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為動力促進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落實落細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經濟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今年以來,多項消費惠民政策出台實施,文化和旅遊消費持續高漲,消費新場景加快培育。圖為2024年8月21日,遊客乘坐遊船欣賞重慶夜景。新華社記者 王全超/攝
建構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持續增強各類經營主體活力。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出台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指引,引導國有企業進一步強化戰略安全、産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完善民營經濟參與國家重大戰略體制機制。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推動形成一批世界一流企業。進一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健全競争政策實施機制,全面落實規範地方招商引資的政策舉措,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完善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加強産權和知識産權保護,釋出新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有序放寬服務業準入限制,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信用體系。
健全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體制機制,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加快謀劃布局未來産業,建立未來産業投入增長機制,開辟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等未來産業新賽道,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布局建設一批未來産業先導區。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産業,實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叢集發展工程,鞏固提升新能源汽車全産業鍊競争優勢,積極培育瞪羚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組織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更新、智能制造工程等,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加快工業網際網路規模化應用,深化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健全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制機制,推進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健全宏觀經濟治理體系,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完善國家戰略規劃體系,健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制度體系,加快落實“十四五”規劃,切實做好“十五五”規劃前期謀劃工作。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配合,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緻性評估,促進财政、貨币、産業、價格、就業等政策協同發力。健全預期管理機制,做好經濟形勢和政策宣傳解讀,及時回應市場關注和社會熱點。用好超長期特别國債,加快推進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把項目建設和政策、規劃、機制建設結合起來,統籌抓好“硬投資”和“軟建設”。更大力度推動大規模裝置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強項目實施、資金使用督促指導。
培育完整内需體系,多措并舉促消費擴投資。把促消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擴大消費長效機制。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統籌用好各類政府投資,建立政府投資支援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重大項目建設的長效機制,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持續加強項目儲備,及早謀劃儲備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點項目和重大工程,同時加快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實施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更好吸引民間資本參與核電、鐵路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
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推動産業綠色化數字化協同轉型,擴大綠色低碳産業規模。加強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進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大力推廣綠色建築。深入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快建構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加大綠色産品供給,加強綠色流通,積極擴大綠色消費。實施支援綠色低碳發展的财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和标準體系。加快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完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加快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标準經貿規則,實作規則、規制、管理、标準相通相容。積極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拓展中間品貿易、服務貿易、數字貿易、綠色貿易、跨境電商出口。深化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落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進一步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優化區域開放布局,深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推動形成陸海内外關聯、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格局。抓好支援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落實落細落地,統籌推進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加強經濟安全保障,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加快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産能提升行動,持續強化糧食産購儲加銷協同保障。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能源頂峰供應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儲備體系建設。健全強化重點産業鍊發展體制機制,完善産業在國内梯度有序轉移的協作機制,提升産業鍊供應鍊韌性和安全水準。建立健全資料基礎制度,強化資料安全治理。
建構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大力提升鄉村産業發展水準。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積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部署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潛力地區城鎮化水準提升、現代化都市圈培育、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等四項重大行動。建構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區域重大戰略融合發展。健全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的制度和政策體系。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更好發揮高品質發展動力源作用,優化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機制。高标準高品質推進雄安新區建設。
深化社會事業改革創新,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化收入配置設定制度改革,多管道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深化社保、醫藥衛生領域改革,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态人員社保制度。深化“一老一小”等公共服務改革,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優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推動銀發經濟發展壯大。加強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防範應對,做好抗災救災和災後恢複重建工作。
來源:求是網
編輯:張璐
編審:趙宗傑 張革
終審:李恩廣 雷建軍
總監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