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全華聯國慶晚會“藏得最深”的節目《畫中人》解密
香港日報駐日本記者東京報道 2024年9月25日,由一般社團法人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下稱全華聯)主辦、中國茅台集團獨家冠名贊助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大型國慶晚會《中國心·家國情》,将在日本東京舉辦。
今年的晚會有一個完全原創的音樂舞蹈節目,由本次導演組成員之一張屹負責編排,旅日琵琶藝術家劉丹負責作曲兼演奏;彙聚了小林豐、岸川佳世、孝藤右近一衆活躍在日本的藝術家。不過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這個節目無法參與9月8日的晚會新聞釋出會,隻在9月25日演出當天才能與觀衆和媒體見面。藏得這麼深,謎團這麼多,這個節目到底有何“苦衷”?
排練現場
《畫中人》是本次國慶晚會中為數不多完全立足于古典文化的節目。舞蹈部分的亮點之一,是啟用了一個從未在全華聯舞台上出現過的巨型道具,由道具負責人加班加點趕制而成。“這個道具實在太大了,甚至很難找到地方儲存。”節目作曲者劉丹透露稱。現在,《畫中人》的神秘的道具儲存在東京的一所大學裡,但也沒有房間足夠讓它立起來。主創人員和演員都非常得意于這個創意,相信它的出現一定能給台下觀衆帶來驚喜。
劉丹出身中央音樂學院的琵琶專業,2004年來日留學,如今在洗足學園音樂大學擔任導師,經常出現在日本的各大舞台。這首音樂得創作與劉丹的故鄉有關。她是内蒙古人,家鄉有着繁盛的昭君文化,她本人也有不小的“昭君情結”。劉丹從小看就愛盯着這位懷抱琵琶的西漢美女的雕像浮想聯翩,學習琵琶也多少是受了這個形象的影響。成為音樂工作者後,劉丹一直想為昭君作一首樂曲,腦中也有雛形,但直到遇到今年的國慶晚會,遇到了節目組,兩邊一拍即合,這個想法才正式落地。
昭君成為内蒙當地熱門IP。圖為2023年9月,“昭君和親”沉浸式演出演員在塞上老街步行。圖:中新社
兩千多年前,劉丹的故鄉還是“塞外”,是要越秦道、赴大漠,曆經千辛萬苦才能抵達的地方;而今天,它是團結的56個民族的一員,從首都北京坐兩個多小時的高鐵就能到。對劉丹而言,在國慶的舞台呈現一個關于昭君的節目,既是她的一點鄉愁,是她人生的原點,也希望展現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曆史華章。
旅日演奏家劉丹正在進行琵琶表演。
既然是在日本舞台的演出,作為呈現在日華人精神風貌的作品,創作團隊也非常希望日本藝術家的加入。主創構思用一種打擊樂來加強琵琶曲的力度,最終選擇了日本傳統音樂中最為家喻戶曉、也為中國觀衆熟知的太鼓。這種樂器不僅聽覺效果好,觀賞性也很強。
導演張屹坦言她最想表達是“美”,希望創造一種無論國籍、性别、年齡、經曆,都無需準備,就能立刻投入的純粹的世界。經過本周一的深度排練,她們相信節目一定會達到這個效果。團隊原本也構想過故事性比較強的舞蹈,但最終有意放棄了情節的建構,轉為全心全意地雕琢美感,讓觀衆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晚會的觀衆會從《畫中人》裡讀到什麼呢?至少,當人們看到兩國的藝術家共同呈現出這樣一個彼此碰撞又渾然一體、令人震撼的世界時,一定會重新想起,中日本是一衣帶水的鄰邦,從古至今有多少曆史和人文淵源。人們也會看到,兩國攜手曾經創造出了多少驚喜和可能性;這種命運共同體将會一直延續下去。
~《畫中人》演員圍爐談~
小林豐 “豐屋”和太鼓團代表
我營運的太鼓團“豐屋”主要在埼玉縣周邊活動,團裡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某種意義上,我們表演的不是日本古典音樂,而是現在很時髦的民族流行音樂。
我是華僑華人的老熟人,今年第三次登上全華聯的舞台。《畫中人》音樂部分有一個看點,是太鼓與琵琶的一對一演奏。日本的太鼓大多是集體演奏,有時是獨奏,但很少跟另一種樂器二重奏,跟琵琶更是少見。中國琵琶和日本琵琶的音色不太一樣,比我想象得更加洪亮優美。特别期待觀衆看到演出時的反響!
岸川佳世 舞蹈家/主持/模特
我在《畫中人》中飾演一位有名的漢代美女。我非常喜歡“水袖”這個中國元素,它可以同時展現女性柔弱優美和堅韌有力的兩面。節目從音樂到舞蹈都是完全原創的,我與右近老師的舞蹈部分是張屹老師特地為我們編排,那個神秘的大裝置非常有意思,相信觀衆一定會喜歡。
很榮幸能夠獲得這個機會,我會繼續磨練表演,希望不辜負觀衆的期待。
孝藤右近 舞踴家/Cool Japan Entertainment代表
我在《畫中人》中飾演一名日本古代美女。多虧了佳世小姐這樣一個“好對手”,我正在琢磨如何向觀衆展現一種不同于中國古典美的日本古典美,就像你在繪卷物 (日本水墨畫)和美人畫中看到的人物一樣。
舞蹈能帶來和平,是讓從鄰國到地球另一邊的國家的群眾都能會心一笑的藝術。我希望這個節目能打開觀衆的想象,讓大家看到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是如何在舞蹈中和諧共存、互相共鳴。
(來源:日本全華聯、東方新報;釋出:香港日報日本支局、東亞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