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嶽飛(上)

嶽飛(上)

公元1125年,中華大地動蕩不甯,戰火彌漫,金滅亡了遼以後,大舉南下,金宋之間的戰争全面爆發。

宋徽宗,這位曆史上著名的藝術家皇帝,立即傳位于長子宋欽宗趙桓。

公元1127年,北宋的都城開封陷落,宋徽宗和宋欽宗被俘,趙氏皇族、王公大臣3000多人,以及超過10萬的平民,被金兵押往遙遠的北方,北宋就此滅亡。

01

怒發沖冠:一代名将的誕生

皇室幾近覆滅,宋徽宗僅存的兒子趙構在應天府即位,成為南宋的開國之君,他就是宋高宗。

嶽飛(上)

南宋初建,北方的金兵随時可能南下,21歲的皇帝宋高宗朝不保夕,新政權岌岌可危。

黃河南北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守衛都城的宋軍大多被擊潰,放不下母親的軍士嶽飛回到家鄉河南湯陰縣,位于開封正北的湯陰,是金軍南下的必經之路,是戰争的重災區,這裡良田荒蕪,屍骸縱橫,百姓流離失所,戰争帶來的災難,深深地刺痛了嶽飛,恢複家園,收複失地的報國之心,從此開始紮根、發芽。

在安頓好母親和妻兒後,嶽飛做出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選擇,他要尋找部隊,以一己之力報效國家,這是嶽飛第三次從軍,前兩次投軍,農家出身的嶽飛,是為了謀生,而這一次,他的内心世界已完全不同。

嶽飛來到應天府,投入到趙構麾下,這一年,他24歲,嶽飛因為前兩次的從軍經驗,以偏校身份入職,偏校是軍階很低的武官,時勢造英雄,面對艱難險阻,方顯英雄本色,入軍剛剛一個月,嶽飛就初露鋒芒,在一次小規模戰鬥中,嶽飛連發兩箭,射殺兩名金軍騎兵,震驚衆人,在古代戰場上,箭術是最重要的作戰技能之一,有宋一代,甚至在整個中國戰争史上,嶽飛的箭術,都可謂名列前茅。嶽飛早年就開始習武,而且教他武功的這些老師,周同、姚(陳)廣等人,也都是武藝非常高的人。

嶽飛臂力驚人,天賦出衆,再加上名師傳授,尤其是經過兩次戰場上的曆練,其箭術和槍法已鮮有人能比,依靠罕見的作戰天賦,嶽飛在戰場上不斷立功,官階升為從七品的武翼郎。

登基僅僅兩個月,戰戰兢兢、度日如年的宋高宗,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撤出北方,遠離咄咄逼人的金軍,将都城遷往東南方向的揚州。

嶽飛(上)

遷都東南還是留守北方,這是南宋朝廷的一件大事,朝廷内部為此争鬥非常激烈,作為一個下層軍官,嶽飛根本沒有資格直面皇帝,提出自己的見解,但是,憑着滿腔的家國熱血,他在南下揚州的路上,給宋高宗上書,請求皇帝親率大軍渡黃河而北伐,收複失地。

宋朝,曆來崇文抑武,武将參與國政是一大忌,而嶽飛實際上當時的身份很低微,就是一個最底層的武将、偏将,他當時上書、指摘時政的話,是違反了北宋的政治傳統的,嶽飛的上書,不僅越權,而且是大不韪,嶽飛很清楚這一點,但是,面對破碎的河山,嶽飛難以平複自己的心痛,個人的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第三次從軍僅僅幾個月,樸直的嶽飛,就将自己逼到了絕境。這一次,命運之神眷顧了嶽飛,他保住了性命,僅僅被革掉官職,削除了軍籍,生命不息,家國之火就永不熄滅,嶽飛毅然選擇隻身北上,前往抗金的第一線,黃河之北的大名府。

