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媒觀察 | 經濟新聞評論中四個表達誤區及改進辦法

近年來,經濟日報堅持并深化“評論立報”理念,拓展主流輿論陣地,湧現出一大批優秀評論作品。筆者3年來撰寫發表百餘篇經濟新聞評論,多數稿件被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轉載,有些還登上熱搜,成為網絡爆款。根據評論寫作和編輯經驗,筆者認為目前一些經濟新聞評論存在以下四個方面誤區,并相應提出了改進辦法,以提升稿件傳播力。

傳媒觀察 | 經濟新聞評論中四個表達誤區及改進辦法

一、博而不專,雜而不精

抓住有價值的“點”,勝過鋪陳淺層次的“面”

一些評論稿件泛泛而談、蜻蜓點水,停留在淺層次對問題的描述、批判層面,空話套話連篇,造成博而不專、雜而不精,讀來味同嚼蠟、索然無味。泛泛而談,就是不深入、浮在表面。究其根本,還是對問題缺乏深入調研和專業研究。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評論稿件淺嘗辄止,往往緣于沒有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自然就難以進行前瞻性思考和深刻表達。

實踐出真知,調研察實情。2023年5月,筆者在南方某省調研采訪發現,部分地區民宿偏離基本定位,同質化現象嚴重;有些地區在招商引資過程中出現急功近利苗頭,推出不規範的繳稅等優惠政策;還有些地區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存在流量誤區……針對這些現實問題,筆者和專家深入溝通,梳理思路,形成觀點,于2023年6月18日至20日在《經濟日報》2版連發3篇評論,分别為《鄉村民宿應避免同質化》 《“内卷式”招商引資要不得》《鄉村振興要擺脫流量誤區》,談問題、找症結、話對策,該組稿件在網際網路上引發熱烈反響,獲得經濟日報月度“A級”好稿。

守正創新,往往需要從細節着手,而不是全方位發力。從形式上看,經濟新聞評論的創新,既可以是論點的創新,也可以是論據的創新,還可以是論證的創新。無論哪一種創新,都有其價值和意義。從内容看,經濟新聞評論既可以呈現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新問題,也可以針對老問題提供新思路,還可對趨勢性、苗頭性現象作出前瞻性預判。總之,抓住有價值的“點”,勝過鋪陳淺層次的“面”。

二、訴諸情緒,缺乏理性

看待複雜的經濟熱點事件,要客觀理性辯證,不能止于情緒化宣洩

一些評論稿件把經濟現象訴諸非理性,以簡單是非判斷煽動大衆情緒,幹擾正常的輿論走向。有些作者對市場經營主體營運模式、轉型方式、發展方向進行道德綁架,以市場發展的一般标準作出是非判斷,全盤否定另辟蹊徑的創新;還有些作者缺乏基本同理心,手持道德指揮棒,把市場經濟中出現的所有問題不分青紅皂白推給經營主體……

在非理性情緒影響下,網絡上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奇談怪論。比如,“發展新質生産力就要淘汰傳統産業”“所有地方都要盡快上馬新質生産力項目”……這些觀點在社會上引起了負面影響。對此,《經濟日報》連續刊發四篇評論,予以堅決回擊。其中,2024年3月14日頭版刊發《發展新質生産力不是放棄傳統産業》指出,傳統産業不代表落後生産力,而是形成新質生産力的基礎。3月16日頭版刊發《發展新質生産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指出,發展新質生産力要高度警惕“先是一哄而起,最後一哄而散”,各地要因地制宜把握自身在區域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總體布局中的定位。這套評論立意精準,問題意識強,從客觀角度辯證說理,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累計傳播量過億次。

坐井觀天,是價值判斷的禁忌。價值判斷水準的高低,直接決定着一篇評論品質的優劣。看待複雜的經濟熱點事件,要客觀理性辯證,不能止于情緒化宣洩。需要看到,經濟恢複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觀察中國經濟發展,增長速度是重要名額,但不是唯一名額,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短期波動中看到大趨勢。

