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水”潤“明珠”!青頭潛鴨在白洋澱“遛娃”

衛星看“南水” 潤民十年間丨“南水”潤“明珠” 青頭潛鴨在白洋澱“遛娃”

采訪地點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受水地 河北雄安新區

受水情況

截至2023年底,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計向雄安新區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突破1.56億立方米,生态補水8.5億立方米。

視訊加載中...

九河下梢,華北明珠。

曾幾何時,随着工農業迅速發展、澱中村人口急劇增加,白洋澱——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水域面積急劇縮減,水質降為劣五類。

“南水”潤“明珠”!青頭潛鴨在白洋澱“遛娃”

2014年6月7日,燕南堤隻有零星水面。圖檔來源:高分湖北中心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區設立的消息公開釋出。白洋澱的生态修複,成為雄安新區建設的關鍵一筆。

2018年,“南水”奔流而至,與黃河水、水庫水共同彙入白洋澱。

經過大規模系統性生态治理,白洋澱水質實作曆史性跨越,連續三年保持在三類标準,進入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雄安新區設立前,有好長一段時間,白洋澱快要被養魚的圍網、攔網、網箱吞噬。”作為土生土長的澱中人,安新縣端村鎮大澱頭村黨支部副書記趙艾樂曾目睹白洋澱“三網養殖”的瘋狂。

“原本空曠的水面上,漁網綿綿不絕,網箱密密麻麻,隻給行船勉強留出一條彎曲狹長的通道。從空中俯瞰,白洋澱就像一塊摔碎的鏡子。”趙艾樂說。

2019年,白洋澱全面清理“三網”。大澱頭村,足足9天,拔除500多根碗口粗細的木樁,拆掉300多畝漁網、130多個網箱、3處圍堤。

讓趙艾樂欣喜的是,拆網沒有遇到任何阻力,不少村民自發拆除。“每拆一處,都感覺白洋澱的原生态模樣在一點點恢複。”趙艾樂說。

7年多來,雄安新區下大力氣退出澱内水産養殖741處;治理污染魚塘567個;實施澱中澱邊村污水、垃圾、廁所綜合治理,非臨澱村莊生活污水治理,農村污水治理率超96%。

“白洋澱終于‘破鏡重圓’了!”趙艾樂難掩喜悅。

“南水”潤“明珠”!青頭潛鴨在白洋澱“遛娃”

2024年6月3日,燕南堤碧波蕩漾,水天一色。圖檔來源:高分湖北中心

9月21日,漫步燕南堤,遊客往來不絕。

燕南堤位于白洋澱北部燒車澱内。曾經,燒車澱區域沼澤化嚴重,澱泊退化、水流不暢、水體黑臭,蘆葦也不連片。

“漁民拆圍收網容易,但白洋澱水體的修複不是一日之功。”雄安新區生态環境局水環境管理組組長周立志介紹,雄安新區設立前,白洋澱澱區被生産生活侵占嚴重,水位僅6.5米,水質曾低于地表水五類。

打通“外循環”,讓水多起來。

2018年4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向白洋澱實施生态補水1億立方米。白洋澱建立多源補水機制,累計入澱水量超70億立方米,澱區水位保持在7米左右,澱區面積恢複至300平方公裡左右。

恢複内動力,讓水活起來。

中國雄安集團生态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幹部張強曾擔任燕南堤項目負責人。“為減少對澱區水質和生态的影響,生态清淤選擇在冬天進行。”張強介紹,寒冬臘月,澱水結冰,施勞工員先破除堅冰,再清理淤泥。施工中,采用土工布、攔污屏、鋼闆樁三級生态圍隔,利用無人機、水質線上監測儀等裝置加強監管監控,防止淤泥、污水混入澱内。

2022年冬至2023年春,依托清淤四期航道開挖,燕南堤消納27萬立方米底泥。“淤泥也沒有浪費,修建燕南堤時打造台田、填築島嶼,植綠用作肥料。”張強說。

“水清岸綠,荷花成片,大家都喜歡來散步遊玩。”燕南堤講解員魏靜媚說,燕南堤今年4月對外開放,栽植喬木數萬株,綠地面積超百公頃,成為白洋澱濱水岸線的一道亮麗景觀。

截至目前,雄安新區先後實施四期生态清淤,累計清淤疏浚土方2300餘萬立方米;開展“百澱連通”工程,疏浚水流通道約95公裡,退耕還澱約74平方公裡。

“白洋澱經過‘内疏外調’的綜合施治,多年積累的梗阻、‘毒素’被清除,水動力恢複,水環境改善。”周立志說。

9月21日,走進安新縣鳥類監測站,白洋澱鳥類栖息地智慧監測“一屏觀全澱”。通過遠端長焦高清攝像頭,闊政園鳥島的黑水雞、大竹良上段的池鹭、元妃荷園觀鳥台的水雉幼鳥,或覓食、或潛水、或休憩,好一幅“萬類競自由”的和諧畫面。

“快看!青頭潛鴨!”下午5時24分,雄安新區安新縣鳥類監測站巡查員張新瑞将大屏切換到慶洋鳥島,發現一大群青頭潛鴨在水草上紮堆覓食,大概有四五十隻。

青頭潛鴨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對環境要求極高。

張新瑞介紹,2018年,白洋澱首次觀測到青頭潛鴨的蹤迹。2022年7月,首次觀測到青頭潛鴨育雛,一隻鴨媽媽帶着一群鴨寶寶在澱中閑庭信步,形态可愛。今年1月,青頭潛鴨同步調查觀測到378隻,達到曆年來最高值,白洋澱已成為青頭潛鴨的栖息地、覓食地和繁育地。

生态環境好不好,鳥兒用翅膀“投票”。截至2024年6月,白洋澱野生鳥類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達到13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達到51種,“三有”保護鳥類和其他鳥類達到222種。鳥類種類從雄安新區設立之初的206種,增加到286種。

來源:湖北日報(記者 崔逾瑜 許應鋒 劉天縱 楊千帆)河北日報 (記者 曹铮 康曉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