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第203 篇原創圖文】

當時規劃路線為:鹽池縣花馬池鎮張家場村古城遺址,安定堡村古城遺址,蘇步井鄉蘇步井村尖尖山石窟。到達張家場村附近,發現相關遺址訓示标牌有些混亂,距離方向模糊不清,安定堡近在眼前,訓示牌卻莫名指向南,而“八步戰台”的訓示更是有些不知何意。張家場古城遺址幾乎無迹可尋,地面土層周邊栽種的國家公益林已初現規模,至于這座城池認定為曆史上的西漢煦衍縣城仍存争議,并無定論。安定堡古城整體骨架較為完整,按照訓示牌位置大概西面的建築殘餘遺址,名為“八步戰台”,臨行前查資料并無明确證據,說法不一。拍攝兩張安定堡北高土台上的烽火墩,再沿沙漠公路行駛約十五公裡到達蘇步井村,按照詳細甯夏地圖冊标記位置,實地并無石窟迹象,人迹罕至,隻能沿路繼續前行,不知不覺竟到了興武營古城附近,沿途散布的民居并無雞鳴炊煙,偶見的樹木穩穩紮根于荒漠中。

時隔一年多未動用這台林哈夫老雙軌4×5機器,攜帶了5個片夾10張頁片,由于裝片不到位,一張頁片在拍攝完,片夾插刀回位時被卡住,擠出了頁片,曝光成廢。路邊沙漠的兩棵槐樹還是吸引了我,停車扛相機三腳架、箱子準備拍攝,冠布蒙頭後背調整好構圖焦點,身邊竟被一群羊圍住,有一隻羊靠近我的膝蓋呆看着,當我起身時羊們又驚開了。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張家場古城址附近的水泥複制城址模型及遠處的烽火墩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國家公益林與張家場古城遺址邊緣,一片荒蕪砂石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大風掠過明代“八步戰台”遺址:安定堡城址西殘存的明代城防建築,疑似傳說中的“八步戰台”,據說還有四步、六步、七步戰台,已無迹可尋。加濾鏡操作失誤,留下遺憾。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安定堡古城角樓遺址:位于鹽池縣安定堡村東,城牆殘址較完整,東西長600米,南北寬250米,城門面有甕城。據說上世紀五十年代殘存建築城磚被當地居民拆除用于建設,今,殘留荒草與磚瓦碎屑。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甯夏古迹:一三九:古城址•沙漠樹

沙漠公路旁的兩棵槐樹,寒冬,他們鋒利的根莖裸露在沙土之上,透着頑強與殘忍

使用Linhof Technika Goerz Dagor 168MM F6.8、Schneider Angulon 90MM F6.8、Tele-Xenar 240MM F5.6 Voigtländer Heliar 180MM F4.5相機及鏡頭黑白頁片拍攝,自沖底片直掃為電子檔案,未做任何調整修飾

注:傳統攝影即通過鏡頭讓外界光線景緻在密閉照相機後背膠片平面上形成清晰影像,膠片經過曝光,影像轉化為鹵化銀潛影,再經過顯影藥水對膠片進行沖洗将鹵化銀顆粒漂清在膠片上還原潛影為銀顆粒,成為原始底片。傳統制作照片,通過放大機系統再将底片銀鹽顆粒投射到相紙進行暗房印像。

黑白膠片之魅力,自攝影術誕生以來至今仍是任何數位器材所不能替代的。黑白膠片大寬容度,自由靈活的可玩性,明顯優于彩色膠片,使用不同的暗房制作技術能夠制作出影調豐富、反差柔和、細節清晰的銀鹽作品。如今照片數字技術輸出制作的大幅黑白照片,從細節上與傳統銀鹽作品相比還有較大的距離。暗房工藝具有不可重複性,每一張制作的照片都有差異,這正是傳統黑白攝影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