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都有16歲,在那年我遇到了影響一生的《平凡的世界》

誰都有16歲,在那年我遇到了影響一生的《平凡的世界》

從昨天開始,“16歲”這個詞刷屏了。

起頭是一個16歲的高中生給武漢的方 方阿姨網上寫了封信。看來這個學生也沒有學過著作權,竟然沒有署名,這不但會使其身份權難以保護,而且如果因報刊雜志轉發、引用、摘用也沒有财産權,這也說明學法的重要性。

另外,一般來說,寫信特别是寫給特定個人的信,如果人家不同意最好不用網絡公開送達這種方式,畢竟“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憲法保護”。網絡發信有點公開信的性質,在一方是實名另一方是匿名的情況下,不但不好回信,而且也涉及到名譽權啊什麼的之争。

看到昨(2020年3月19)日作家方阿姨也回了封信,這倒也是禮儀,畢竟人家來了信,你不回等于無禮,咱國人講究來而不往非禮也。

我倒不是來評價信,這也不是我專長,我想說的是16歲這個美麗的年紀,方阿姨的16歲是1971年,我在其後的一年才出生,而這位16歲的年輕人比我兒子年齡都小,看來16歲真是個值得寫一寫的好年齡。

有首歌曲叫《十七歲那年的雨季》,十七歲那年的雨季,我們有共同的期許/也曾經緊緊擁抱在一起。明明應該是十六歲那年的雨季,雨季該提前一年,看來是作詞人偷懶了一年。

說到16歲,誰沒有16歲呢?我也有16歲,而且那一年我遇到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影響了我的一生。

我的16歲是1988年,我在山東青州五中讀高一。難怪人家都稱我隔壁老王,NND,一算今年都3個16歲了。真的老了啊!

高一的生活是苦悶的,既有為了跳出農門而躍躍欲試的少年張狂,也有升學壓力下對未來渺茫生活的去意彷徨。哦,那個欲說還休的年代!忘記了是怎樣偶然的機會,我從同班劉同學處看到了一本《平凡的世界》的書。他是我們班有名的學問家,人送外号“教授”。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間,一個平平常常的日子,細的雨絲夾着一星半點的雪花,正紛紛淋淋地向大地飄灑着。時令己快到涼蟄,雪當然再不會存留,往往還沒等落地,就已經消失得無蹤無影了。黃土高原嚴寒而漫長的冬天看來不要過去,但那真正溫暖的春天還遠遠地沒有到來。

就這樣樸素的文字,就這樣簡潔的景物描寫,一下子攫取了我的那顆青春的、騷動的心。于是,一直在老師心目中是好學生的我,在那個晚自習,在一本教科書的僞裝下,我将前兩卷《平凡的世界》一氣讀完(因為第三卷還沒有印刷出來,再說人家還沒有從北京郵寄到我們那個鄉下高中)。然後,長長舒了一口氣!孫少平、孫少安、孫蘭香、田福軍,作品中一個個鮮活的形象在我腦海中萦繞,曆久彌新。這是一部人生的勵志書,主人公的勇氣和精神給人以鼓舞和希望,催人奮發和上進。

1988年,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出了這部小說,随後,全國十幾個省市的電台又陸續重播,引起轟動。每天中午12時30分,聽着收音機傳來的熟悉聲音: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播長篇體驗古今社會,聽長篇品味今古人生。讓我們的故事傳進千家萬戶,讓每位聽衆走進我們長篇聯播的新天地。聽衆朋友,請繼續欣賞榮獲茅盾文學獎的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的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由李野默演播。