三、混淆概念、本末倒置

隻有把概念弄清楚、把道理說清楚,才有可能引發共鳴

部分作者缺乏相應的基本經濟常識,沒有搞清楚專業術語的真正含義,混淆概念,論述混亂,難以自圓其說;還有些作者不掌握經濟現象背後的深層規律,邏輯不清,本末倒置,難以給讀者提供有啟發的觀點。

不同于其他領域,經濟新聞具有一定的專業性,說理過程中需要更加嚴謹深入。比如,針對部分房産中介聲稱可以“負首付”買房亂象,筆者在《經濟日報》2023年5月28日2版《“負首付”看似餡餅實為陷阱》一文提出,“負首付”屬于偷換概念的文字遊戲,是對法律底線和制度紅線的公然挑釁;針對節假日旅遊市場價格水漲船高,甚至出現“抱團漲價”現象,筆者在《經濟日報》2023年4月22日2版《跟風漲價往往得不償失》一文提出,讓消費者感到物有所值,才是長遠之計,如果商家想走捷徑,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針對牙膏價格過快上漲、動辄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現象,筆者在《經濟日報》2023年11月1日12版《十元以下的牙膏去哪了》一文中指出,标簽化溢價作為商品營銷手法,近年來大有泛濫之勢……

有理走遍天下,但有理未必能服人。隻有把概念弄清楚、把道理說清楚,才有可能引發共鳴。對此,首先要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和積累,切實提高認識水準;其次要把經濟生活中的現象講透徹、講明白,有事實有支撐,有資料有依據,既能夠給人啟發,又引人深思;第三要慎思明辨、至善窮理,去粗取精、去僞存真,由表及裡、由此及彼。

四、一概而論、紙上談兵

從理論源頭厘清相關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經濟新聞評論中,在面對如何解決經濟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具展現象時,經常會看到“加強監管”之類的觀點,将産生問題的原因簡單化、絕對化,給出的建議對策偏離實際,有悖于市場經濟理念;還有些作者脫離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對部分行業存在的問題進行臆測,以結果導向作為評判準則,紙上談兵,脫離實際。

比如,一些網紅主播蓄意設計劇本和話術,通過直播帶貨虛假營銷,欺騙消費者。筆者在《經濟日報》2023年10月9日2版《直播帶貨不可消費“信任”》一文中指出,亂象屢禁不止,不僅僅是由于職能部門監管缺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平台把“流量為王”奉為價值追求,長期不作為;對于部分房産中介屢屢洩露公民資訊的問題,筆者在《經濟日報》2023年9月10日5版《房産中介洩露個人資訊于法不容》一文中建議,對于重點領域問題的整治,絕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要推進全鍊條綜合治理。

需要看到,市場經濟中必要的監管不能缺位,但監管并不是萬能的。從經濟學上看,監管是為了解決市場失靈現象而采取的行政幹預行為。産生市場失靈的原因較多,包括但不局限于外部性、資訊不對稱、壟斷或不完全競争等。要有的放矢解決相關問題,從理論源頭厘清相關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泛化通過行政監管的方式進行幹預。一些市場亂象的出現,并不是因為缺少監管,有時候反而是由于監管太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行政管制過多,不僅影響公平和效率,也會沖擊收入配置設定,最終出現更多市場亂象。

最後,再好的評論作品,隻有讓使用者真正閱讀,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正向價值。在網際網路語境下,好的觀點和内容,如果缺乏表達技巧,整篇文章會黯然失色,傳播效果會大打折扣。經濟市場化、國際化程度越高,市場預期、市場信心等對經濟運作的影響就越大,輿論引導就越重要。發展總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實作的,解決問題是推動發展的關鍵。隻有善于轉變落後思維,加快創新步伐,才能讓更多優秀評論作品精确抵達閱聽人,真正掌握輿論引導主動權。

來源 《中國記者》

編輯 馮路玉

二審 曾敏

三審 陳發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