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讨會紀要

8月23日至25日,“浙江大學中國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讨會”在浙江杭州順利舉辦。本次會議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主辦,大遺址考古研究中心、考古學研究所承辦,主題為“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來自全國各地文博考古行業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活動。

會議開幕式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黨委書記方志偉主持。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江洪、浙江省考古學會理事長兼省文物局副局長鄭建華、浙江大學大遺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考古學研究所所長林留根先後在開幕式上緻辭。

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讨會紀要

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讨會 開幕式現場

周江洪表示,浙江大學作為國内首批設立文博與博物館學大學專業的高校之一,近年來在長江下遊史前文明、大運河考古和石窟寺保護等領域取得了重要成果。學校通過多學科協作,承擔了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在考古學和文物數字化領域處于領先地位。未來,浙江大學将繼續推進學科交叉融合,創新文化遺産保護方案。

鄭建華回顧了浙江省在大遺址考古和文化遺産保護方面的成果。他認為,本次研讨會為專家學者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台,将有助于推動大遺址考古的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并呼籲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轉化與傳承。

林留根總結了中國考古學特别是大遺址考古百年來的發展曆程,強調了大遺址考古在傳承中華文明、保護文化遺産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大遺址考古的理論基礎在于其整體性和系統性,未來的研究應進一步加強多學科融合與國際合作,推動新時代文化遺産保護的新發展。

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學術研讨會紀要

會議現場

學術交流研讨環節,8位來自國内外的專家學者分别作大會主旨發言,涵蓋大遺址考古與中華文明前沿理論和實踐成果。随後,20位專家學者圍繞大會主題,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學術彙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王巍教授以《大遺址與文明探源研究——以探源工程為例》為題,深入解讀了大遺址考古的現狀及未來發展重點。他表示,大遺址的發掘為全面了解古代社會的組織結構、文化交流及社會經濟狀況提供了極其珍貴的實物資料,強調了大遺址考古在文明探源研究中的關鍵地位。

匈牙利Eǒtvös Loránd大學考古科學研究所亞曆山德拉·安德斯教授的報告題目為《新石器時代的生活史生物社會考古學視角下的Polgár微區(匈牙利東北部)墓葬》。她從生活史生物社會考古學的角度出發,展示了匈牙利東北部Polgár微區新石器時代墓葬的多學科分析成果,并通過多元化研究方法,揭示了該遺址中人類社會結構的複雜性及其文化互動的豐富性。

烏茲别克斯坦卡拉卡爾帕克斯坦共和國科學院人文研究所考古部主任瓦季姆·雅古丁教授的報告《Bolshaya Kyrk - Kyz – Kala城堡遺址2019-2023年發掘》由浙江大學陳晶鑫老師代為發表。報告詳細介紹了該遺址的發掘過程及其學術成果,探讨了城堡遺址的考古價值,并展望了未來的國際合作計劃。

日本金澤大學中村慎一教授作了題為《良渚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的地位》的報告。基于良渚遺址群的最新發現,他提出了遺址中可能存在“異鄉人”,并推測這種文化交融對二裡頭文化的誕生起到了促進作用。同時認為,良渚文化在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占據着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南韓國立全南大學、馬韓研究院院長林永珍教授彙報了《南韓馬韓·伽倻古迹的保護與活化利用成果》。報告重點介紹了南韓伽倻古墳群(Gaya Tumuli)的考古發掘與保護利用工作,以及未來推動馬韓古迹申遺的計劃,提出了文化遺産保護與利用的創新性思路。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郭偉民教授的報告題為《大遺址理念指導下的雞叫城考古》。他從雞叫城考古項目的整體性與系統性入手,詳細闡述了項目的發掘過程及其在大遺址考古領域的獨特價值,強調了大遺址考古的整體視角和多學科合作的重要性。

鄭州大學考古與文化遺産學院南韓河教授的報告《“亡羊補牢”:鞏義宋陵大遺址保護研究與活化利用》詳細總結了團隊在鞏義宋陵保護項目中的實踐經驗。借鑒北宋皇陵的保護經驗,提出了遺址保護和利用方面的可持續發展政策。

複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胡耀武教授作了《大遺址科技考古的一些思考》的報告。他總結了現有大遺址科技考古的最新技術和相關成果,并對大遺址科技考古的未來發展提出了進一步的構想,強調技術創新與考古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魏興濤研究館員的報告《仰韶文化中期核心區域聚落考古與文明化成就》介紹了仰韶文化中期核心區的考古發現,并對該區域聚落的文明程序進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聚落發展的特征與重要文化成果。

山東大學文化遺産研究院方輝教授在題為《大遺址考古視野下琅琊台聚落群的政區、人口與交通》的報告中,回顧了山東大學團隊在魯東南區域的系統性考古成果。他通過考古資料分析了秦漢時期琅琊地區的政區劃分、人口規模及交通網絡,提出了大遺址考古對了解古代政治經濟體系的重要作用。

加拿大斯特瓦特博物館策展師張東先生的報告《從北美唐人街活态文化遺産看華人文化在他鄉的傳承與傳播》探讨了北美華人群體在異域文化環境中的适應和文化傳承。他以唐人街為案例,提出了活态文化遺産對大遺址文化公園可持續發展的啟示。

日本東亞大學黃曉芬教授的報告《西漢帝都長安中軸線的成立與象征性》從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方位觀念出發,詳細解讀了西漢長安中軸線的布局、象征意義,及其對東亞地區後續王權都市建設的深遠影響。

