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媒觀察 | 四維發力,讓主流叙事可感可近可親

摘要

浙江日報在頭版開設“第一視點”專欄,對欄目報道機制、工作流程進行系統性重塑;深入開展蹲點調研,到基層和群衆中“淘金”,在火熱的實踐裡“識珠”; 創新語态、改變文風;在增強産品“網感”上做文章,在拓寬分發管道上動腦筋,讓“主流叙事”變得更加清新暢達、可感可近可親。

深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好地“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新聞工作者的使命和擔當。

習近平同志曾在浙江工作6個年頭,留下了巨大的思想和實踐富礦,這是浙江的寶貴資源和巨大财富。

為充分用好這一資源寶庫,做好總書記報道、從省域層面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23年8月起,浙江日報在頭版開設“第一視點”專欄,不斷創新工作機制、素材挖掘、内容語态、傳播模式,将宏大叙事與動人細節融合起來,讓“主流叙事”變得更加清新暢達、可感可近可親。

一年來,專欄共推出長篇通訊、評論、短視訊、H5等115篇(個)融媒體産品,總傳播量超17億,在省内外産生廣泛影響,成為省域層面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傳播的全新探索和生動實踐。

聚“精兵”建“戰隊”,打好報道“協同戰”

新媒體時代,輿論生态發生深刻變革。重大主題報道檢驗着主流媒體的責任擔當和輿論引導力,是主流媒體必須做好的必答題。省域層面系統性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的報道,更需要以更高站位、更廣視野、更大格局研究謀劃、創新突破。對此,浙報集團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第一視點”專欄報道作為工作“置頂項”,對欄目報道機制、工作流程進行系統性重塑。

集中優勢兵力,組建專班戰隊。浙報集團大膽破除機制束縛,組建工作專班。專班打破部門藩籬,抽調集團内部各個采編部門的精兵強将組成政治、經濟、文化、生态文明共4支戰隊,集團社長和集團總編輯擔任隊長、靠前指揮,集中優勢兵力打好“協同戰”。同時,為進一步規範采編流程、嚴守安全底線,制定完善包括選題策劃、采訪寫作、稽核把關、傳播推送、考核激勵在内“全流程、閉環式”的專班運作機制,為做好“第一視點”專欄報道提供制度保證。

圍繞中心大局,創新選題策劃。4支戰隊圍繞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總書記重要會議活動、重要時間節點,提前兩三個月梳理摸排出本領域相關重大事件、重要節點等,謀劃相關選題;集團工作專班每月集中召開選題策劃會,讨論确定選題。一年來,先後策劃推出一系列聚焦中心大局、緊貼新聞熱點的選題報道。比如,去年8月15日,全國首個生态日到來之際,浙江日報頭版頭條刊發長篇通訊《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餘村十八年》;圍繞首屆良渚論壇,策劃推出《良渚紀事:文明的實證與對話》;結合改革開放45周年,策劃推出《“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義烏故事:何以勇立潮頭》;圍繞黨紀學習教育,策劃推出《記者手記:打鐵必須自身硬》;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夕,策劃推出“習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系列報道……這些選題推出後引起廣泛關注,為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提供了全新案例和豐富佐證,也迅速打響了欄目的品牌知名度。

傳媒觀察 | 四維發力,讓主流叙事可感可近可親

2023年8月14日,浙江日報在頭版推出“第一視點”欄目首期報道。

抓“活魚”挖“獨家”,充實新聞“素材庫”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強調“了解情況的管道千條萬條,但是調查研究要放在第一條,這是不可替代、不會失真的一條”“現在通信很發達,通過打打電話、發發微信、看看材料也能了解很多情況,但畢竟隔了一層,沒有現場看、當面聽、直接問和‘七嘴八舌式’的讨論來得真實鮮活”。

新聞采訪,同樣如此。今天,萬物可“上雲”,萬事可“搜尋”,記者可以通過更便捷、更輕巧的方式擷取資訊,但“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曆”,任何一種方法都難以代替深入一線、深入生活的調研采訪。“七分采,三分寫”“出門摔一跤,也要抓把泥”,這是新聞采寫的通理,也是“第一視點”專欄創作的要求和常态。一年多來,集團專班成員圍繞選題,深入開展蹲點調研,到基層和群衆中“淘金”,在火熱的實踐裡“識珠”,挖掘新故事、新人物、新細節,為寫好“第一視點”專欄報道搭建了豐富的“素材資源庫”。

“沾泥土”“帶露珠”。腳下沾有多少泥土,筆下才會有多少精品。為采寫“第一視點”專欄開篇之作《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餘村十八年》,記者在湖州市安吉縣餘村開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蹲點調研,幾乎走遍了餘村的每一個角落、每一戶人家,先挨家挨戶摸底“海選”,再一個一個登門細訪。“好幾次,胡加仁都會去村裡那棵百年老銀杏樹下,看着枝丫上新發的嫩芽,默默地發問:你說我們的路到底怎麼走啊?”“春日的陽光灑在汪玉成身上。35歲的他到餘村不足一年,本就稀疏的頭發又少了,成了别人口中的‘光頭老書記’。”這些富有表現力的細節和感受,沒有大量紮實細緻的采訪,是很難觀察感受到的。同樣,采寫《良渚紀事:文明的實證與對話》一文時,記者在杭州良渚蹲點近兩周,考古所、街道、鄉村、博物院、遺址公園等一個個走過去。僅時任良渚管委會上司陳壽田,就采訪了兩次,還聽了他作的三場講座。為了采訪“行程滿滿”的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記者專程趕到蕭山機場接機,“見縫插針”一路訪談。文章見報6000餘字,但采訪記錄卻有10萬餘字。