在大名府,嶽飛遇見了著名的抗金将領張所(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不僅震驚于嶽飛的遠見卓識,也被他滿腔的報國熱情打動,在衆多下屬面前,位高權重的張所,向一介平民的嶽飛施行大禮,這不是一個普通的舉動,它表達的是張所對這個年輕人非同一般的欣賞。

嶽飛雖然出身農家,但自幼喜讀經典,白天勞作,夜晚借着柴火之光,也要苦讀,《春秋》和《左傳》等儒家著作影響了嶽飛的一生,這些傳統經典,不僅給了他智慧和謀略,也滋養了他的報國之心。

張所是嶽飛的第一個伯樂,國家有難,急需大才,張所不計嶽飛過往之錯,将嶽飛破格提拔為統制官,編入自己上司的軍隊,這是嶽飛第四次從軍,嶽飛開拔的時候,張所親自送行,嶽飛沒有想到,這是他和張所最後的告别,主戰的張所,不久被朝廷中的主和派彈劾,放逐嶺南。

在黃河之北、太行以南,嶽飛帶領自己的部隊,開始與金軍鏖戰,然而,幾次小勝之後,危機很快降臨,報國心切的嶽飛,違抗上司的指令,貿然與金軍決戰,結果傷亡慘重,嶽飛隻帶了少數人突出重圍,第四次從軍後不到一年,嶽飛被五花大綁,押赴刑場,沖動就要付出代價,血的教訓告訴嶽飛,報國僅憑一腔熱血遠遠不夠,命懸一線之際,嶽飛生命中的第二個伯樂,出現了,他就是開封府最高行政長官宗澤,宗澤認為,嶽飛是一名難得的将才,

擅自出戰是出于報國心切,他下令釋放嶽飛,留在開封的軍中将功補過,嶽飛的時代來臨了,他再也不會輕易在戰場上犯錯,他也不會放過任何獲勝的機會。

宗澤調500名騎兵給嶽飛,命他偵察敵情,不要輕易出戰,但是,當遭遇數千隊形不整的金軍時,嶽飛一馬當先,率隊發動突然襲擊,金軍猝不及防,死傷慘重,這次難得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南宋軍民收複失地的信心,得知戰果的宗澤吃驚地感歎:

“真是後生可畏!”

宗澤将嶽飛召來,給了他一本兵書,《陣圖》,并告訴他說:

“你喜好野戰,但要好好研究這本《陣圖》。”

嶽飛率真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擺好陣行再出戰,這是打仗的正常,但戰場瞬息萬變,如何巧妙靈活地應對,全在于指揮官獨創的才能,在于臨場應變。”

這幾句話,後來成為了著名的軍事格言。

嶽飛已經跟金軍大小戰好多次了,他已經完全地從實踐中總結出了這個經驗,是以才跟宗澤說了那樣的話。

公元1128年6月,宗澤多次上表宋高宗,懇請他親臨開封,主持收複疆土的大計,宗澤認為金兵不耐酷暑,7月正是北伐良機,但趙構回複他的,隻有敷衍,這個鬥志堅韌的老人,憂憤成疾,終于一病不起了,彌留之際,嶽飛等人圍繞在病榻前,宗澤并無隻言片語提及家事,隻是大聲疾呼:

“過河!過河!過河!”

嶽飛聆聽了宗澤最後的心聲,在嶽飛一生中,受教誨最多、對其影響最大的人,無疑是宗澤,他并非宗澤嫡系,卻是最忠實的精神繼承人。

公元1129年3月,金軍派出了機動性最強的騎兵繞過開封城,閃電般直撲揚州城的宋高宗,号稱“斬首行動”。

皇宮中的趙構,沉迷于肉林酒海,近在咫尺的金軍,令他措手不及,似乎突然間掉進了萬丈深淵,驚吓過度的趙構身體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趙構沒有意識到,這次驚吓将給他的人生、甚至整個南宋王朝帶來巨大的影響。驚慌失措的趙構逃離了揚州城,一直逃到了臨安,經過一路奔逃,趙構的獨子病了,奄奄一息,一名宮女碰翻了一隻鼎,銅鼎撞在地上發出巨大的聲響,病體孱弱的皇子當場被吓得抽搐,趙構大怒,命人殺死了宮女,但他唯一的兒子,也離開了人世,禍不單行,趙構悲傷地發現,因為上次的驚吓,自己喪失了生育能力,年輕的皇帝悲從中來,禁不住嚎啕大哭。

