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我州各族群衆在邊疆深情表白
祝福祖國
視訊加載中...
各族群衆
醫護人員、消防員等
各條戰線的從業人員
紛紛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祖國母親,生日快樂!
祝福祖國,繁榮昌盛!
知識多一點
視訊開頭的大叔放到嘴裡的是啥?
竟然能吹奏出《我和我的祖國》
真是令人驚歎!
好奇吧?
那就跟随小編一起去看看~
餘音淼淼,隽永清新
原來是視訊中的大叔周德學
是永甯村彜族魚鱗片吹奏
第四代傳承人
從藝至今已有24年
能用魚鱗片吹奏出公雞、母雞
以及布谷鳥、水皮哩、斑鸠等動物的叫聲
此外,他還能吹奏出逼真的汽車鳴笛聲等
為生活增添無限樂趣
村民聚集在長橋海邊一起吹奏魚鱗片
在蒙自市彜族尼蘇支系聚居的村寨之間,從清代中葉開始盛行魚鱗片吹奏,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據周德學介紹,魚鱗片除了平時在勞作間隙和休閑娛樂時吹奏取樂外,還普遍用于婚俗喜樂、民族歌舞中。2017年,彜族魚鱗片吹奏入選雲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非遺進校園
位于蒙自市長橋海邊的觀瀾街道永甯村,為遠近聞名的“花燈歌舞之鄉”。
該村同時擁有彜族刺繡、花燈歌舞、魚鱗片吹奏、洞經音樂等10餘個非遺項目。每當夕陽西下,明月初升之時,勞作了一天的村民或聚集在村邊的文化長廊吹奏魚鱗片,或燃起篝火,圍火扣弦而歌,或拿起手中的針線,錦“繡”中華。
彜家婦女心靈手巧,刺繡是她們擅長的技藝。她們通過指尖技藝表達着對生活的熱愛和美好向往。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繡娘們用手中的刺繡,繡出繁榮興盛、幸福和美,祝福祖國。
近年來,永甯村通過舉辦彜族刺繡班,持續提高繡娘技藝,同時,不斷拓展特色尼蘇刺繡作品銷路,通過“小席位、多品類”有效盤活農村的資訊與資源,加強民族特色産品同廣大消費者的聯結,引導民族刺繡産品走上品牌化、産業化發展之路,帶動群衆增收。
這些隻是永甯村深入挖掘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資源,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縮影。近年來,該村以黨建引領,多管道推進鄉村振興,逐漸勾勒出彜村蝶變的美麗畫卷。永甯村先後被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為“最美鄉愁地”和“第一批雲南省金牌旅遊村”。
視訊攝制:莫凱佳 劉聰
圖文綜合整理自“雲南紅河釋出”“今日蒙自”“觀瀾一度”微信公衆号
責編:肖紅梅 普麗
紅河州融媒體中心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紅河州融媒體中心
法律顧問:雲南淩雲(紅河)律師事務所
電話:0873-3990877
位址:紅河州蒙自市華風現代城小區2幢商業301号3層商鋪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雲南紅河釋出(hhrb_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