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載《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産”增刊
讓藏羌織繡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楊華珍
藏族,四川省小金縣人,第十四屆成都市政協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工藝代表性傳承人,四川省工藝美術大師,成都華珍藏羌文化博物館館長,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IOV中國)會員。
初露鋒芒
第四代藏羌織繡傳人
相信每個女孩小時候都被布娃娃吸引過,可愛,她一眼就喜歡上了。然而,由于家境貧楊華珍小時候也是如此,而布娃娃也正是她與寒,她買不起店鋪裡陳列的精緻布娃娃,回到藏羌織繡結緣的開始。
8歲的楊華珍一次進城時,偶然在一位尊者家看見了一個布娃娃。布娃娃顔色粉嫩、精巧可愛,她一眼就喜歡上了。然而,由于家境貧寒,她買不起店鋪裡陳列的精緻布娃娃,回到家後,依然念念不忘,甚至晚上做夢都夢到自己擁有了一個布娃娃。
後來,她看到母親新買的打算過年做新衣服的布料,靈機一動,裁了一小塊下來縫制布娃娃。她拿起繡花針,學着母親的模樣,輕撚出一絲絲彩線,穿過繡花針,想着記憶中布娃娃的式樣,一針一線地繡制,一個布娃娃就成型了。雖然走線有些歪歪扭扭,手指還被紮了幾次,但楊華珍很開心,因為她終于有屬于自己的布娃娃了。
縫制布娃娃的經曆讓楊華珍學會了使用繡花針,此後的人生中,她不斷地應用着這一技能。她12歲時就學會了給自己做鞋,16歲時已經能接到縫制衣服的訂單。母親發現她作為“小才女”的聲名越發顯露,在繡技上展現出過人的天賦,于是決定教授她織繡的手藝。楊華珍是以成為她們家族第四代藏羌織繡的傳人。
藏羌織繡是“藏族編織”“挑花刺繡”和“羌繡”的合稱。楊華珍故鄉的民族信仰是自然崇拜,藏羌織繡的設計靈感也是來源于自然萬物。千百年來藏族、羌族為适應當地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充分利用當地資源,不斷創新和吸納漢族挑花刺繡工藝,創造具有藏族、羌族特色和鮮明地域特色的織繡工藝。
建立藏羌織繡協會
1994年,楊華珍決定去外面闖蕩,看看更大的世界。離開村寨後,她開過照相館,後來又通過了阿壩日報社的考核,成為一名記者。
她在記者崗位上,一待就是十幾年,在這期間也沒忘記自己掌握的織繡手藝,一邊學習記者專業知識,一邊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如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沒有發生,楊華珍或許會一直當記者。地震發生後,她主動申請參與了救災、重建的全過程,見到了家鄉災後滿目瘡痍的模樣,決定為家鄉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怎樣才能讓大家擺脫災難的陰影?她的心中沒有明确的答案。她看到家鄉的山川河流,猛然醒悟到家鄉還有一樣特有産物——藏羌織繡。于是,她懷着憧憬與希望,拿出一年的工資建立了藏羌織繡協會,招募了十幾位同樣會織繡的同齡人,一起跟着她到成都“闖江湖”。比她大的一位老姐姐和家裡人說,跟着楊老師,勢必要闖出一點名堂來。
一行人興高采烈地在文殊坊租了房子,自己當設計師縫出花樣來賣。也許是都沒有做過生意的原因,開張半年,收入零星可見。帶來“闖江湖”的錢已所剩無幾,而楊華珍每月3000元的固定收入,也不足以支撐今後的日常開銷。
楊華珍決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商量散夥的事,但話一出口,姐姐們投來不甘心的眼神,令她頓感愧疚。而幾位老姐姐接連說起離家時放出豪言壯語的故事,讓她最終決定再堅持一段時間。
然而禍不單行,過了幾天,她們接到了文殊坊要改造的通知,一時沒有了固定賣貨場所,隻能出去擺地攤。因為老姐姐們很少到大城市,不會看紅綠燈,也不熟悉路,楊華珍每天帶着她們出去擺攤的時候,都要擔心老姐姐們的安全。有次運氣不好,她們擺攤時遇上了大雨,繡品和人全部淋濕了。
沒過多久,事情迎來了轉機,她們在文殊坊洽談下了100多平米的房子。2009年5月,藏羌織繡協會挂牌落戶。
非遺之花流傳海外