“涉深水”,強“四力”。人在現場,蹲在一線,不僅會有最真實深刻的感受,更可以獲得很多獨家的線索。這些材料和線索,讓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的故事更加真實動人,成為提高“第一視點”專欄報道原創度、生動性和傳播力的關鍵因子。

比如,2023年12月22日浙江日報刊發《“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義烏故事:何以勇立潮頭》一稿,其中一個故事講述習近平同志如何推動義烏強縣擴權改革。而此前的書籍和報道中,關于這一故事僅有三四百字。當時的義烏發生了什麼?對于改革,大家的意見統一嗎?改革推進順利嗎?通過為期一周的蹲點,記者層層追溯、抽絲剝繭,從改革辦到政研室,從時任幹部到現任幹部,從本地居民到外來創業者等,一個個問過去、聊過去,還翻閱資料反複求證,不僅得到了上述問題的答案,還發掘了“外商上訪”等此前從未寫過釋出過的新故事和新場景,豐滿了整個章節。一位學者說,自己雖然熟悉“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12個字,但讀完報道後,看到了前所未聞的故事,知曉了義烏二次改革的來龍去脈,從全新的視角再次認識了“義烏發展經驗”。又如,記者在采寫《人才聚 事業興——浙江人才強省二十年故事回眸》時,采訪到很多習近平同志當年關心鼓舞中科院院士毛江森、幫助他渡過難關的動人細節。這一個個在蹲點采訪中獲得的獨特的、原創的、珍貴的優質資訊,也在後續幫助“第一視點”專欄報道打破了簡單化的材料堆砌,跳出了扁平式的表态鋪陳,實作了更高品質的呈現。

“入乎其内,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緻。”一年多來,從确定選題到拟定提綱,從實地蹲點到補充“複盤”,戰隊成員全身心地投入一篇篇報道的采訪,用腳走,用嘴問,用筆記,用眼睛觀察,用大腦思考,挖掘具有典型意義的素材,也探尋素材背後的本質意義,成為新聞記者轉變作風、強化“四力”的生動案例。

接“地氣”抵“人心”,增強叙事“親和力”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閱讀習慣和審美需求。新媒體時代,直播、短視訊等新媒介形态層出不窮,人們被海量資訊包圍,一方面渴望原創優質内容,一方面又對一些主題報道中“高大上”的叙事方式不感興趣。是以,重大主題報道要吸引閱聽人關注,需要創新語态、改變文風,更善于叙事,更加接地氣,才能“好看”又“耐看”,成為在輿論場争奪話語權的拳頭産品和重要砝碼。

“第一視點”專欄的開設,旨在循迹溯源,深入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和傳播。一年來,許多“硬核”的主題報道獲得年輕閱聽人認同,引發較大反響,比如《民呼我應 民呼我為——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20周年》一文,全網傳播量超6500萬,《記者手記:“騰籠換鳥”“鳳凰涅槃”》全網傳播量近6000萬,展示了主流叙事可感可親、觸達人心的力量。

堅持用故事“說話”。一個好故事,勝過一堆大道理。故事的盡頭是思想,探索省域層面研究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新,不僅要講好理念,更要講好故事,以故事來反映實踐中的思想偉力,增強報道的吸引力。一年來,浙報集團各戰隊記者用心講好習近平總書記的故事,讓讀者從中感受跨越時空的思想力量。

比如,總書記的人民情懷,是一個宏大的主題。《記者手記:春節的故事 溫暖的牽挂》一文,聚焦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度過的5個春節,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堅持下到湖州長廣煤礦1000多米深的礦井,和礦工一起吃餃子、解決礦工住房難等感人故事,以小見大,展現總書記深厚的人民情懷,起到了“一滴水裡見陽光”的效果。再如,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一個内涵豐富的概念。對于老百姓尤其是年輕讀者來說,了解相對困難。在2024年3月,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記者走進全國首個村務監督委員會誕生地——金華市武義縣後陳村,回溯“後陳經驗”萌發、實踐的過程,深度挖掘習近平同志在後陳調研、推動“後陳經驗”制度化并走向全省全國的故事,對抽象概念予以具象呈現,進而抵達更多閱聽人。