複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秦小麗教授介紹了《陝西臨潼康家大型聚落遺址資料整理與研究的新進展》。康家遺址是反映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地域性聚落形态、一般大型聚落功能分布的範例,是窺見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時期關中地區一般群眾聚落社會生活組織與結構形式的考古實證。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宮希成研究館員作了題為《武王墩考古項目與保護利用的探索》的報告。他展示了該遺址的墓地分布與出土文物,并探讨了考古隊在保護利用方面的多學科協作模式。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李崗研究員以《秦始皇帝陵大遺址考古實踐與收獲》為題,從多個角度分享了秦始皇帝陵大遺址考古曆程和收獲,秦始皇帝陵大遺址為秦統一前後的物質文化及制度設計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劉朝晖教授在題為《文明的時空:良渚遺址綜合保護的曆程、經驗與啟示》的報告中,深入探讨了良渚遺址在綜合保護方面的實踐經驗,提出了其在管理機制和參與式保護方面的創新性模式,并認為這些模式對後續遺址保護工作具有借鑒意義。

山東大學考古學院王芬教授作了《焦家遺址考古實踐的幾點思考》的報告,系統介紹了焦家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及多學科交叉研究模式,并強調了博物館與公衆互動在文化遺産科普與傳承中的作用。

洛陽市考古研究院王鹹秋研究館員在題為《邙山陵墓群的考古研究與遺産保護》的報告中,系統介紹了邙山陵墓群的考古進展與遺産保護經驗,尤其是近年來對東漢帝陵的發掘與研究成果。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馬濤研究館員的報告《南京明代官窯山遺址的發掘和保護》從南京明代官窯山大遺址考古發掘概貌和保護利用實踐兩部分闡釋了近年來官窯山大遺址考古與保護利用的成果。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征宇研究館員作了題為《吳越國衣錦城址的大遺址考古》的報告,介紹了衣錦城遺址的發掘工作及其曆史地位,并分享了對遺址保護利用的思考。

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劉鎖強研究館員以《岩山寨遺址的聚落考古工作與收獲》為題,介紹了自2019年起在廣東英德岩山寨遺址開展的考古工作。該遺址揭示了嶺南地區史前複雜社會的開端,考古成果對研究嶺南地區聚落的演變及大遺址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首都師範大學曆史學院戴向明教授在《晉南夏商時期大遺址與銅、鹽資源的開發利用》的報告中提出,晉南地區在史前晚期和夏商時期的繁榮與運城鹽湖的開發以及中條山銅礦的利用有直接聯系,銅和鹽作為早期國家重要的戰略資源,對青銅文明的持續繁榮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嶽洪彬研究員以《殷墟考古發現和研究、保護利用和存在的問題》為題,探讨了殷墟巨型土坑的考古發現及其重要性。他還分析了殷墟都邑布局的動态發展模式,并提出了遺址規劃與保護的相關思路。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常宏傑館員以《多學科合作研究下的鄭韓故城考古》為主題,介紹了鄭韓故城的考古工作。他強調,通過與國内外高校及研究機構的多學科合作,極大提升了考古成果的利用效率,展現了跨學科協作在提升考古工作效率和研究品質方面的關鍵作用。

無錫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劉寶山研究館員的報告《淺談江蘇省大遺址保護和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目前江蘇省在大遺址保護與利用中面臨的主要問題。他強調,需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和利用工作,以充分發揮大遺址的文化和曆史價值。

含山縣淩家灘遺址管理處唐軍主任以《立足大遺址,依托大考古,發展大事業》為題,分享了淩家灘遺址的考古成果。他提出,未來應通過加強文化遺産的創新性轉化和發展,使大遺址考古成果“活”起來,推動大遺址考古事業的發展。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陳筱副教授的報告《破碎與重構——浙江甯紹平原史前聚落遺址的虛拟複原與闡釋展示研究》,提出了一種基于數智技術的建築考古記錄、複原與虛拟重建方案,并以浙江甯紹平原史前聚落遺址的研究為例,展示了虛拟複原技術在考古學中的創新應用。

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李強研究員在《生物技術助力大遺址保護和研究》報告中表示,生物技術如微生物測序和ELISA檢測在文物保護中取得了顯著進展。他以高句麗墓葬壁畫微生物病害防治為例,說明了如何通過生物技術指導文物病害的檢測和防治工作,進而推動文物保護的科技化程序。

會議閉幕式上,中國考古學會考古遺産專委會主任孫英民作了總結發言。他強調,青年學者是未來大遺址考古領域發展的希望,大遺址考古工作正面臨理論深化與技術創新的雙重挑戰,未來需要在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方面加大力度,以實作文化遺産的有效管理與可持續利用。

本次學術研讨會進一步加強了國内外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為中國大遺址考古的未來發展開拓了思路。未來,浙江大學将繼續發揮在考古與文化遺産保護領域的優勢,推動學術研究的創新與發展。

文字整理/林留根、郭怡、楊素雅、李晨然

攝影/劉太平、孟笑、孫毅彬

本會議紀要未經發言者稽核

編輯 | 張小築 實習編輯 |林欣霞

複審 | 馮朝晖

本号刊載的作品(含标題及編輯所加的版式設計、文字圖形等),未經中國文物報社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改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權轉載的請注明來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