雖已落戶,但藏羌織繡協會還是沒走出入不敷出的狀态。這時有位湖北省的老總了解到她們的困境,深感非遺生存的艱難,決定捐助她們60萬元。楊華珍和老總商量将捐款換成藏羌織繡訂單,老總同意了這一方案。
不了解市場行情的楊華珍,給對方報了一極低的價格,老總随後又教她們怎麼算賬,把材料費、人工費、水電費、房租費、稅費等成本除開,最後得出一個合理的價格。
3年後,一位留學生帶了一位法國人上門拜訪。留學生介紹這位法國人是一家公司的老總,想請人為酒店設計床上用品和室内裝飾品,來中國前看過她們以往設計的産品,覺得很合意,是以特意前來商談。
雙方最後談下了幾十萬的訂單,當天晚上團隊還開了慶功會,姐妹們圍着火堆開心地跳起鍋莊舞。
喜悅的同時,楊華珍決定把阿壩州的花鳥草木等元素融入圖案裡面,用藏羌織繡裡獨有的挑花刺繡進行縫制,能夠保證品質的同時,也讓更多的外國人看見藏羌織繡的手藝,讓刺繡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法國訂單隻是走向海外的開始,接下來的幾年,楊華珍有了更多的機會與國際品牌合作。
2014年,日本彩妝品牌植村秀希望她為公司即将上市的兩款産品“穿一件有民族特色的衣服”。這種情況屬于跨界合作,給産品穿衣服,怎麼穿?又怎麼穿得好看?
她通過向在四川大學讀研的徒弟請教,才知道植村秀是國際彩妝品牌。她研究該産品的配料表時發現都是常見植物,頓時就有了靈感,知道了該如何量身定做。
她設計出來的成品讓品牌方很滿意,而這次的合作也開啟了非遺IP的先河,她們又陸續與星巴克、環球影業等20多個品牌展開了非遺IP合作。
2015年,楊華珍前往香港參加國際授權展,這次的參展無疑是讓藏羌織繡走向世界的契機。她在展會上的演講,吸引了衆多目光,一些國際品牌的藝術總監、設計師紛紛被她對刺繡的講述所折服,後期不斷抛來合作的橄榄枝。
2020年,國際頂級奢侈品牌愛馬仕在香港國際授權展上和她簽下了《蓮花化生圖》和《十二月花》的授權。《蓮花化生圖》改編自敦現在年輕人身上,年輕人對市場的敏銳度比較煌藝術,帶有神秘的宗教感,而《十二月花》高,創新能力更強。是來自她家鄉的靈思。愛馬仕約定按每條絲巾出廠價的百分之十作為報酬,略算下來将有800萬元的紅利。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與國際品牌的合作,進一步擴大了藏羌織繡在世界的影響力,也為之增添了許多活力。
織繡傳承後繼有人
一開始楊華珍等人不被大衆認知的時候,她很擔心傳承的問題,擔心藏羌織繡後繼無人。
2012年,楊華珍受四川大學老師的邀請給研究所學生授課,在課上介紹藏羌織繡,帶領研究所學生做課題。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楊華珍收獲了兩名藏羌織繡的愛好者和追随者,兩人都決定畢業後跟着楊老師拜師學藝。她和姐妹們得知兩位研究所學生的決心時喜極而泣,期待着研究所學生都來工作,希望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學習非遺。
事實也是如此。這以後,慢慢有了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她的團隊。她積極與時代接軌,提高年輕人的薪酬待遇,同時轉變觀念,讓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而不僅僅是自産自銷的生活用品。
她一直認為傳統與時尚的結合,給非遺提供了很好的出路,她所掌握的技藝是傳統的,而時尚展現在年輕人身上,年輕人對市場的敏銳度比較高,創新能力更強。
楊華珍不僅招徒弟,還去家鄉各地傳授技藝,開辦藏羌織繡技能教育訓練班。2008年至今,楊華珍已累計教育訓練近4000人次,讓更多的婦女有了一技之長,有了生活保障。
雖然這些年楊華珍靠刺繡積累了财富,帶動了就業,但她始終認為繡品的最終歸宿是博物館。2012年8月,她在文殊坊建立成都華珍藏羌博物館,把文物靜态展示與活态傳承相結合,展現藏羌文化的同時,努力讓文化傳承下去。
目前,她還帶着徒弟走訪老藝人,收集和保護散落在民間的技藝。
(本文載《巴蜀史志》2022年“非物質文化遺産”增刊)
本文内容系原創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口述:汪國芳
整理:《巴蜀史志》編輯部 天下志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