那一刻風輕雲淡,那一刻物我兩忘,心都陶醉了。我趴在收音機前,醉心地聽着,孫少平、孫少安、田潤葉……一個個名字,一個個故事,在我的腦海中彌漫開來。那時候,覺得人生中隻有一件事,一件天大的事,那就是聽小說,聽廣播。還記得,每到這時候,連飯也顧不上吃,大家都斂聲屏氣,即便是院子裡的狗,也靜伏着,大氣也不敢出。就這樣,小說、人物、情節,連同李野默先生的名字,以及他的聲音,一同融進了我的生命。據說電台、出版社和作者共收到聽衆和讀者來信近萬封。這裡面就有我的不止一封。我曾經幻想有一天會播出我對先生的敬仰之情,希望能有一天收到路遙先生的親筆回信。星期天,獨自一個人打聽着路、到陝西省作協的大院門口遊逛,期待着邂逅先生,那個破落的小院讓我素然起敬,因為最崇敬的路遙先生就在這裡,山不在高有龍則靈,院不在大,有作家則名。現在想來多麼好笑啊!但你應該知道,每個人都曾或多或少有過一個與文學有關的夢,年輕人有夢想才有希望,你絕對不能嘲笑一個年輕人的夢想!因為你如果沒有了夢想,隻能證明你老了。

2013年路經延安大學,心一陣痛:因為這是先生就學和人生歸宿的地方啊!路遙先生的母校是延安大學,他也安葬在該校的後山上。讓人惋惜的是,2018年4月份我曾專程到先生墓地拜谒,在延安大學一路打聽,許多學生隻知道後面山上有個路遙先生墓,但至于具體方位幾乎沒有人說清楚,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知道先生了,更可能很少會知道先生對這個世界對我們這一代的影響之大。最終和幾位先生的粉絲同行,在暮霭中靠着手機導航,一路尋找和摸索才找到。先生,我來了!來看望您了!

我已經很久不看電視劇,包括自己錄制的節目看的也不多,因為沒有時間。但2015年春節期間基本上看完了56集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聽着熟悉的陝西話,将電視劇情節與小說相一一對照,再次讓我想起這30年每次讀小說的情景。一晃30多年,時光真像殺豬刀,刀刀催人老。好在我老了,但主人公孫少平、孫少安仍然年青。而慶幸的是我的法治理想還在。太太笑話我,“我們看電視劇是堕落,你看就不堕落了”。我确實說過這話,但《平凡的世界》是我的人生勵志書,其實一般人不知道的是早在1990年中國電視劇制作中心制作并由央視播出14集同名連續劇,有首今天還為人熟記的主題歌曲《就戀這把土》。

就是這一溜溜溝溝,就是這一道道坎坎。就是這一片片黃土,就是這一座座秃山。……就戀這一排排窯洞,就戀這一縷縷炊煙。就戀這一把把黃土,就盼有一座座青山。

由于路遙先生生前不是太滿意,後來就沒有再播出。想想也是,14集怎麼能演繹出一部平凡的世界,2015年版共56集,還删改了大量的原著情節,因為這部描寫1975年到1985年十年間,普通人在時代變革中所走過的艱難曆程,是那個至今讓人懷念不已的那個激情年代的百科全書。

路遙先生的一生隻有短短的42年。在2016年,那一年我44歲,我整個人都感到很焦慮,因為人生過半,人生就像踢足球一樣進入了下半場。我感到了時光的匆匆,好多事有想法甚至有辦法就是沒時間落實,人生無奈莫過于此。其實,也經常想:假設路遙先生還活着,今天的他是怎麼樣子?最好的假設是他仍然像30年前一樣,埋頭寫作,為歌頌偉大的時代、為歌頌偉大的人民而嘔心瀝血,然後再創藝術高峰。但他也可能會成為專職作協主席,開會、坐主席台成為他的主要工作,每天講着官話的路遙會讓我們讀者多麼傷心?

今天,讓我們再次重讀先生的經典,學習先生的精神!經常想一想為什麼活,怎麼活,才能不負韶華,不負時代!

我一直感激時代,讓我在16歲那個年紀,遇到了《平凡的世界》,影響我至今,也必然會影響我終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