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象闖入,新能源關鍵礦産資源加速重整

力拓和必和必拓的加入會提升新能源關鍵礦産資源的市場集中度。對于中國企業,這種和寡頭資源供應商談判的記憶并不美好。銅,中國企業籌碼不多;锂、鎳,中國企業都握有足夠籌碼
大象闖入,新能源關鍵礦産資源加速重整

文|尹路

10月9日,全球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宣布将以每股5.85美元全現金收購锂礦公司Arcadium,交易總價預計為67億美元。

Arcadium是一家新公司,2024年1月由美國Livent公司和澳洲Allkem公司合并而成,是僅次于智利SQM和美國Albemarle(雅寶)的全球第三大锂礦公司。

收購傳聞于10月4日傳出,Arcadium當日的收盤價為3.08美元,每股5.85美元的收購價溢價了90%。交易将于2025年中期完成。

力拓有意收購锂礦企業的傳聞已久。2024年9月底,傳聞已經集中在Arcadium和雅寶。10月9日,力拓和Arcadium董事會同時宣布收購協定,但協定最終落實還需得到超過75%的Arcadium股東同意,以及法院及相關監管機構的準許。

因為市場需求小,過去多年礦業巨頭對锂資源一直興趣不足,但随着新能源市場持續增長,與其相關聯的關鍵金屬礦物的市場規模逐年增長,更關鍵的是,這些關鍵礦産對全球經濟的影響日益增強。

特别是與電池相關的锂、鎳、銅三種金屬礦物,其供應情況和價格波動直接影響電池、電機,進而輻射影響汽車等關鍵産業。對于這些關鍵金屬礦物,礦業巨頭入場在意料之中,而目前在這些關鍵金屬礦物中積極布局的主要是力拓和必和必拓(BHP)這兩家巨頭,後者的重心是鎳、銅。

巨頭加入肯定會提升市場集中度,對于中國企業,這種和寡頭資源供應商談判的記憶并不美好。锂、鎳、銅這三個新能源關鍵礦産,銅中國企業籌碼不多,锂、鎳,中國企業都握有足夠籌碼。

力拓入場锂資源,對于贛鋒、天齊這些同樣掌握全球锂資源的中國企業而言,既多了一個重磅競争對手,也多了一個潛在合作夥伴。贛鋒、天齊掌握大量穩定客戶,用好這些籌碼,就有與礦業巨頭的合作空間。

對于銅、鎳,必和必拓的加碼勢必會造成市場集中度上升,導緻下遊的中國企業議價能力下降。但中國企業一直在通過技術研發降低對資源的依賴程度,比如中國車企在高電壓平台投入巨大,該平台可以降低電流強度,進而減少整車的用銅量。

還有利用低品位的紅土鎳制備高純鎳的第四代高壓酸浸工藝,目前僅有中國企業掌握全部工藝流程和技術。高純鎳不同于之前的普通鎳,是具有高技術門檻的産品,擁有技術優勢的中國企業與礦業巨頭的合作空間廣泛。

力拓瞄準锂資源

锂資源相關企業雖然是近幾年的明星公司,但論及營收、利潤、市值,和力拓這種老牌礦業巨頭完全無法相比。以四家全球锂資源的頭部公司為例,SQM和雅寶截至美東時間2024年10月9日美股收盤,市值分别為123.68億美元和119.79億美元,兩家國内锂資源龍頭企業贛鋒锂業和天齊锂業截至中原標準時間2024年10月10日收盤,市值分别為685.84億元和580.99億元。四家企業的市值都在百億美元左右,而力拓截至美東時間2024年10月9日美股收盤,市值為831.16億美元。

锂屬于金屬礦産中的小衆,經過近幾年的高速增長,其每年的市場規模剛剛接近百億美元,預計在2027年—2028年将突破百億美元大關。而鐵、金、銀、銅的市場規模均超過千億美元。

力拓此次收購的Arcadium,是一家在阿根廷、澳洲、加拿大均掌握锂礦資源,在日本、中國、美國、英國等地均設有加工工廠的全球锂資源頭部企業。

但因為這家企業掌握的锂礦資源中過半為尚未大規模開采的新項目,在2021年—2022年的锂價上漲周期中,并沒能吃到足夠的紅利,導緻現金儲備并不充裕,開發新項目過程中必須量入為出,精打細算,是以在項目投入、傳遞進度上嚴重不及預期。同時锂價持續走低也影響了公司估值,2024年初合并成立時,Arcadium的估值超過百億美元,而收購時,價格已跌至67億美元。

這也是很多锂資源企業面臨的共同問題,由于此前多年市場規模較小,是以锂資源企業的家底普遍比較薄,面對市場波動,既無法在上升周期通過大投入快速增加供給滿足市場需求,也難以承擔下行周期關閉、取消項目的成本投入,導緻锂資源企業應對周期波動的能力不足。假如有激進的企業想進行逆周期調整,就需要承擔巨大風險。比如天齊锂業在上一個下行周期2019年—2020年的逆周期收購,就造成了巨大債務負擔,如果不是2021年開始的超預期增長帶來了高額回報,其債務風險将難以承受。

而礦業巨頭的加入有望改變這種局面,因為它們的收入構成多元化,锂資源在其中占比不高,锂價波動對礦業巨頭影響有限。而礦業巨頭的雄厚資本是穩定锂資源市場的關鍵,锂價上漲時,可以加速待開發锂資源項目的傳遞進度來滿足市場需求,穩定價格;锂價下跌時,停産部分項目對礦業巨頭是可承受的成本,可以更快控制供給,穩定價格。