越來越多金兵南下的消息傳來,公元1129年6月,嶽飛接到了新任開封留守杜充的指令,放棄東京開封,把他的部隊撤往建康府,嶽飛說: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放棄。”

但位卑言輕,開封留守聽不到他的聲音,嶽飛和軍士們隻能向故土依依惜别。

開封,宋帝國的都城,世界上第一個人口過百萬的城市,有“東京夢華”之美譽,再權威、再經典的文字表述,都沒有形象的圖畫更生動,宋代名畫《清明上河圖》正是對當年的開封最形象、最直覺的記錄。

嶽飛(上)

▲北宋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虹橋局部)

公元1130年2月,開封城再次陷落,這座輝煌、富庶、文明的曠世古城,經過兩次戰争之後,已經滿是斷壁殘垣,遍地餓殍死屍,變成了人間地獄。曾經的百萬人口,隻剩下幾萬人。

公元1129年10月,金軍統帥完顔兀術統領的精銳抵達長江邊上,準備渡江攻擊建康城,此時,嶽飛正率領自己的部隊駐防在健康西南的馬家渡,完顔兀術,嶽飛一生的對手,金朝最強硬的主戰代表,他不乏謀略而又剽悍勇猛,兩軍交戰,一旦難分難解,完顔兀術就會脫掉頭盔,冒着箭雨和投石沖鋒陷陣。

完顔宗弼(兀術)是(金太祖)完顔阿骨打的一個兒子,稱為四太子,是非常有名的戰将,而且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确實是南宋的一個勁敵。

完顔兀術選擇進攻馬甲渡,正當雙方激烈交戰相持不下之時,宋軍一部臨陣逃跑,導緻全軍潰敗,嶽飛也率領自己的部隊退往建康城東北的鐘山,最大的變故又發生了,統帥杜充投降了完顔兀術,宋軍的長江防線全面崩潰。

完顔兀術占領建康府後,揮軍疾進,直追趙構,從健康到臨安,到越州,再到明州,最後到了定海,完顔兀術到達海邊的時候,趙構已經逃到了大海之上。

嶽飛(上)

完顔兀術當時“搜山檢海”一定要把宋高宗拿下,吓破了膽的趙構君臣,在大海上飄蕩了4個多月,當時趙構還專門派了使臣給完顔兀術寫了封信,寫得很凄慘,信裡說你就不要再追我了,我現在都已經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你還在追我,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服軟了,希望金朝放過他一馬。

嶽飛且戰且退,将士們人困馬乏,各種各樣的壞消息不斷傳來,皇帝漂洋出海,生死不明,右相杜充渡江投敵,軍糧告罄,許多宋軍将士落草為寇,有人勸嶽飛帶着隊伍投降金軍,軍心浮動,嶽飛面臨着前所未遇的複雜處境,必須當機立斷做出選擇,他召集全體将士,表明心志,作為軍人,應當以忠義報國,嶽飛正氣凜然,慷慨激昂的言辭感染了将士們,衆人紛紛表示,願追随嶽飛,盡忠報國。

在降官如毛、潰兵似潮的洪流中,嶽飛選擇了報效國家,憑着這個執着的信念,他開始塑造一支保家衛國的勁旅,後來,人們稱這支部隊為“嶽家軍”。這一年,嶽飛26歲。

嶽飛(上)

