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本文首發于“單仁行”公号,訂閱“單仁行”公号

從企業家的角度探究商業本質

01

十一期間裡,我重溫了一些經典著作和理論,當我讀到波士頓矩陣的時候,結合今天視播時代下的市場競争和變化,以及走訪衆多學員企業的經曆,讓我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很多創業者都有一個宿願,就是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做出來的業務和産品,能夠得到使用者長周期的使用,能夠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保持穩定。

但之是以叫宿願,就是萬事萬物都有周期,特别是當時代車輪不停向前的時候,千億級公司沒落都是很常見的事情,思想包袱越重,沒落的越快。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是以,為了應對市場可能産生的颠覆性變化,讓企業能夠跨越周期,經營者和學者們想出了很多方法。

比如說布魯斯·亨德森建立了一種用來分析和規劃企業産品組合的方法,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波士頓矩陣,波士頓咨詢公司就是以波士頓矩陣為基礎,逐漸成為一家頂尖咨詢公司。

當然,從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波士頓矩陣并不難了解,很多企業即使不知道什麼叫波士頓矩陣,也在運用它的原理。

什麼原理呢?

02

波士頓矩陣的核心,就是找到了兩個評判的緯度。

一個是代表企業競争實力的“市場占有率”,産品市場占有率越高,創造利潤的能力就越大。

另一個就是代表市場引力的“銷售增長率”,銷售增長率越高,為了維持銷售增長,達到市場占有率需要的資金和資源就越多。

從這兩個緯度出發,企業把産品劃分為四類: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第一是明星産品:銷售增長率快,市場占有率高,就像明星一樣火爆,它可能會成為企業的現金流産品,需要加大投資。

第二是金牛産品:市場占有率高但增長緩慢,這樣的産品就明顯過了最火的階段,但市場佔有率穩定,不需要增加投資就能夠給企業帶來現金流,成為支援其他産品的後盾。

第三類是問題産品:增長快,但市場占有率低,也就代表産品的前景不錯,但因為營銷或者是公司投入不夠,沒有真正打開市場。

第四類就是瘦狗産品:增長慢,市場占有率又低,沒辦法給企業帶來收益,這類産品就應該早點被淘汰掉。

一般來說,産品成長階段都是從問題産品到明星産品,再成為金牛産品。

這麼一規劃出來,有了資料和模型的驗證,企業就知道資金要投在哪些産品上,哪些産品有問題還需要改進,哪些産品應該放棄掉。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波士頓矩陣對于很多創業者最大的啟發之一,就是有一個評判的參考标準,不用成為一個迷信自身産品的創業者。

在我走訪交流當中,遇到過很多産品型創業者,他們對自己的産品無比自信,介紹起來如數家珍,當然,從公司的角度出發,我們當然要對自己的産品保持自信。

但如果遲遲打不開市場,沒有給公司帶來利潤,那就可以通過波士頓矩陣,從一個更加形象的角度把自己産品做重新的評判,是不是沒重視營銷,怎麼重新配置設定資源。

同樣的,如果公司利潤都依賴金牛産品,那就要提前布局,找到下一個明星産品。

03

當然,我們經常講,任何商業模型都隻是幫助我們打開思路,更好的進行決策和判斷。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波士頓矩陣同樣有它的局限性,那就是容易讓人過于重視産品,忽視了業務本身,包括行業、市場的變化。

假如公司的産品都萎縮了呢?客戶對産品沒有意見,但就是減少需求了呢?

這時候,企業怎麼辦呢?

這其實是我最近走訪交流當中觀察到的一個現象,我們一些學員過去合作的客戶逐漸減少需求,從千萬級别一下子降到百萬、十萬,甚至是不需要了,不管你有什麼産品,我都不要了。

這個時候,隻是糾結于産品本身,沒有太大的意義,就是再好的産品,行業發生變化,需求轉移了,那也無濟于事了。

是以,這就提醒了我們一點,産品背後是什麼?是需求,是服務的對象、應用的場景。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我們在思考怎麼去做産品布局的時候,同樣重要的是要去思考業務的方向和邏輯。

有時候,不是産品不努力,是時代發生了變化,企業要去找到新的業務,新的服務對象。

04

那麼,企業要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和邏輯轉到新業務上去呢,怎麼誕生新的明星産品?

這就要考驗企業對産品延伸和全域營銷兩大基本能力的提升。

很多企業過去長期服務于某一類客戶,習慣性根據客戶的要求把産品越來越限制在某一個場景,某一個領域。

比如說我們有一些學員過去服務于房地産企業,不管是做配套,還是做廣告、做設計,都是對标房地産,跟我介紹的時候,也強調我們是專注于房地産的企業。

當然,專注于某個領域其實沒有問題,它符合我們講的STP原則,把市場做細分,讓自己定在一個更有優勢、更專業的細分領域。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但是,當這個領域的需求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企業就一定要挖掘産品背後的能力,我們所面對的應用場景和領域是不是可以擴大,是不是可以延伸的更廣?

我的品牌、我的領域可以是專注于某一個領域的,但是在我的所有業務當中,我要去根據應用場景去增加品類,确定主要的品類方向。

我要去了解資料,在某一段時間裡,哪一些業務來的需求量更大?這些客戶都在做什麼項目?他們會把産品用在哪裡?

這個時候,從我的客戶實際需求中,我就能發現很多種應用場景,這就是企業新的機會,把産品背後的能力做遷移。

就像我們前幾天單仁行聊到的投影儀,投影儀是一個産品,家用投影也是一個應用場景,但當今天這個場景的需求減少了,行業飽和了,同時,産品本身又很難在短時間、低成本滿足使用者更高的要求,那很顯然,這就成為了一個僞需求。

但是,投影背後的能力是什麼?

是企業在研發過程中積攢的鏡片、光機和整機的技術和生産能力,這樣的能力能不能應用在其他領域,比如說新能源汽車的車載投影場景?

答案是當然可以。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當然,這樣的需求從哪裡來?我怎麼知道哪些應用場景有機會?

這就是企業在今天視播時代下必須要具備的全域營銷能力。

因為隻有通過全域營銷,特别是利用視訊化的内容和直播構造的場景在全域平台建立賬号,擷取流量和資料,企業才能拿到穩定的詢盤和線索,才會有更清晰的使用者畫像和市場洞察。

比如說我們把過去一段時間内的資料和詢盤做統計,哪些行業或者那一類場景的需求明顯在增加,我們再進一步追蹤使用者,了解他的詳細需求,确定産品能不能滿足。

同時,我們還可以把整個内容推廣的重點側重到這些場景和應用當中,觀察資料和詢盤的變化情況,判斷未來有沒有可能繼續增長。

這就是一邊通過網際網路擷取到不同的需求,确定産品能夠擴充的潛在應用場景,一邊通過全域營銷用内容來檢測業務布局是不是真的有結果。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

在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不隻是關心産品的疊代,更要了解産品一公分,應用一公裡;使用者一公分,需求一公裡是如何應用的。

責任編輯 | 羅英凡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 免責聲明

本文涉及有關上市公司的内容,為作者依據上市公司根據其法定義務公開披露的資訊(包括但不限于臨時公告、定期報告和官方互動平台等)作出的個人分析與判斷;文中的資訊或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或其他商業建議,市值觀察不對因采納本文而産生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視播時代下的競争格局,如何借波士頓矩陣調整企業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