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山東訪談|文昌抱羅粉,其味妙不可言

山東訪談|文昌抱羅粉,其味妙不可言

文/夢芝

到了文昌,除了吃文昌雞,還有就是一定要吃抱羅粉。

抱羅粉和文昌雞一樣,在海南的每一個角落都能看到。毫不誇張地說,它們幾乎可以代表海南菜。凡是到過海南的人,都會以吃過文昌雞和抱羅粉為标準,依此評定究竟有沒有吃過海南菜。

然而,和文昌雞一樣,雖然抱羅粉遍布海南的各市各縣,但想要吃到正宗的抱羅粉,還是要到文昌來,是因為抱羅粉本是文昌市抱羅鎮的特産。據當地人說,很早以前,海南人便吃海南粉。但在明朝時起,抱羅鎮的人們便将海南粉進行改良,他們将大米碾磨成粉,然後制成湯粉,模仿海南粉在集市上售賣。誰知此粉一上市便受到食客們的喜愛,于是人們吃過後都回家把大米碾磨制成粉做來吃,久而久之,抱羅粉便成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客。因為它是起源于抱羅鎮,于是取名為抱羅粉。

山東訪談|文昌抱羅粉,其味妙不可言

對,你看得沒錯,抱羅粉就是大米做成的。弟弟得知這個真相後,還驚詫地問我,大米這麼貴,用來做抱羅粉,成本得多高啊!

然而卻不然,要知道海南是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炎熱如夏,這種氣候是最适合水稻生長的,是以海南的水稻都收三到四季。一年收4次水稻,那得收獲多少大米啊!是以大米對于海南的人們來說簡直是取之不竭的食材。他們用大米來做抱羅粉,恰好展現了海南人在烹饪制作美食技巧上的靈活變通。

要吃抱羅粉,去海南;要吃道地的抱羅粉,去文昌;而要吃到美味的抱羅粉,則要去街頭巷尾那些看似沒落的老店裡,因為這些店一般都是文昌當地人做來給當地人吃的,是以無論是做工、火候還會是配料都會是最正宗的;而那些造型新穎的抱羅粉攤位,則不能保證攤主繼承了傳統制作工藝的精髓。

在文昌市裡,有一家以經營抱羅粉為主的老店,名字為望城樓抱羅粉。姐姐不愛吃抱羅粉,而弟弟很快就被一碗粉征服了。而我,不但對這家的抱羅粉滿意,更對這座建築充滿了好奇。因為它有足足三四層樓高,有6個門口,那6根白色的大柱子宛如騎樓的走廊一樣,隻不過這個走廊是封閉的。

青白相間的牆壁和赤褐色的窗戶,讓我平白對這座建築增加了一份好感。不知這座建築裡究竟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呢?

山東訪談|文昌抱羅粉,其味妙不可言

在店裡等抱羅粉上來之前,我們和隔壁的一個當地的阿姨聊起來。她告訴我們,這座建築建于何年已無人能知,但與建築遙遙相望的文鏡橋,卻有一個有關劉姓華僑和孝心的故事。

相傳在解放時期,一家姓劉的人家為生存所迫,來到馬來西亞投奔父親劉文鏡。後來,他們生活過得好了便想起老家那座破敗的橋,便出資修建了這座橋。而這座橋便成了文昌人張望世界的視窗。

一座橋的曆史都這麼豐富,那充滿了滄桑感的望城樓背後想必也有一個故事吧?我和那位阿姨聊起來,她歎了一口氣說:“你看文南街這條街上全部都是騎樓,全部都是當年那些去了南洋然後歸來的華僑修建的。每一座騎樓背後都有一個讓人心酸的别離的故事啊!”

阿姨沒來得及細說,她同行的小孫子便吃完粉鬧着要走,于是我們揮手作别了。我隻好一邊吃抱羅粉,一邊陷入對望城樓故事的無限遐想中。

抱羅粉的确好吃,它屬于湯粉類,湯頭清冽,粉條潔白、綿軟、爽滑,卻又不失韌勁,吃到嘴裡和面條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口感。抱羅粉本身是清淡鮮香的,正适合弟弟的口味。不過我喜歡麻辣味,桌上有當地特制的辣椒醬,放進一勺辣椒醬,拌勻,開吃,那叫一個爽。

不知當年那些從南洋歸來的華僑們,會不會來到這裡吃一碗抱羅粉,喊一聲“爽”啊!

山東訪談|文昌抱羅粉,其味妙不可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