▲嶽飛

02

壯懷激烈:攻無不克的嶽家鐵軍

南京城南30裡,有一座牛頭山,公元1130年4月,嶽飛率軍悄悄地占據了牛頭山主峰,山下就是建康府,“搜山檢海”也沒有抓住南宋皇帝的完顔兀術,撤到了這裡,天黑之後,嶽飛派遣100名軍士身穿金軍的黑衣,在昏黑的夜裡混入雨花台的金營,金軍分辨不清敵我,自相殘殺,一片混亂,天亮後,宋軍退回了險峻的牛頭山,金軍隻能望山興歎。

一個多月的時間,嶽家軍騷擾金軍幾十次,完顔兀術不堪其擾,雖知放棄健康可惜,但又感到久留無益,嶽飛發現了金軍撤退的迹象,率全軍沖下牛頭山,很快攻占了建康城的西南角,金軍損失慘重,完顔兀術狼狽退回江北,一生的對手,今日初逢,這是嶽飛和完顔兀術交戰取得的首次勝利。

當時南宋政權并沒有站穩腳跟,在這種情況下嶽飛能把健康府(江蘇南京)這麼重要的一個城市收複了,實際上對于穩定南宋政權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嶽家軍進入建康城,因為牛頭山大捷和收複健康,嶽飛橫空出世,讓朝廷和南宋軍民都知道了他的大名,宋高宗任命嶽飛為鎮撫使,官職連升三級,這是多少人畢生努力想要獲得的榮耀與權力,但嶽飛卻選擇了辭官。

公元1130年7月,嶽飛向朝廷遞交了一份很多人無法了解的奏章,嶽飛認為,自己即将赴任的通州和泰州,偏處江海一隅,非戰略要沖之地,嶽飛上書朝廷,申訴說:

“希望皇帝準許我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待時機成熟時,北伐中原,收複失地,我願意把母親、妻子和兒子交給朝廷作為人質,以表忠心。”

嶽飛的請求,沒有得到宋高宗的應允,嶽飛當時認為他最主要的任務還不是做地方官,還是要抗金。

牛頭山之戰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金軍的計劃是滅亡宋高宗的南宋,但随着完顔兀術戰敗于江南,金朝高層開始改變國策,公元1130年9月,金朝冊封劉豫為子皇帝,國号齊,定都北京大名,後來遷到了開封,金朝決定扶持一個傀儡王朝,作為宋、金之間的緩沖地帶。

嶽飛(上)

公元1130年10月,秦桧重新回到了南宋,他是北宋滅亡後5年來唯一一個從北方傳回的原宋室高官,靖康之變時,秦桧被金軍俘虜到了北方,他曾是宋朝科舉考試的狀元,官居禦史中丞,頗有才能,到了金朝後,他投靠了金廷,被配置設定到大貴族完顔昌手下做事,秦桧成為完顔昌的親信,秦桧一見宋高宗,便提議同金朝講和,這正中宋高宗的下懷,趙構自稱得了這樣一個人才,高興得睡不着覺,完顔昌将豢養了4年的秦桧放歸南宋,像子皇帝劉豫一樣,秦桧也是金廷精心設計的戰略棋子。

嶽飛(上)

▲影視版秦桧

秦桧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受金朝的指使,屬于戰略性的間諜,他不是探聽具體的情報,他是在政策上面要配合金朝。

對于南宋而言,如果将長江防線比作一條蛇,那麼蛇的七寸就是襄陽城,公元1133年3月,劉豫聯合金廷出兵,在攻占了南宋的襄陽城之後,随後又攻陷了鄧州、唐州、随州、郢州等地,長江防線盡失,南宋都城臨安岌岌可危。

杭州鳳凰山,南宋都城臨安,就建在鳳凰山腳下的西子湖畔,西湖是安靜的,安靜得讓人不忍去打擾,800多年前,宋高宗和他的南宋朝廷也曾面對這份安靜。

公元1133年9月,嶽飛奉命來到臨安府,朝見宋高宗,作為南宋的臨時都城,宋高宗重建了這座城市,南宋詩人林升寫詩諷刺道: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高宗内心深處,并無收複失地的打算,隻希望在半壁殘山剩水中,偷享安逸,但戰火又一次燒到了家門口,趙構隻能選擇作戰,趙構召見嶽飛,告訴他打算在臨安府為他修建宅第,嶽飛拒絕了:

“失地還沒有收複,我怎麼能在這裡建造自己的宅院呢?”

