群和鎮司法部門,協調和化解本族内各種糾紛多起;積極引導宗親參與移風易俗,倡導紅白喜事簡辦,并向本族每家村民發放倡議書;組織開展評選“好家風”和仙遊王氏“王家好媳婦”及“王家孝子”等活動;常态化開展獎教助學活動,每年“六一”兒童節,給于潔國小所有“三好學生”頒發獎品;每年8月18日都在祠堂舉行“前溪學子金榜題名座談會”,給每位錄取大學以上考生頒發禮品和贈言。

蔡襄紀念祠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

蔡襄紀念祠坐落在龍華鎮寶幢山南坡(龍華鎮燈塔社群吳店108号),始建于明萬曆元年(1573年),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26.4平方米,單進廊院式建築。于今年7月3日挂牌為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也是龍華鎮燈塔村老年活動中心。祠堂内設有蔡襄文化展,祠堂外有蔡襄文化長廊和茶樓戲台等。該祠堂以弘揚“忠孝”文化為重點,積極參與村内沖突糾紛調解,設立獎教助學基金會,舉辦集體做壽,每月開展一次“國學講堂”,常态化開展蔡襄書畫雅集、茶歇點茶、十音八樂等文化活動。

作者:今報記者 吳瑾瑩 文/圖編輯:餘立凡 美編:李婷婷稽核:唐偉

老祠堂引領新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