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個“數學學習困難門診”開診,該去挂個号嗎?

文 | 陳天勇(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10月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的“空間與數學學習困難門診”開診。這個消息一經釋出便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各時間段的特需門診号源均顯示“約滿”狀态。

數學學習困難是學習困難的一種常見類型,盡管國内學習困難門診并不是新鮮事,但數學學習困難門診還是第一個。2020年9月,複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心理科開設“學習困難門診”。2021年2月,南京市兒童醫院“學習困難門診”開診。2022年5月,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設立“學習困難門診”。

很多學生都有數學難學的感受,數學學習困難真的是一種病嗎?學習障礙與學習困難是否是相同的概念?

概念辨析與診斷标準

數學學習障礙确實是一種病,主要指與數學能力(數感、運算能力、數學推理能力等)有關的一種或多種認知加工能力的缺損而導緻的數學學習成績落後。在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1)和美國精神病學學會釋出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它與發展性閱讀障礙等一起被歸在學習障礙下,屬于神經發育障礙。

數學學習困難或數學學困生的含義則更為多元。一方面,它既可以代指數學學習障礙;另一方面,由于數學難學,數學學習困難的現象普遍存在,因而也可以泛指所有數學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

學習障礙的診斷标準主要關注如下幾方面:一是學習和使用學習技能的困難。數學學習困難主要表現在數感(如不能區分數字的大小和關系)、算術事實的記憶力(依賴手指完成個位數相加,而非像同齡人一樣快速回憶數字)、計算能力的準确性和流暢性、數學推理能力的準确性差等方面。二是數學技能明顯低于同齡水準,影響學業表現或日常生活。三是學習方面的困難開始于學齡期,但直到在學習任務對學習技能的要求超過個體受損的能力後才會完全表現出來。四是要排除因智力障礙、視力或聽力障礙、其他精神或神經性障礙、教育資源不足、師生關系不良等導緻的數學學習困難。

數學學習困難如何幹預

本世紀初開始,國内關于數學學習困難的研究明顯增多。通過文獻檢索發現,數學學習困難研究的學科主要涉及特殊教育與心理學,而精神病學與兒科學的研究很少;文章一般發表于《中國特殊教育》《心理科學》等學術期刊以及《數學學習與研究》等非學術期刊;研究者主要來源于國内幾所主要的師範大學。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施行的《精神衛生法》明确指出,符合規定條件的醫療機構才具備開展精神障礙診斷與治療活動的資質。雖然心理與教育測量領域的科研人員開發了學習障礙診斷的各種量表,特殊教育與發展心理學領域的專家是學習困難研究的主體,但從國内法律法規現狀來衡量,這些科研人員或專家并不具備學習障礙的診斷與治療資質。然而,國内醫院開設的學習困難門診還很少,科研能力也較弱,應加強與師範大學、科研院所相關專業團隊的科研合作,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科研水準。

根據診斷标準,數學學困生的一項或多項數學能力存在缺損。華東師範大學的一項元分析研究,對2005至2020年間發表的30篇幹預研究進行分析,發現針對數學能力的幹預研究取得了中等水準的幹預效果。具體來看,使用視覺化教學和具體操作材料如積木、數軸,可以幫助學困生更直覺地了解數字之間的關系,顯著提升他們的數學表現;計算能力的幹預側重于數字組合的流暢性訓練,并遵循從具體操作到心理表征,再到抽象了解的教學順序,有助于學困生更好地掌握計算規則。

數學學困生通常也在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方面存在缺損,這對他們的數學學習産生了不利影響。研究表明,工作記憶和執行功能的訓練能有效提升學困生的數感、視覺空間和推理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數學表現。另外,圖示教學等方法可有效減輕工作記憶負荷,幫助學困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然而,盡管這些幹預在提高工作記憶方面表現出積極效果,但對數學成績的長期影響仍需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數學難教難學該如何破解

按照學習障礙的診斷标準,北京師範大學腦與數學學習研究團隊對全國6至17周歲兒童開展了學習困難的專項調研。結果顯示,中國學齡兒童學習困難總體發生率約為15.3%,其中數學學習困難的發生率僅為4.8%。然而,由于世界各國普遍存在數學難教、難學的問題,數學學習成績落後的學困生大量存在,尤其是教育資源相對薄弱的鄉鎮學校。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調查與資料中心的中國教育追蹤調查(CEPS)結果顯示,城區學校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有點吃力”和“特别吃力”的比例分别為36.6%和11.3%,而鄉鎮學校學生的這一比例分别是40.7%和18.6%,顯著高于城區學校。

面對如此龐大的數學學困生群體,大陸中國小數學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亟待創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研究所學生張亞蕊對CEPS西部地區的資料進行分析後發現,過多采用教師講授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甚至還增加了鄉鎮中學學生對數學學習感到吃力的百分比;增加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如分組讨論和師生互動,僅對城區中學生的數學成績提升有益,提示鄉鎮中學不能照搬城區中學的教學方式,應結合學生基礎和師資情況進一步探索适合鄉鎮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

示例演練學習方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的自适應學習方法。該方法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朱新明與諾貝爾獎與圖靈獎獲得者、美國認知心理學家赫伯特·西蒙合作提出。通俗地講,示例演練學習就是“例中學、做中學”,其思想源自人工智能;示例演練導學冊通過“例題+習題+小結”的編寫形式,讓學生在例題示範和習題演練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在中國和美國開展的系列實證研究表明,該方法能大大減輕師生負擔,實驗班所用學習時間更短,但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班。

面對數學學習困難的孩子,大多數家長可能在輔導孩子學習時被挫敗感擊潰,出現“不輔導作業母慈子孝,一輔導作業雞飛狗跳”的現象。如何正确應對呢?

首先,要搞清楚數學學習困難的主要原因。到底是孩子不願意學,還是學習方法不對,或者确實沒能力學,以及哪方面的能力有缺損等,家長需要主動尋求專業幫助。我們的研究表明,低年級孩子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受師生關系的影響很大,如果不喜歡數學老師,也會出現數學學習成績落後的現象。

其次,家庭、學校、社群、醫院多方協作,積極探索有效的解決方案。家長應主動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配合老師設計并實施對孩子的個性化教育方案;尋求廣泛分布于社群的專業社工和專業服務機構的幫助,借助這些專業資源在學生學業和心理輔導、認知訓練、家長指導等方面的作用,合力破解學習困難兒童的發展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