宋高宗問道:

“天下如何才能太平?”

嶽飛當即回答:

“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命,天下當太平。”

這句言簡意赅的名言,成為嶽飛一身正氣的寫照。

文官不貪腐,武官不貪生怕死,那麼這個國家就有希望,尤其到了民族危亡,或者國家受到重大打擊,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表現。

嶽飛被提升為正四品的承宣使,宋高宗親筆書寫,“精忠嶽飛”四個字,敕令他出征時繡在戰旗上,15歲的嶽雲也随同父親朝見,高宗提拔他為正九品的保義郎,嶽飛認為兒子沒有戰功,堅辭不受,趙構把幾名将領叫到了嶽飛眼前,讓他們加入嶽飛軍中,其中一人名叫牛臯,趙構還準備把趙秉淵的部隊撥給嶽飛,但不久前他曾被嶽飛酒醉責打,趙秉淵不願跟随嶽飛,嶽飛為此十分懊悔,宋高宗是以告誡嶽飛不要飲酒,好酒的嶽飛從此以後滴酒不沾。

帶着宋高宗出兵襄陽的指令,嶽飛回到了鄂州營地,大批部隊、軍械向嶽飛駐地集結,種種規格,此前從未有過,嶽飛心情激越,收複失地的時機終于到了,但高宗的出兵文書,冷卻了嶽飛的激情:

“此次出師,隻能以收複襄陽等六郡為限,金兵逃亡,不須遠追,不能号稱北伐,也不許提及收複東京,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不能乘勝追擊,不能擴大戰果,如此詭異的戰鬥訓示,實屬罕見。

宋高宗的目的隻是以戰求和,換取南宋小朝廷偏安東南。郢州是襄陽六郡中最南端的要塞,10000多僞齊守軍和金兵盤踞在郢州,守将是劉豫的親信,号稱“萬人敵”的荊超,荊超認為嶽家軍孤軍深入,不會有重型攻城器械,高大的城牆足以決定戰局。

公元1134年5月6日黎明,攻城開始,嶽家軍沒有雲梯,以人梯開始攻城,嶽飛坐在“精忠嶽飛”的大纛下指揮,大塊炮石忽然墜地,左右之人急忙躲避,而嶽飛卻紋絲不動,将士們備受鼓舞,踏肩登城的士兵們奮勇躍上城頭,“萬人敵”荊超跳崖而死,郢州被攻克。

嶽飛親率主力直取襄陽,途中接到消息,張憲的部隊在随州軍情緊急,嶽飛正猶豫時,牛臯主動請戰,他提出,隻帶3天軍糧,糧盡之前一定攻克随州,衆将認為牛臯過于自信,但嶽飛同意了他的請求,并派嶽雲作為前鋒,5月18日,牛臯率軍攻打随州,16歲的嶽雲手持兩杆數十斤重的鐵錐槍,第一個沖上城頭,縱橫馳騁,所向披靡,把戰火直接燒向了内城,将士們目睹嶽雲如此勇猛,都稱他為“赢官人”,意思是常勝不敗。牛臯沒有食言,隻用兩天就攻克了随州,嶽雲前一年有功而沒有受祿,鑒于這次作戰英勇,嶽飛才給兒子上報了一份戰功,官兵們無不欽佩,其他軍隊的統帥,往往在報功的名單中,夾帶自己的親屬領賞,但對于嶽雲後來的戰功,嶽飛卻常常選擇扣壓不報,正人先正己,包括正自己的兒子,自己的家眷,這是非常高的人生境界。