力拓首席執行官Jakob Stausholm相信由礦業巨頭主導的锂業務更有優勢,大型汽車、電池制造商更願意與财務穩健的大型公司達成供應協定,而不是受制于現在大幅波動的锂供應。“行業客戶會看好一家大型藍籌公司,一家他們能夠信賴的公司,可以與之簽訂長期協定的公司,相比之下,初創公司遭遇的挑戰往往是前景缺少确定性。”

除了給客戶提供确定性,礦業巨頭的入場是用真金白銀對锂行業投下了信任票。澳洲礦業與勘探公司協會(Association of Mining and Exploration Companies,AMEC)首席執行官Warren Pearce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表示:“這筆交易是對锂行業前景的巨大信任投票。”

力拓此時入場也向市場傳遞了明确的重整信号。根據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在2024年9月給出的最新預測,到2040年,锂資源需求将維持10%的複合年增長率,總體锂資源的供給依然是短缺的。力拓認為,由于短期需求不足,锂價已經比峰值價格下降了80%,此時收購正值具有長期上行空間的時候。

2024年8月開始,大型客戶開始發出大額采購訂單,比如甯德時代向富臨精工子公司江西升華開出了2025年—2027年每年不少于14萬噸磷酸鐵锂的采購承諾,并支付預付款。按照目前磷酸鐵锂價格計算,這筆采購合約價值近150億元。同時甯德時代還停止了旗下江西锂雲母礦的生産。一邊停工,一邊開出采購大單,是典型的建立低價原材料庫存的舉措。

近期锂資源的價格也傳遞出走出谷底的信号。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碳酸锂期貨主力合約價格,已經從9月險些跌破每噸7萬元大關回升到8萬元附近。上海有色金屬網報價的電池級碳酸锂現貨價格和锂輝石精礦到岸價均回升到8月中的水準。

必和必拓加碼鎳、銅

在力拓下注锂資源的同時,另一家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從2022年開始不斷加碼鎳、銅投資。

英國卡班加鎳業(Kabanga Nickel)擁有的坦尚尼亞鎳礦床是全球最大的高品位硫化鎳礦床,必和必拓2022年初投資4000萬美元,獲得其17.8%股份。該礦設計年産能40000噸鎳,6000噸銅和3000噸钴。

2023年5月,必和必拓以約64億美元收購澳洲銅礦商Oz Minerals,獲得了年産量超過5萬噸的Carapateena銅礦,同時還有其持有的待開發鎳資源權益。

2024年7月,必和必拓與加拿大倫丁礦業宣布聯合收購FiloCorp,總價約為30億美元,必和必拓和倫丁礦業将組建一家各持股50%的公司管理FiloCorp旗下橫跨阿根廷、智利的FDS礦區,這一礦區被認為是南美地區最具開采潛力的銅金銀礦床。

在這些成功收購之外,還有一筆金額最大的收購最終未能成功,必和必拓于2024年4月開始,連續三次向英美資源發出收購報價,分别為311億英鎊,340億英鎊和386億英鎊,但最終收購未能成功。主要原因并非價格,而是必和必拓隻想收購英美資源的銅礦部分,收購需要以剝離英美資源南非的鉑、鐵礦業務為前提,而英美資源表示剝離将帶來巨大的監管風險,是以拒絕以剝離業務為前提的收購方案。

必和必拓持續加碼銅、鎳資源,主要源于其對能源轉型的資源需求有堅定信心。銅是電池、電機、電線都必不可少的主要原材料。比如電池,生産1KWh的電池需要銅0.6公斤—1公斤左右,一輛電池容量60KWh的電動車,僅電池就需要銅30公斤以上,另外電機、高壓電線都需要大量銅,綜合計算,一輛純電動車的銅消耗量接近100公斤。充電樁同樣需要不少銅,一個交流慢充樁需要5公斤銅左右,而大功率快充樁的用銅量則與一台新能源整車不相上下。另外光伏、風電同樣需要數量不菲的銅材料。

鎳同樣受益于新能源車發展帶來的大幅增量。在新能源車高速發展之前,鎳的主要用途是應用于不鏽鋼等金屬材料,需求量不小,但附加值不高,可用于不鏽鋼的紅土鎳純度不高,開采難度、冶煉難度都比較有限,沒有什麼行業壁壘,主要以規模取勝。

但随着高純鎳在電池中的應用,鎳的市場定位發生了新變化。因為對純度要求高,開采、冶煉難度大,技術門檻高,高純鎳是一種有較高行業壁壘的材料。以價格舉例,鎳含量1.6%的印尼紅土鎳,中國到岸價每噸50美元左右,按照其鎳含量計算,鎳的對應價格每噸不到3200美元,而純度超過99.96%的高純鎳報價每噸接近2萬美元。

礦業巨頭企業進入锂、銅、鎳等新能源關鍵金屬資源市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市場關注的并不是誰進來了,而是它們選擇進入的時機。力拓收購Arcadium給锂資源市場注入了更多信心,同時巨頭的加入也讓市場看到锂價擺脫大起大落的可能性。

必和必拓加碼鎳、銅則傳遞了其對新能源發展的信心,在目前新能源車、光伏等都處在下行周期的情況下,巨頭加碼的影響無疑是積極的。而巨頭入場新能源相關産業,必然加速重整進度,促使新能源市場從快速發展、大幅波動、百家争鳴的階段進入穩定增長、波動縮窄、巨頭博弈的新階段。

(作者為《财經》産業研究中心研究員,編輯:馬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