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N海都全媒體記者 楊江參 作家王忠智供稿

在大陸新疆,胡楊被譽為“英雄樹”。如何“英雄”?傳說有三個千年:可以活上千年,死了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爛。它可以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生長,耐寒、耐旱、耐鹽堿,抗風沙,被稱為“英雄樹”,實不為過。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在大陸新疆,胡楊被譽為“英雄樹”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昌吉州建州70周年和福建援疆25周年。為促進泉昌兩地交往交流交融,近日,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昌吉市委宣傳部和昌吉市文聯聯合邀請泉州作家到昌吉開展文化潤疆采風及創作活動。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泉州作家采風團到昌吉感受胡楊

10月15日,記者通過作家王忠智的筆鋒,感受胡楊的偉大,以及泉昌兩地的深情厚誼。

一條“絲綢”将泉昌兩地牽連到一起

老龍河胡楊風景區,位于昌吉東南約30公裡處,是本次采風團的必行之地。

“9月的老龍河,金黃的天,金黃的地,空氣也是金黃的。”王忠智一進景區,漫步在林中金色大道,胡楊展示的金黃魅力,讓他将腳步變得輕輕的,不忍踩醒這高貴的甯靜。呼吸着胡楊的原始氣息,他感受到一種原始生命的律動,油然而生七絕一首《胡楊樹》:“千年不朽數胡楊,肉綻皮開傲北疆。如此多嬌誰媲美,春秋大夢抒華章。”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9月的老龍河胡楊風景區

昌吉,昌盛吉祥。這裡曾是古代“絲綢之路”新北道通往中亞歐洲的必經之路,自古為西域咽喉、北疆屏障,是“一帶一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胡楊見證泉昌兩地的深情厚誼

季羨林先生說過:“世界上隻有一個地方,将華夏文明、印度文明、羅馬文明與埃及文明這四大人類文明彙聚一點,這個點,不在别處,就在新疆。”浸潤着絲路曆史與文化,昌吉積澱了豐厚的曆史遺産,至今仍散發着曾經的輝煌。老龍河的胡楊見證了這段曆史。

當一條陸上絲路完成她的曆史使命,泉州,接過陸上絲路遞來的接力棒,揚帆在海上絲路。

從古至今,無論泉州的刺桐,或者是昌吉的胡楊,曆史賜予一條“絲綢”,讓兩者的命運緊緊牽連在一起。

哈薩克牧民唱起了《愛拼才會赢》

在援疆的号角引領下,泉州和昌吉走到了一起。22年間,八批219名泉州援疆幹部人才相繼來到天山腳下;泉州先後投入各類資金近11.8億元,幫扶項目148個。

“泉昌情·阿什裡鄉鄉村少年宮”揭牌了,這裡活躍着泉昌情·少年兒童足球隊、泉昌情·冬不拉藝術社團、泉昌情·羽毛球社團等共5個社團。在泉州分指揮部的資助下,學校為所有足球社團學生建立足球檔案,并申報了國家足球特色學校。

“社團打開了牧區學校素質教育和特色教育的一扇大門,參加社團的孩子們激活了奮鬥的目标和夢想,牧區的孩子們從此踏上改變命運的新征程。”昌吉市阿什裡鄉中心國小學校黨支部副書記巴合提說。

采風團的腳步尚未踏進天鵝小鎮,遠遠地冬不拉的妙音就飄入耳朵。小區裡,一位哈薩克牧民邊彈邊唱,高興得眉飛色舞。這位叫“别克”的牧民近日搬進天鵝小鎮的套房。神奇的是,他是用國語、閩南語、哈薩克語三種語言唱着《愛拼才會赢》。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哈薩克牧民“别克”用三種語言唱着《愛拼才會赢》

天鵝小鎮灑下援疆幹部的辛勤汗水

天鵝小鎮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遊牧民定居項目,也是昌吉市的重點民生工程之一。項目的實施,徹底解決了昌吉市最後一批502戶遊牧民的定居問題。