嶽飛向襄陽逼近,卻發現失去了對手,膽氣成為戰争勝負的關鍵點,鎮守襄陽的僞齊第一名将李成,聽說郢州一日被破,随州被克,立即倉皇逃遁,嶽飛兵不血刃,進入襄陽,嶽家軍緊接着攻占了鄧州、唐州和信陽,收複襄陽六郡的戰役,嶽家軍雖然面對的不是金軍主力,但此次戰役,是南宋第一次收複大片故土,南宋建立8年以來,第一次取得了局部反攻的大勝利,這是嶽飛的第一次北伐。

嶽飛給宋高宗寫了一份戰報,要求進一步向北挺進,渡過黃河,收複開封,趙構的回信是:

“要考慮如何固守襄陽。”

襄陽六郡的防線很長,布防需要大量兵力,朝廷沒有增兵,嶽飛隻能安排自己的部隊部署長江防務,嶽家軍的兵力被分散,沒有力量再繼續北伐。

當時金跟南宋的實力相差确實太懸殊了,是以“戰”對于宋高宗來說是下下策,他是求和不行的情況下隻能戰,如果是能跟金朝達成和平協定,我們所說的投降,對于宋高宗來說,那是最好不過。

武昌,宋代為鄂州治所,是中國南北水陸交通要道,更是南宋荊湖北路的軍事中心,收複襄陽六郡,為南宋北伐中原提供了穩固的大後方,嶽飛也是以拿到了與金軍決戰的入場券,嶽飛率主力回駐鄂州,這裡正式成為嶽家軍的大學營,嶽飛利用這段時期訓練軍隊,更重要的是整肅軍紀。

南宋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嶽飛嚴令,軍隊絕不擾民,嶽家軍路過鄉村,一般都露宿在門外,堆放的柴草都不會被亂動,一些軍士被熱情的百姓接納進院,天明以後,便會主動為主人灑掃庭除,擔水劈柴,嶽家軍有兩句著名的口号:

“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搶劫。”

有位嶽家軍士兵向一位百姓購買木柴,百姓因為敬愛嶽家軍,自願少收兩文錢,這個兵士堅決不肯:

“我怎麼能為了兩文錢,去冒掉腦袋的危險呢?”

連年不斷的戰火,使物資極為匮乏,嶽家軍立下了一條和百姓公平買賣的軍令:

“購物如果沒有尊重百姓的意願,斬首。”

嶽家軍的一名騎手在傳送公文時,恰遇大江上起風暴,别人勸阻他,暫緩渡江,這名騎士說:

“甯可被水淹死,也不能違背軍令。”

騎士自己駕駛一葉輕舟,穿越狂風巨浪,終于抵達彼岸,嶽家軍養成了一種令下如山倒的軍風。

每次戰鬥都會有傷病者,嶽飛親自慰問,甚至親手調藥,如果戰死了,家屬會得到撫恤,留下的子女會被撫育,嶽飛甚至讓自己的兒子迎娶戰死将領的女兒,大兒媳鞏氏、二兒媳溫氏之父,都是戰死疆場的嶽家軍将士。

在腐敗司空見慣的南宋,嶽飛卻選擇與将士同甘共苦,凡事以身作則,仁嚴兼濟,整肅軍政,這在當時是極為罕見的特例,在嶽飛的打造下,嶽家軍建立了中國古代軍隊最嚴格的訓練體系與戰鬥紀律。

紀律嚴明,秋毫不犯,兵不犯令,民不厭兵,嶽家軍的戰鬥力越來越強,一支鐵軍在不斷壯大。

(本文完)

參考資料:

《宋史》、《新安志》

《紹興十二年》

《慶曆四年秋》

《東京夢尋錄》

《資治通鑒》

崔英超《南宋權臣政治的斷裂——論宋孝宗的用相方略》

《中國名人大傳·口蜜腹劍李林甫南宋權奸秦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