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9月7-9日,2024中國城市規劃年會在合肥召開。9月9日上午,“中國式現代化的空間響應”專題會議成功舉辦,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作為承辦方,邀請了國内知名院士專家共同探讨中國式現代化程序中的空間發展研究。
本文字數:5329字
閱讀時間:16分鐘
會議組織
段 進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城市空間研究院院長
“中國式現代化的空間響應”專題會議由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段進教授親自組織并全程參與。會議由清華大學楊滔副教授主持,由段進院士、北京大學柴彥威教授、北京大學林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陸邵明教授擔任會場點評和座談嘉賓,會議邀請東南大學邵潤青教授級高工、北京交通大學盛強教授分享了兩場精彩的特邀主題報告,大連理工大學路曉東教授等 7 位學者宣讀了入選論文。
會議開幕緻辭
會議主持人楊滔進行了開幕緻辭,歡迎各位專家和規劃界同仁參會,深入闡述本次專題會議的主題與價值意義,并介紹了本次專題會議的點評和座談嘉賓、特邀主題報告嘉賓和論文宣講人。
主持人:楊滔
清華大學副教授
特邀主題報告
邵潤青教授級高工、盛強教授先後分享了精彩的特邀主題報告。
緻敬實驗精神——1978年以來中國現代化程序中的空間發展實踐與展望
邵潤青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負責人助理,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級高工
邵潤青代表專班集體(執筆:邵潤青、李志明、劉晉華、蘭文龍),以緻敬“實驗精神”為主題,回顧了1978年以來中國現代化程序中的空間發展實踐并對未來作出了全景式的展望。
實驗精神是1978年以來中國空間發展實踐的重要方面,貫穿始終。中國幾代實踐者在四十餘年的曆程中,面對不斷出現的發展難題不斷創新,充滿膽略地不斷尋找新的空間發展實體,從農村家庭單元、鄉鎮企業、特區、工業園區、新區到都市圈、城市群、一帶一路等,反複嘗試、不斷疊代,驅動和響應中國現代化程序。這一系列實驗展現出全方位、長期性、階段性、風險性等特點,時至今日,獲得了國際公認的階段性成功。
來自社會學、地理學、建築學和城鄉規劃學的空間發展研究學者,深度參與了這場實驗,驅動和響應實驗程序,發揮了重要的研究保障作用,承擔了重要的社會責任,成果為國家所認可。
當下,面臨百年不遇的空間實踐大變局。一方面,一些原有的空間發展驅動力量即将完成曆史使命,急需尋找新的空間發展方式;另一方面,航空航天技術、虛拟現實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正在極大拓展人類空間實踐的尺度,甚至颠覆既有的空間實踐内涵,為尋找新的空間發展驅動力量孕育了無限的可能。赓續中國空間發展實踐的實驗精神,不僅立足存量,同時前瞻性地思考地外空間、虛拟空間、矽基空間等新的空間實踐變化所蘊含的無限增量,遠征無盡的空間發展理論前沿,為中國現代化新征程尋找新的空間發展驅動力量,是空間發展研究者的珍貴傳統和生命力所在。
從認知到幹預——新技術條件下的空間規律研究
盛 強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成員,北京交通大學建築系系主任、教授
盛強代表專班集體(執筆:盛強、戴曉玲),從對中心地和中心流理論的反思開始,提出以“流”和“網絡”為基礎,了解和分析利用當代新技術研究空間對解決規劃領域問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彙報彙總了空間發展理論與分析技術專班第一次會議上宣講的近期研究與實踐成果,展示了産業與功能大資料對區域和城市群尺度産業定位、手機信令,計程車和智能感覺裝置對不同類型交通行為,人因技術對空間品質與認知等方向的研究成果,也介紹了空間分析模型和智能化設計工具的進展。
彙報基于對曆史村鎮和社群商業等實證研究案例,明确了多尺度空間網絡對活力分布存續的重要作用。并結合當下綠色出行、完整社群、健康城市等應用場景介紹新技術支援下發現的高精度空間規律如何在設計實踐中發揮引領作用。彙報呼籲在新技術背景下應重新認識空間的意義,有效聯系當代大資料分析與設計實踐,以揭示空間發展規律為目标開展基礎研究。
學術點評和圓桌讨論
特邀主題報告後,段進院士、北京大學柴彥威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陸邵明教授、北京大學林堅教授先後進行了學術點評和極具拓展性的開放式讨論。(按點評先後排序)
段 進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負責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城市空間研究院院長
段進院士認為,這是空間研究專班在年會上的第一次展示,兩個特邀報告都來自專班自己的專家,很有新意,我們就需要這種更有創新性更展現年輕人思路的專班。
為了進一步拓展思路,段進院士分享了最近的三個本質性思考。
第一件事,空間到底是不是我們規劃學科的核心概念?空間這件事情是不是非常重要?
