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張明剛自選文集《軍履回望》系列專欄自刊發以來,持續受到廣大讀者的好評。誠如樊希安先生在《軍履回望》序章所言:“論他的寫作成就,我認為最高水準還是展現在理論造詣上。作為黨的進階幹部,明剛具有很高的理論素養,他緊跟黨的理論創新步伐,緊密結合思想和工作實際,深入進行學思踐悟,許多方面的見解獨到而深刻,且善用清新優美的語言,闡述深奧新穎的道理,使人樂于接受,令人耳目一新。是以,他的文章被廣泛采用傳播,不僅擁有大量的網絡讀者,還是一些機關黨團組織的學習教材。”應讀者們的要求,中華善德網将繼續轉載張明剛自選文集《軍履回望》系列文章,敬請大家關注并支援!
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解放軍駐京部隊某部少将副主任、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監委主任張明剛自選文集《軍履回望》後,引發讀者廣泛熱議好評和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軍報軍網、中新社、中青報中青網等主流媒體關注推介。
(張明剛,男,漢族,湖北随州人,研究所學生學曆,中共黨員,陸軍少将軍銜。曾參戰榮立戰功、被評為“火線優秀共産黨員”并在前線由士兵直接破格提拔為軍官)
該書由“理論之光”、“軍營之聲”、“心靈之窗”三卷組成,收錄了作者張明剛從軍40年來公開發表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論文章、新聞作品、文學作品183篇、55萬字。這些文章,有30多篇獲獎或被選為教學範文,部分文章被網絡平台轉載百餘次、浏覽量超千萬。
2022年10月,該書首版問世後,受到鐵凝、邵華澤、孫曉雲、孫繼煉、徐貴祥、樊希安等大陸當今文壇大家泰鬥高度評價和廣大讀者喜愛。2023年1月即出第2版,截止2023年8月,不到1年時間,已是第4版第6次印刷,累計印數超過12萬本。2023年2月,團中央青年發展部、人民出版社會同作者張明剛,共同向全國一千餘所高中贈閱一萬餘本《軍履回望》,受到全國廣大青年師生的熱烈歡迎。
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說:“讀《軍履回望》,我感受到明剛同志以真誠、笃實之心書寫着從鄉村少年到邊防戰士,到共和國将軍的生動、奮進之路。他的超常勤奮,他對事業始終葆有的敬畏、激情、朝氣,以及對故土、親人、戰友淳樸、深情的描述,洋溢在涉獵廣泛的題材、篇章裡,讀者從中看見了一位時代追夢者有血有肉、有膽識、有擔當的英姿和風貌。”
中國記協原副主席、《解放軍報》原總編輯孫繼煉将軍說:“明剛是寫作高手快手多面手,堪稱雜家大家……《軍履回望》一書,集明剛四十年心血智慧汗水之大成。”
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作協軍事文學委員會主任徐貴祥說:“在我看來,《軍履回望》可以作為軍營生活、學習和工作的輔導教材。”
原國務院參事、三聯書店原主要負責人樊希安說:“我感到明剛這部文集具有教科書意義,不僅适合普通讀者閱讀,更适合黨員幹部和新聞工作者、理論工作者、文學愛好者、老幹部工作者閱讀,誰讀誰受益。”
【學習摘記】張明剛《軍履回望·心靈之窗卷》“名人訪談”闆塊之《郅順義:我的好榜樣董存瑞》
(本文原載《解放軍報》1992 年 5 月 16 日第 3 版,根據訪談整理)
郅順義:我的好榜樣董存瑞
我覺着,在人生旅途上找到一個适合于自己學習的實實在在的榜樣,作為自己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我心中的好榜樣就是我的老班長董存瑞同志。
當年,在和老班長并肩戰鬥的日子裡,他的一舉一動都使我感到,他的信念是那樣堅定,作戰是那樣勇敢,品德是那樣高尚……一句話,在他身上閃耀着一種奉獻和犧牲精神。當時,我在心裡默默地認定:這輩子,一定要好好地向班長學習,班長就是我人生的楷模。
1948 年 5 月 25 日,隆化戰鬥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我的老班長董存瑞同志,毅然決然地用手舉起冒着白煙的炸藥包,口中高喊“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在炸掉敵人碉堡的同時光榮地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一定要為老班長報仇!”打紅了眼的我抱起炸藥包,不顧一切地沖到隆化中學圍牆下,炸毀了敵人最後一個碉堡,炸開了圍牆,把勝利的紅旗插上了隆化中學。
老班長雖然犧牲了,但他的光輝形象、高尚品德和他那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永遠活在我心中。在此後的曆次戰鬥中,老班長那震天撼地的呼喚一直激勵着我沖鋒陷陣。
解放後,沒仗可打了,接踵而來的是一系列新問題,諸如榮譽、職務、家庭、子女等等。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自身問題都好解決,子女這一關卻比較難過。
我的兩個兒子都給我出過難題:大兒子婚後住在沈陽的廠子裡,夫妻在錦州,想解決兩地分居問題;二兒子參軍第三年,希望能夠提幹。當時,不少人對我說,你是聞名全國的老英雄,又是師級幹部,憑你的榮譽和地位,解決這點問題還不是輕而易舉!
說實在的,對這事還真有一些好心的同志主動提出幫助,隻要我點一下頭,辦成是沒有問題的。但我考慮到,我學老班長就要學他的無私奉獻精神,我的榮譽是黨和人民給的,決不可憑借它來辦子女私事,這個頭我不能點。孩子們也深深地了解了我。
離休之後,我經常思考“假如老班長活到現在……”這個問題,于是我就發揮餘熱,盡可能地多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我不停地講老班長的英雄事迹,講戰鬥故事,講革命傳統,每年都講五六十場,并利用書信回答青年們關心的問題。我還擔任幾所學校的名譽校長、輔導員或德育教師。
現在,我可以告慰老班長:我學了您一輩子,我的晚年過得很充實。
來源:《軍履回望》張明剛自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