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屈辱曆史告訴我們“強軍才能強國”,軍事力量不強大,落後于人隻有挨打的份。新中國建立後,毛主席提出我們必須要建立強大的國防軍,以及強大的經濟來支援軍事。
在科學家們的不斷努力奮鬥之下,短時間内,中國成功地創造了了不起的奇迹。我們将這一奇迹統稱為“兩彈一星”,載入教科書之中,讓每個中國人都能夠了解其曆史。
不過,大家對于“兩彈”的具體所指一直以來衆說紛纭,大部分人認為兩彈指的是“氫彈、原子彈”,這一說法其實大錯特錯。
創造中國式奇迹,10年質的飛躍
自晚清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是大陸灰暗的一段曆史,外有列強侵略、狼子野心日本侵華;内分黨派各自為政,不斷内鬥,長時間的戰争與内耗讓繁榮不再,經濟倒退至少上百年。
“除非我等為其死,否則毫無其他辦法”。在最絕望之際,大家甚至做好了亡國之戰的準備,前輩們開始寫《國史大綱》,以備亡國之後能夠留下華夏文明的記載。但好在最終我們挺了過來,随着日本戰敗投降,中國迎來了勝利曙光。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提出兩點,一是軍事強國,二是經濟強國,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彼時,大陸剛剛從戰争之中站起來,一切百廢待興,國家也一窮二白,更别提有什麼高尖軍事武器。那時的中國面對嚴峻的國際形勢,為了保衛國家安全,果斷地做出獨立自主研制兩彈一星戰略決策。
當中國迫切需要高技術人才重建立設祖國時,鄧稼先、錢學森等頂尖人才,包括已經在國外有傑出成就科學家,從國外回來,懷着對祖國的滿腔熱愛,義無反顧地紮到了研究所之中。
原子彈研究,是在大陸經濟力量薄弱,科學技術和工業基礎十分落後的情況下獨立進行的。
在科學家們的艱苦奮鬥下,飛彈最先獲得突破。1960年11月5日,成功發射第一顆仿制近程地地飛彈,1964年6月29日,自行設計的第一枚中近程飛彈試驗成功。
1966年10月,大陸第一顆裝載着核彈頭的近地地飛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大陸第一顆氫彈空爆成功,讓大陸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國家。1970年4月,長征1号載着大陸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升空,再次創造曆史性一刻。
1960-1970這十年時間,是大陸曆史長廊中最令人難忘的歲月,也是現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創造的奇迹,更是新中國向現代化進軍光彩奪目的篇章和質的飛躍。
“兩彈”不是原子彈跟氫彈,很多人都弄錯了
最初,人們的确将原子彈跟氫彈稱之為兩彈,也讓衆多人認為它們便是兩彈,可事實并非如此。
原子彈,這是利用鈾或钚等重原子核裂變,在瞬間釋放出巨大能量,造成破壞力和殺傷力的武器。可以利用輻射、沖擊波以及放射性造成毀滅性打擊,通常能夠達到幾百甚至幾萬TNT威力。
其威力日本早在1945年就早已體會,8月6日美國在廣島投下的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方圓42公裡被摧毀,導緻70%房屋毀壞,14萬人死亡;8月9日,第二顆原子彈投在長崎,1.4萬建築毀之一炬,7萬人死亡。
對比普通炸藥,原子彈的威力大2000萬倍,在周圍形成極高溫度,并迅速膨脹産生高壓沖擊波。劇烈的爆炸在空中形成火球,發出強光輻射,同時跟周圍物質作用,産生放射性沾染以及核電磁脈沖。歸根結底,這是核裂變産生的強大威力,屬于核武器之中的一種。
氫彈的威力比原子彈還要大得多,其研制始于二戰末期,其原理跟原子彈即便一緻,但主要利用重氫或超重氫的熱核反應來巨變。
氫彈爆炸主要經過4個反應,在爆炸之前材料開始發生反應,随後出現裂變再到聚變,最後再次裂變發生爆炸,能夠釋放出更多能量。對比原子彈,它儲存量大,所需要的原料沒有上限值,不僅成本低,威力還大。
了解完原子彈以及氫彈的爆炸原理之後,想必大家不難發現,它們都是核武器之中的一種。是以,“兩彈”應該指的是核彈(原子彈、氫彈)、飛彈,并非氫彈、原子彈。
自從在日本見識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後,人們都對它肅然起敬,後續各個國家也互相約定,不輕易動用核武器。
這不僅是國家武力象征,更是綜合國力以及現代化标志,擁有了核武器就意味着在世界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有關宣傳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資料。從原子彈到氫彈,大陸僅用了2年零8個月,蘇聯耗費4年,英國花費4年7個月,美國曆時7年4個月,法國用了8年6個月。對比而言,大陸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說實話,如果大陸在60年代沒有研發出原子彈、氫彈,也就不可能有現在的國際地位。
衛星,讓尖端科技加速前進
如果說2彈的研發成功,能夠提升大陸軍事實力,可以提升國際實力。那麼,衛星的發射讓大陸尖端科技加速前進。
1957年蘇聯的衛星成功入軌後,大陸也積極展開了相關研究。1958年5月,毛主席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自此開展了規劃草案,由張勁夫、錢學森、王铮等專家負責。
1959年,大陸重點研制探空火箭,擱置了衛星研制,直到1965年再次開啟該項目,9月組建起衛星設計院。1966年開始研制運載火箭,經過3年時間東方紅一号完成全部環境模拟實驗。
1970年4月24日,這一天是标志性的一天,大陸第一枚衛星成功發射!
也正是衛星的發射成功,才讓大陸正式開啟了尖端科技。首先,有了衛星意味着通信時代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紙信通信轉變成為了移動通信,網際網路時代就此崛起。
其次,開啟了導航時代。以前,我們依賴美國的谷歌地圖,到如今擁有了自己的導航系統,衛星功不可沒。
天氣預報、遙感衛星、科學衛星、軍用衛星等等都依賴于此,如果沒有衛星,現在我們依舊生活在落後的“原始”時代,根本不可能有如此便捷的生活。
兩彈一星,為何會如此成功?
是以,即便是現在提及大陸兩彈一星的成就,依舊無比自豪。自豪不僅僅是因為研發出了它們,而是在當時的背景情況下,能夠獲得如此巨大成功實屬不易。
那時候的中國,可以說基本上沒有外援,經濟也十分落後。研發出技術如此複雜的高科技産品,本身就是奇迹。
雖然蘇聯曾經運來P-2飛彈樣品、圖紙,并派遣了專家前來大陸,但P-2本就是德國V-2飛彈的仿制品,到了50年代末已經是屬于比較落後的武器了。還沒等我們仿制完成,蘇聯專家就被全部撤走。
後續,是大陸科學家們不斷總結經驗以及教訓并且反複摸索實踐,最終才得以自行設計研發出飛彈;衛星的研制也是我們自己獨立完成的。
隻有氫彈的研制,蘇聯提供了一些援助,但總的來說他們也隻是起到引路人作用,關鍵技術都是中國科研者自己解決的。
縱觀曆史長河告訴我們,唯有自強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一味地依賴他國無濟于事,隻有自己真正掌握技術,真正地站起來,才能夠讓其他國家不再小觑中國,也不敢輕舉妄動。
要始終牢記一句話:尊嚴隻在劍鋒之上,真理隻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參考資料:
“兩彈一星”到底指的是什麼? 知網 2007-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