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江、錢塘江、甬江入海交彙處,有一座特别的島嶼:面積僅有5.4平方公裡,不産一滴石油,卻有着全球最大單體“石油島”的稱号,它就是浙江省舟山岙山島。
為確定石油儲存安全,有一支應急救援鐵軍,常年駐紮此地,守護國家能源安全。2016年9月,國家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中化舟山隊獲批成立建設。
作為113支國家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之一,中化舟山隊堅持政治建隊、改革建隊、科技建隊、人才建隊、依規建隊,積極承擔大型儲罐全液面火災撲救,以及駐地周邊陸地、海上危險化學品事故災害救援任務,應急救援能力輻射500公裡,覆寫長三角城市群,同時能夠協助完成海上救援、城市内澇等事故災害救援。
中化舟山隊參與演習現場 (圖檔由受訪機關提供)
自組建以來,中化舟山隊成功完成“8·20”長江口油輪火災、5·25“瑞運25”海上加油輪火災的救援任務,多次完成超強台風“利奇馬”“煙花”等抗台排澇救援任務,為區域安全生産形勢穩定提供應急保障。
疊代更新 向科技要戰鬥力
作為一支年輕的應急救援隊伍,中化舟山隊堅持發展新質戰鬥力,瞄準“智慧應急、科學應急”方向發展建設。“自建隊以來,我們就意識到傳統救援的方式滿足不了現在經濟發展中的事故災害救援需求,我們要向科技要戰鬥力,向裝備要戰鬥力,向技術和人才要戰鬥力。”中化舟山隊支隊長孫洪濤談到。
中化舟山隊列隊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對此,中化舟山隊全面加強“一專多能、一隊多用”的能力建設。其中,在科技建隊方面,聚焦大型儲罐滅火、海上船舶滅火等“卡脖子”關鍵裝備,聯合科研機構開展救援應用研發,用新技術、新裝備解決重特大事故救援過程中的痛難點問題。在人才建隊方面,加快建立安全生産應急救援專業隊伍職業化發展體系,培養一批理論紮實、技能過硬、經驗豐富的應急骨幹力量。目前,已經培養了一批具有國家級指揮員、注冊消防工程師等相關專業資質的指揮技術骨幹人員。
基于事故場景預案體系,中化舟山隊自主研發了“易目視”應急指揮輔助系統,打造集平時桌面推演和戰時應急指揮于一體的可視化應急輔助決策平台。同時,基于浙江自貿區油氣全産業鍊、華東區域危險化學品行業及海上應急救援需求,研制建設了集裝備運輸、海上滅火、應急指揮三位一體的海上應急救援保障船——“中化應急”号,這也是大陸首艘自主設計研發的危化品應急救援保障船,被稱為東海上的“應急救援航母”。
沖鋒在前 踐行應急鐵軍使命擔當
持有海船甲類一等船長适任證書的王舟偉在2018年12月“中化應急”号剛剛傳遞之時,就果斷選擇來到中化舟山隊。他說,自己常年在海上,深知發生意外之時在海上孤立無援的滋味。“以前都是看别人救我們,希望有機會可以去救助更多的人。”
身為“中化應急”号的船長,王舟偉當年全程參與了2020年“8·20”事故救援。“事故船隻發生地點非常特殊,一旦持續燃燒斷裂或爆炸,将對整個上海及長江黃金水道造成嚴重堵塞,直接導緻國内、國際航運業斷流。那次救援中,我們保障船和中化舟山隊處置的及時性和專業性,挽救了不可估量的損失。”救援結束之後,在任務一線、表現突出的王舟偉火線入黨。
“中化應急”号救援現場 (圖檔由受訪機關提供)
今年,“8·9”甯波舟山港集裝箱船爆炸事故一發生,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現場傳出來的爆炸畫面以及升起來的蘑菇雲,讓公衆分外關注。中化舟山隊在應急管理部、國家安全生産應急救援中心指導下,“中化應急”号保障船立即載着25名救援隊員及救援裝備前往事故地。救援期間,“中化應急”号與陸地救援力量密切配合,向事故點多方位持續進攻,并對周邊集裝箱進行冷卻處理。最終于次日17點20分,會同消防救援力量一道完成救援任務。
中化舟山隊支隊長助理許曉健談到,甯波舟山港作為世界第一大港,此次事故船隻裝載着大量過境危險品。因當時現場火勢較大,存在二次爆炸及多次爆炸的風險。如果長期射水,也有可能導緻船首大量積水,有船隻斷裂的風險。“如果不及時控制,很可能引燃周邊裝載大量危險品的集裝箱。”
探路先行 激發市場新活力
中化舟山隊作為一支市場化營運的危化類國家安全生産應急救援隊伍,自2018年以來,圍繞應急服務、教育訓練服務、咨詢服務(E·T·C)三大戰略方向營運探索,在行業内相繼打響了“中化應急”和“岙山學苑”的服務品牌,2024年營收破億。
為做好教育訓練服務,岙山學苑搭建了石油儲運、危險作業、繩索救援、水域救援、預案推演實訓中心和線上教育訓練平台,并開發了完整的教育訓練課程體系,每年開展各類線上、線下安全應急領域教育訓練超10000人次。此外,還與多所知名高校共建研究所學生工作站和校外實習基地。截止目前,這裡累計教育訓練已超6萬人次。
前不久,應急管理部釋出《關于推廣交流化工安全技能實訓基地和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教育訓練空間建設營運經驗的函》,中化應急入選十家示範性危化品企業安全教育訓練空間之一。
在中化應急職工書屋,記者看到了不少由員工自主翻譯和編寫的專業類書籍,上面推介了國外一些最新的先進應急救援技術和管理理念。
如今,越來越多的應急服務從業人員從這裡走出去。(中國經濟網記者 魏金金)(責任編輯:孫丹)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