當作家們信步走進二樓202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時,主人家熱情地擺了滿茶桌的新疆時令瓜果。

“家裡有水有電,特别友善。”主人家女兒阿依達娜說,2022年以前,他們一家在山上過着遊牧的生活,用的太陽燈一到下雨天就經常沒有電,山上也沒有商店,有時東西也買不全。此外,因為距離學校太遠,她和兩個妹妹小小年紀就開始了住校生活。

2022年,阿依達娜一家五口搬進了天鵝小鎮。85平方米的房子,有寬敞明亮的客廳,獨立的廚房和衛生間,她和兩個妹妹也有了自己的卧室。國小離家不到一公裡,上學的妹妹每天中午都能回家吃飯、休息。

2017年10月,在中央、地方配套資金基礎上,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協調各方資金9200萬元,推進啟動建設了“天鵝小鎮”。這裡,灑下了第七、八、九批泉州援疆幹部的辛勤汗水,也是全疆首個“牧民變居民”“氈房變樓房”的牧民定居示範工程。

泉州人的大愛傳統在昌吉傳遞上演

翻山越嶺,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路上颠簸,昌吉市廟爾溝鄉黨委副書記帶着采風團來到原縣政府所在地,這裡正在緊張施工,将作為文藝創作基地。

胡楊有情,人間有愛。這裡每天都在書寫愛的故事,去年上演的一場跨越4000公裡的愛心傳遞,成為泉昌兩地雙向奔赴的一次感人诠釋。

去年6月21日,剛參加完聯考的廟爾溝鄉學生阿樂合斯确診為極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這讓這個普通的牧民家庭毫無招架之力。家裡馬上賣掉了唯一的牲畜圈舍,但積蓄很快所剩無幾。

昌吉市委副書記、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指揮長蔣文強得知情況後,立即把消息傳回福建、傳回泉州,以讓更多人伸出援助之手。不僅泉州援疆全體人員紛紛獻出愛心,泉州的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等也都進行了捐款。

很快,來自福建和網絡的捐款總額就有了30多萬元,阿樂合斯成功完成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他說:“自從生病以來,泉州援疆分指一直在關心我、幫助我。”

泉州是個充滿大愛傳統的城市。采風團得知這個感人至深的故事後,每人捐款500元到1000元不等。大家帶着愛心款和水果前往探望時,阿樂合斯熱淚盈眶,陪同的昌吉文聯等部門的人員也深受感動。

援疆醫生說這裡已是她們第二故鄉

當采風團來到昌吉市人民醫院,援疆醫生們早早就等着家鄉來的作家客人。

一見面,這些來自石獅、惠安、永春等醫院的醫生,紛紛講述起自己的“援疆故事”,并直言這裡是她們的第二故鄉,困難再多,她們也能克服。

老龍河胡楊的千年夙願:泉昌兩地的緊密牽連

援疆的泉州醫生說,昌吉已是她們的第二故鄉

醫院的泉昌情·兒童感統訓練康複中心由昌吉市委、市政府和福建援疆泉州分指揮部共同打造,分指揮部投入150萬元完成對康複中心的裝飾裝修和裝置購置,每年可接受30名以上0至6歲孤獨症、智力殘疾兒童的康複訓練,泉州援疆醫生朱慶陽為康複中心主要負責人,在以他為主的援疆醫生夜以繼日的努力下,已基本可以投入使用。

“文化援疆是靈魂,産業援疆是根本。”王忠智激動地說,他們看到,在泉州援疆分指揮部的帶領下,産業援疆的企業,有恒安紙業、駱駝奶業、軋鋼廠等等。民生、智力、産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援疆項目,兩地通力合作,一起建設大美昌吉。

“老龍河的胡楊以期待的目光與我對視,我似乎解讀了他千年的夙願。”經曆此次采風活動後,王忠智漸漸明白了。

編輯:餘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