堅持以細節“傳神”。故事精不精彩、生不生動、感不感人,細節見真章。真實傳神的細節,能夠啟發豐富的聯想和共鳴。捕捉和表達最具有典型意義的細節,正是“第一視點”專欄報道創新文風、寫好故事的重要一環。比如,《良渚紀事:文明的實證與對話》一文,講述了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聽到影響良渚遺址安全的湖州德清縣6家石礦場關停有困難後,親自協調“關礦”的故事。“習近平同志當機立斷:‘明天,就去湖州。’”文中這句簡短的話語,一個有力的細節,彰顯了習近平同志對良渚保護的高度重視,勝過大段的鋪陳。再如,《民呼我應 民呼我為——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20周年》一文中,寫了缙雲縣長坑國小學生傅金傑吃上“愛心營養餐”的故事,其中有兩個細節:一是“博士菜”,“幾乎每個教室的最後一排,都是瓶瓶罐罐依次排開。鐵茶杯、玻璃瓶,裡面裝的,都是被稱為‘博士菜’的梅幹菜。”“天一熱,梅幹菜發黴長毛,舍不得扔,黴掉的也接着吃。”二是喝牛奶,“紅燒肉、蔬菜,居然還有牛奶!傅金傑心急忙慌打開包裝,喝了一口,卻差一點吐了出來。”“從沒喝過牛奶的他,過了好幾天才習慣。”兩個細節,一組對比,以小見大,讓人們感受到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山區實施“愛心營養餐”工程的重要性。

堅持與讀者“共情”。新聞報道隻有在情感上最大程度抵達讀者内心,才能真正做到輿論引導。“第一視點”專欄強調将厚重主題進行柔性表達,用人民群衆的視角,用平實樸實的話語,貼近讀者,引發共鳴。幾乎每篇報道,都有重要的筆墨用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小人物”和“新實踐”上。《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餘村十八年》裡的潘春林、俞小平、汪玉成,《“莫名其妙”“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義烏故事:何以勇立潮頭》裡的張吉英、穆罕奈德,《民呼我應 民呼我為——浙江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20周年》裡的藍燕紅、傅金傑,《大陳島的時代問答》裡的張壽春、王宗楣、陳招德,等等,一個個普通人就生活在讀者的身邊,在時代浪潮中實作命運變遷,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創造精彩人生。這些平凡人物的故事,讓閱聽人願意讀下去,拉近了讀者與總書記的距離,于自然而然處,恰到好處直抵人心。此外,在“第一視點”專欄報道采寫過程中,專班成員還有意識地打破以往重大主題報道寫作的“慣性”,講家常話,用接地氣、年輕态的詞彙,将宏大叙事轉化為與時代特點相适應的新聞表達。比如,“習近平同志親自上陣‘吆喝’”“他在會上脫稿講話,給上司幹部細算了‘三筆賬’”等表述,樸實自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強“網感”勤“吆喝”,提高産品“到達率”

俗話說,酒香還要勤吆喝。好的思想、好的内容,既要通過生動、多樣的形式呈現出來,也要以全方位、多層次、多聲部的管道傳播出去。“第一視點”專欄開設以來,在增強産品“網感”上做文章,在拓寬分發管道上動腦筋,在持續不斷的“吆喝”中,提高産品的“到達率”,擴大欄目覆寫面、提高欄目影響力。

豐富産品“樣态”。在“第一視點”系列報道中,以故事化手法,持續推出閱聽人喜聞樂見的新媒體産品,不斷增強報道互動性、趣味性、可讀性,讓報道更有“網感”。目前,我們已經探索形成“1+N”多樣态的報道形式,“1”是指欄目主稿,以報紙長篇通訊為主;“N”則是圍繞主題制作推出的,包括特寫、評論、長圖、微影像、H5等在内的多種形态的産品,以新媒體産品為主,便于網際網路傳播,擴大欄目傳播面。如《融媒長圖|餘村十八年》以插畫形式描繪安吉縣餘村綠色發展曆程,畫面優美靈動,叙事有趣生動,實作從閱讀到“悅”讀的轉變。同時,集團所屬新媒體平台還積極配合當期稿件,在微網誌等社交平台開設話題、加強互動,進一步放大報道影響力。

奏響傳播“合唱”。省市縣三級媒體轉載推送,在首頁首屏等顯著位置突出呈現。對于重點融媒體産品,加大分發推送力度,積極聯系并推薦給中央級媒體、“學習強國”學習平台、頭部商業平台等。比如,前不久策劃推出的“習近平在浙江的改革故事”系列報道,經省市縣三級媒體分發傳播,并被央媒及主要商業平台轉發,全網傳播量破2億,形成了強大的傳播合力。這些有故事、有溫度的融媒體報道,讓閱聽人深切感受到總書記改革為民的領袖風采和深厚情懷。

目前,“第一視點”專欄已有包括《抓出好作風 改出高效率——機關效能建設的浙江故事》《記者手記:全國首個村務監督委員會成立20周年之際再訪後陳——一村之計 一國之策》等20餘篇主稿,被人民日報用戶端、央廣網、“學習強國”學習平台、中國新聞網、環球網、中國經濟網等20餘家中央媒體轉發,進一步提高了重大主題報道的“到達率”,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加入腦入心。

來源 《新聞戰線》

編輯 馮路玉

二審 曾敏

三審 陳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