從專班目前對大陸空間發展實踐的梳理來看,從和科學界更廣泛的交流來看,答案是肯定的。不僅是這個專業,整個世界,物質和空間都是最重要的部分。空間的重要性,沒有争論。
第二件事,虛拟空間。早期的虛拟空間隻是對現實空間的描述、真實空間的一個鏡象。一旦發展到虛拟空間和我們真實空間開始融合了,它的運作是不是差別于真實空間的運作?怎麼掌握它的規律呢?這部分,就有可能會成為未來空間研究的一個方向。
第三件事,看不見的物質和空間。我們看得見的物質和看得見的空間,隻占我們真實存在空間的4%,有大量的空間,我們是看不見的,有大量的物質在我們周邊,我們都是看不見的。這部分,對于我們更加深入的研究空間部分,我覺得也許也是我們未來的一個研究重點。
希望年輕的專家,進一步拓展思路,面向未來,在重視國家需求與現實問題的同時,也努力探索基礎科學和理論。
柴彥威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地理學會常務理事
我聽了邵潤青教授對中國城市幾十年空間實踐的梳理和盛強教授利用新技術新資料做的大量城市空間研究,深受啟發,剛才也聽了段院士關于空間、時間的論述,我也談一下城市規劃的“三觀”:空間觀、時間觀、人間觀。
空間是城鄉規劃學與地理學科的立身之本,正如邵老師的空間象限圖所展示的,從絕對空間到相對空間,從功能空間到精神空間,從實體空間到虛拟空間,空間本身發生了很大變化。在中國城市進入“雙減”與城市更新的新背景下,我們需要一個更加綜合的空間觀。
當然,作為空間科學的地理學與城鄉規劃學,我們一直是空間導向的研究,但時間與空間、人間共同構成了城市巨系統,特别是資訊化社會以後,人類社會的時間意識發生了重要變化。當今全球的時間都市主義盛行,以時間來審視空間、向時間來要空間、通過時間來發展空間,已經成為一種時間觀,這是一個考慮空間之上時間的節奏性、資源性、結構性、彈性的時間觀。當然,時間地理學一直強調時間與空間的結合,我們也提出時空間整合的範式,倡導從空間規劃走向時空間規劃。
另外,人間是時空間中的主體與核心。所謂人間,不僅僅是指人的身體與生物學需求,還包括日常生活、家庭與社會關系、情感與精神等生活世界。我們不僅要了解時空間中人的行為與需求,而且可以通過時空間來引導優化人的行為。中國式現代化就是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我們需要加強研究城市中個體的人、家庭中的人、組織中的人、社會中的人,建構我們中國人的美好生活方式。
陸邵明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成員,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陸邵明教授認為,兩位主旨演講人從宏觀和微觀打開了空間的視野,無論是從縱斷面上還是橫斷面上,刻畫了中國當代空間實踐的畫像。“實驗性”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關鍵詞,可以被了解為改革開放40年“摸着石頭過河”的學術化表達。報告以時間軸梳理了重要空間實踐與社會政策機制的關系,兩者緊密關聯,展現了前輩學者對中國空間實踐的推動與響應。
今天青年學者的彙報,基于不同地域案例,從不同次元、不同尺度、不同時間片段、不同程度闡述了中國城鎮空間三元性之間的影響機制(物質的、感覺的、構想的),或者說空間的物質表層與社會深層結構之間的作用關系;揭示了當下中國城鄉空間之間、表層與深層之間的離散性、不均衡性、沖突性或弱比對性的特征。
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空間響應”這一命題需要進一步展開;同時,目前中國城市空間實踐從生産建設階段走向了使用服務階段,未來的驅動力是什麼,有待廣泛和充分的讨論。
林 堅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土地學會常務理事
林堅教授首先祝賀空間專班的組建,認為這對整個學科發展都非常重要。林堅教授談了三點:
一是規律性,在變化格局中,想辦法捕捉和演繹歸納不變的規律,這就是科學性;
二是顯學特征,規劃學科在面向未來去思考問題的時候,在社會的大實踐過程中,有它的彰顯性;
三是适應,剛才不約而同都提到虛拟空間,它就實實在在發生在你身邊,你得适應這個時代的變化。空間專委會今後真正的工作突破口就是中國式現代化,把中國經驗和中國模式歸納出來,給人類做更大的貢獻。
特邀嘉賓為宣講人頒發證書
論文宣讀
來自全國的7位學者宣讀了通過專家嚴格評審入選的論文。
健康城市理念下路網句法名額與交通噪聲
的多尺度研究
路曉東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成員,大連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介紹了《健康城市理念下路網句法名額與交通噪聲的多尺度研究》。該研究從交通噪聲嚴重威脅公共健康,且污染日趨嚴重的背景談起,認為需要探析規劃要素與交通噪聲多尺度下的關聯性機制可服務于多層級的規劃設計與管理。選取大連城區典型區域,以150m、300m的正交格網劃分用地,及以城市幹支路和城市幹路劃分用地,建立多尺度研究單元。将區域内城市形态名額、POI,以及建築立面噪聲模拟值指派于研究單元,對四種劃分方式分别建立空間杜賓模型(SDM)。研究結果表明,尺度變化會顯著影響規劃要素與交通噪聲的關聯,尺度增大,關聯性越強,且地塊劃分較格網劃分的關聯性更強;在多個名額中發現規劃要素對交通噪聲存在顯著的間接影響,且尺度越大,間接影響越強。該研究可為規劃層面的交通噪聲管控提供參考。
