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生的起步究竟有多大的困難呢?舉步難艱,一步一個坎

韓信的成長啟示

當初,淮陰人韓信,家境貧寒,沒有好的德行,不能被推選去做官,又不會經商做買賣謀生,常常跟着别人吃閑飯,人們大都厭惡他。

韓信曾經在城下釣魚,有位在水邊漂洗絲綿的老太太看到他餓了,就拿飯來給他吃。韓信非常高興,對那位老太太說:“我一定會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老太太生氣地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自己養活自己!我不過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圖有什麼報答嗎?!”

德行,人生的底色

沒有好的德行,是韓信人生最終悲劇的根源。這裡的德行指的是大的節操,而不是日常的行為。因為在日常做人方面,韓信表現良好。

受恩必報,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哪怕韓信在當下沒有能力,依然有做出承諾的能力。其實很多人做人失敗,就是連當下空口許諾的意願都沒有。還有一些人隻會說漂亮話,隻會輕易許諾,等自己真的有條件可以報答了,也不履行自己曾經的承諾。

如果韓信死在了戰場上,他也就沒有在履行承諾的可能了。但是,韓信建功立業,被封為楚王,完全有能力實作當年的承諾。是以到了自己的封國,韓信召見當年給自己飯吃的那位漂洗絲綿的老太太,賞賜給他千金。

用《影響力》的六大原則來解釋,這就是互惠與承諾的力量。

人生起步,永遠最為困難

韓信家境貧寒,是以不僅吃飯有問題,還沒有足夠的資源用于人生的起步。沒有好的德行,就不能被推選去做官,既不能解決吃飯問題,又不能解決事業的起步。不會經商做買賣,也就沒有在社會中謀生的手段,更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是以韓信的生存模式就是去别人家裡蹭飯吃。

如果隻能蹭吃蹭喝,又沒有其他能力,又不能為别人貢獻價值,那麼當然會換來厭惡。

韓信曾經在亭長家裡蹭飯吃,一連蹭了幾個月亭長的妻子都很厭煩了。于是就早早地做飯,在床上就把飯吃完了。等到韓信來蹭飯的時候就沒有給他準備。韓信明白了,非常生氣,就和亭長斷絕了關系。

這就是韓信人生早期的遭遇,一直面臨着吃飯危機。

本質上,吃飯是一個大問題,是人的生存問題,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是人的獨立問題,無論是精神上、心理上、行為上,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短,又吃又拿,哪兒哪兒都短;還是一個統治問題,想要天下安定,就得吃飽飯,倉廪實,天下安,糧食安全關乎穩定。

鑒古而知今,彰往而察來。我們不能因為剛剛吃飽,就喪失了危機感。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尤其是要做好“餓肚子”的準備。

吃飯問題一直影響着韓信。後來蒯徹勸他三分天下,韓信的心裡心心念念的是:劉邦把他的車子給我坐,把他的衣服給我穿,把他的飯給我吃,是以要為劉邦分憂解難,而不是為了好處背信棄義。

如同創業,邁出第1步最為困難,而發展的過程,從0到1花費的時間最長,也許數年,也許是半輩子。

胯下之辱

淮陰縣屠戶中的青年裡有人侮辱韓信道:“你雖然身材高大,好佩帶刀劍,内心卻是膽小如鼠的。”并趁機當衆羞辱他說:“韓信你要真的不怕死,就來刺我。若是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韓信于是仔細地打量了那青年一會兒,便俯下身子,從他的雙腿間鑽了過去,匍匐在地。滿街市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膽小。

自我認知

自知之明,有明确的自我認知、自我價值評估,知道自己具有多大的價值,也知道自己想要實作什麼樣的目标,是以也就不需要和屠戶家的少年計較,更不必一争高下。面對挑釁,淡然處之,無非就是從褲裆下鑽過去,又有什麼可在意的呢?

面對挑釁,很多人都不能理性思考,都會憤怒沖動,恨不得拿起劍來當場捅死他。

尊重,駕馭底層的重要手段

越是身在底層,對于尊重,對于面子的追求越是過度。

如果靜下心來想一想,這些虛無缥缈的東西真的很重要嗎?其實本質上取決于人的價值觀,人越是不曾擁有什麼,他就越在意什麼。

越是生活在底層,越不曾真正擁有過尊重,走到哪裡,都是低聲下氣,脅肩谄笑,而獲得些許的生存資源。是以他們的生活是苦悶的,是憋屈的,越是如此越在意尊重。

《鬼谷子·權篇》

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拙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過者言,依于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

面對底層,隻要說兩句好話,給些許禮物,就可以役使他們,因為這些行為中充滿了尊重之意。

聶政為什麼願意為嚴仲子當刺客呢?因為嚴仲子給了他最大的尊重和恩情,嚴仲子以卿相的身份結交身為平民的聶政,還送上黃金百镒,孝敬聶政的母親。

這種知遇之恩足以讓人以死報效,而戰國四公子所養的門客中也有一批人是接受恩情的死士。

以德報怨

韓信被封為楚王,回到自己的封國之後,還找到了曾經蹭飯的亭長,賞賜給他百錢,并且對他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

就算曾經被亭長的老婆暗戳戳地攆走,不讓他在家蹭飯,韓信依然報答了曾經的恩情。

對于曾經侮辱過自己,并且還從胯下鑽過去的那個屠夫家的少年,韓信任命他為楚國中尉,并且對自己的将相們說:“這是位壯士。當他侮辱我時,我難道不能殺了他嗎?殺了他我也沒有什麼名氣,是以我就忍住才達到今天的地位。”

人成功之後,都有新的心理訴求:

第一,要向老鄉們炫耀一下自己的功勞,自己現在達到的地位;

第二,要展示自己的胸懷,多麼寬宏大量;

第三,需要樹立陪襯,來彰顯自己的偉大。

項羽成功之後也想衣錦還鄉,韓信成功之後,利用一個人就實作了一舉三得:以德報怨,任命當年侮辱自己的人,展示了自己的胸懷;将他定義為壯士,又樹立了一位陪襯人物;因為自己隐忍,是以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當然,也可以用一種陰暗心理推測事情将來的發展。将來,讓這位壯士去打仗,有可能死在戰場上。如果他沒有死在戰場上,也有可能會觸犯軍規、違反法律,都可以名正言順地處死他。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利用手中的權力與規則,殺死自己當年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