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選上方“聽全文”解放雙手
01
功能性治愈
B肝治療理想目标
FC
功能性治愈
功能性治愈(FC)的定義最早是由美國學者提出來的,當時定義要求:停藥後持續HBV DNA -,HBsAg -,cccDNA -,HBsAb +/-[1]。随着臨床專家對疾病及治療藥物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cccDNA和整合的HBV DNA通過現有的治療手段并不能被完全清除,是以在FC定義曆史演變的過程中,不再要求cccDNA-。
2015年提出有限療程的治療,肝組織病變輕微或無病變[2];随着研究的不斷深入,FC定義逐漸完善,趨于标準化,在2023年和2024年進一步定義了臨床可衡量的标準,以指導結局終點,即:停止治療後24周持續HBsAg<0.05 IU/ml,HBV DNA<LLOQ,HBeAg(-),肝組織學改善[3-4]。
在FC定義演變的曆史過程中,HBsAg-這個标準始終貫穿其中,對于FC具有重要的意義。國内外學者針對HBsAg清除進行了多項的研究和探索。真實世界研究顯示,IFN能夠讓部分優勢人群(HBsAg<1500 IU/ml),在有限的治療後實作HBsAg清除,患者的基線HBsAg水準是重要的預測因素,基線HBsAg水準越低,治療後實作HBsAg清除率越高。基線HBsAg水準、基線HBV DNA水準、年齡、性别、基因型、治療政策與基于Peg-IFNα治療獲得的HBsAg清除獨立相關,HBsAg(log10 IU/ml)和HBV DNA(log10 IU/ml)越低越易獲得HBsAg清除。治療第12、24周HBsAg水準及其較基線降幅、第12周HBsAg較基線降幅≥1 log10 IU/ml、第12周ALT升高與基于PegIFNα的治療獲得的HBsAg清除獨立相關。
對于基線HBsAg水準較高的患者,亟需新藥的研發來滿足治療的需求。目前在研的新藥,入組的患者大多是HBsAg>100IU/ml。在衆多的研究藥物中,Bepirovirson是率先進入3期臨床研究。其2期研究結果顯示,NAs經治的患者應用Bepirovirsen治療29天,HBsAg水準下降1.99 lg IU/ml[5];在治療24周末,總體的HBsAg清除率達到35%,分層分析發現,基線HBsAg≤3000 lU/ml和HBsAg≤1000的患者,治療24周末,HBsAg清除率分别為51%和65%。其納入的患者中,基線HBsAg>100IU/ml的占69%[6]。
目前3期研究正在全球多中心開展[7-8]。納入的人群是100IU/ml<基線HBsAg<3000 IU/ml的患者群體,該研究依據《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療藥物臨床試驗技術指導原則》的要求[9],立足于FC進行的研究設計。主要研究終點是停止所有治療後24周,患者實作功能性治愈的比例。
從FC定義的發展到現有的藥物和新藥研究的探索,可以看到,是優勢人群更容易獲得功能性治愈,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漸的讓更廣泛的患者群體達到功能性治愈的目标。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陳煜教授發起的啟明星項目,恰逢其時。
02
關于“啟明星”項目
項目背景
北京肝膽相照公益基金會于2024年8月設立【啟明星】項目-“低表面抗原水準慢性乙型肝炎臨床治愈真實世界研究”科研課題,該項目旨在通過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記錄并分析這類患者的臨床特征,以及5~10年内的功能治愈率、肝硬化和肝癌發生率,為臨床治療和公共衛生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報名方式】
掃碼報名
【啟明星】項目的啟動,無疑為探索低表面抗原水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臨床治愈之路增添了新的動力與希望。該項目依托多中心、前瞻性的深入觀察研究,旨在深度剖析這一特定患者群體的臨床表征、功能治愈潛力及遠期預後,進而為精準制定高效治療政策奠定堅實的科學基礎。
我們熱忱期盼您的參與,一同在【啟明星】項目的指引下,彙聚智慧與力量,共築希望之光,照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邁向康複的道路,為建構健康中國的宏偉藍圖貢獻力量。
來源:肝膽相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