中國古代繪畫裡的城市空間認知模式研究
劉倩含
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報告從研究繪畫空間理論和分析,從中國古代繪畫空間認知的視角展現《皇都積勝圖》中北京城市中軸線,拆解該圖的繪畫空間表達方式,并探讨了其背後的中國畫論,總結其城市空間認知特征,進而歸納出中國古代繪畫中的城市空間認知過程模式特點及其背後傳統空間審美意識,為當代中國本土化城市空間設計提供給經驗和啟示。
技術轉移下創新空間格局及發展
政策研究
馬 濤
深圳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該研究以粵港澳大灣區為研究對象,基于“網絡構型-網絡演化-網絡調控”的基本思路,從網絡視角解析區域創新空間網絡聯系特征,對創新空間類型、規模和分布規律進行識别解析,挖掘創新空間發展問題,最終從網絡視角和空間視角提出差異化發展政策。
城市健康資源與人口分布耦合性研究
——以深圳市為例
王一鳴
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研究以深圳市為例,探讨了城市健康資源與人口分布的空間關聯性,以及如何通過合理布局健康資源來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質。研究以深圳市為例,利用了手機信令資料、健康設施POI資料,選取醫療、體育和景觀設施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這些健康設施的可達性、服務水準和人均享有程度,研究揭示了健康資源與人口分布之間的空間關聯性。
分級診療模式下城市醫療資源配置
評價與啟示
宋廣林
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研究所學生
導師:黃勇教授
研究從城市醫療資源的空間配置角度,分析城市就醫難問題的空間成因。将醫療服務供需情況與資源空間配置結合,提出一種新的評價辦法;将城市醫療資源配置政策與規劃實踐結合,從學科交叉視角給予優化建議。
基于多源資料的都市圈空間結構及聯
系格局比較研究
鄧書涵
深圳大學建築與城鄉規劃學院碩士研究所學生
導師:陳宏勝特聘研究員
該報告以廣深都市圈為例,以廣州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為研究案例,廣州和深圳市粵港澳大灣區的中心城市,彼此聯系緊密但又各自形成不同結構和形态的都市圈。本研究利用土地利用資料、人口密度、POI和夜間燈光資料等多源資料,采用熵權法、空間自相關等分析方法識别廣深兩大都市圈的空間結構,重點識别都市圈主次核心與“中心-外圍”的空間形态。在此基礎上,本研究進一步采用引力模型對兩大都市圈的聯系格局進行測算和比較。
大城市多中心組團結構識别及其
通勤特征分析
彭雨晴
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博士研究所學生
導師:郭亮教授
該研究提出,多中心組團發展模式被認為是解決交通擁堵等大城市病的重要思路,然而其識别方法、發展特征等仍有待深入探索。利用手機信令資料結合社群檢測方法,進行通勤空間組團的劃分,通過建構通勤量、距離和便利度三個名額來分析組團的通勤特征。結果顯示:武漢都市區已形成8個較為穩定的通勤組團,組團邊界與自然阻隔耦合性強;各組團的内部通勤率均較高,減少跨組團通勤有利于降低整體的通勤距離;組團之間的駕車通勤便利度差異較小但公共交通便利度普遍較低。
宣講人依次宣講論文
本次專題會議通過2場特邀主題報告,7篇論文宣讀,4位重量級專家點評和座談,從多種視角探讨了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的研究,為進行“中國式現代化的空間響應” 提供了建議和見解。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将通過平台組織學術交流、科研、咨詢、教育和科普等各類活動,為做好城市工作夯實科學基礎,為中國現代化征程奉獻新的力量。
專班成員會後合影
供稿機關: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
【免責聲明】本公衆号釋出的内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進行牟利。内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将于第一時間協商版權問題或删除内容。内容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衆号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你可能還想看這些
會議|“探索城市空間發展規律,夯實學科科學基礎”——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2024學術年會成功舉辦
學會動态 |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成立空間發展理論和分析技術學術專班
段進:江南水鄉空間基因的傳承探索 | 水網地區城鄉發展與規劃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