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壩鎮處在京山市和安陸市的接壤部位,但無論是實體距離還是方言民俗,坪壩更接近安陸。是以,長期以來,坪壩在兩市之間以一種尴尬的方式存在着。
坪壩離京山遠不說,交通還十分不便;離安陸很近,道路也是一展平陽。
坪壩的方言、民風和安陸完全相同,卻和京山大相徑庭。安陸、坪壩的方言,屬于江淮方言黃孝區(黃陂孝感)。京山方言屬于西南官話天沔區(天門沔陽),二者的方言互不相通,交流時恨不得需要翻譯。
坪壩曆來田少人多,經商為業,形成了精細的民風,和京山農耕為主的率性民風大不一樣。
盡管從北宋起,坪壩就屬于京山管轄,但坪壩人在文化上、心理上對安陸的歸屬感更強,坪壩由安陸管轄,在建國初期幾乎形成了定局。不過,最後還是因故沒有實作。為坪壩的最終歸屬,曾經掀起過巨大的波瀾,當年還有坪壩本地的幹部是以坐牢。據《坪壩史話》記載:
1949年下半年,建國伊始,原來傳統的縣域區劃面臨調整。坪壩的幹部為此開會讨論,工會主席簡道全主持會議,有街道幹部參加。簡說:“上面在劃縣,行政區劃有可能變動,大家讨論一下,坪壩是不是劃歸安陸管轄為好?”
“坪壩離京山縣城遠,九十當一百,一天走到黑。”
大家認為:坪壩由京山管轄,将來搞建設,即将三嶺擋道(即燕家嶺、卷子嶺、六坡嶺),公路難修,交通不便利……。
而坪壩離安陸城隻有77華裡,又無山嶺,公路好修。加之,早年就通過汽車。坪壩人的語言也與安陸相同。大家一緻同意,申請上級把坪壩劃到安陸,安陸一定會重視,發展前途一定會大些。
于是,請原任坪壩國小校長孫宜淦綜合群衆意見,寫成一份申請材料,落款是坪壩人民群衆,由簡道全親自送到京安應縣政府。不久,材料轉到區政府,被杉廟村的村長陳志祥知道了,他急忙帶人把簡道全捉到區政府,關在嚴家祠堂。街上人聽到這個消息,一片嘩然。有的人覺得莫名其妙,認為,這犯了哪一條?有的人就去探望簡,想問個究竟。
簡說:劃不劃縣,是由縣裡決定的事,我們隻是提了點意見,有什麼錯?!這是陳“胡子”在作怪。大家說:“陳胡子狐假虎威,要在坪壩玩人!”就到區裡講理,區政府說:“坪壩沒有劃給安陸,各縣地方歸各縣。提意見是民主,關人是錯誤的。”就把簡放了。
1956年,行政區劃變動,省裡意見:坪壩劃歸安陸,皂市劃歸京山。當時縣裡也傳達到鄉,宋河區把在坪壩晏店工作的人員,包括财貿幹部,都作了調整。群衆說:“能力強的人都調到宋河去了,水準低的都留在坪壩、晏店。”
這時,一些機關都去安陸做了新銜牌,隻是沒有挂起來。湊巧!天門突然提出意見,說皂市劃歸京山他們同意,但要把永隆劃歸天門。京山縣的幹部說:皂市沒有什麼搞頭,隻劃進來一堆人口;永隆是經濟作物區,我們不能忍痛割愛。省裡沒表态,京、安、天三縣的重新劃片就擱置下來了。
可是坪壩、晏店的幹部還正在宣傳:坪壩劃到安陸,馬上有汽車坐,物資運輸也友善,價格便宜一些。也有群衆這樣議論:京山的政策穩定一些,安陸的征購太狠!總的來講,贊成劃到安陸的人占多數。
時過不久,劃縣這件事,又掀起了波瀾,竟然出現晏店鄉鄉長謝守成被抓坐牢的事件。
謝守成,晏店人,時任晏店鄉鄉長。在晏店鄉的歸屬上,他是主劃安陸者,而且行動積極。正當人們為“劃縣”的事,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縣裡來了通知:“停止!”
謝覺得開會宣傳花了這麼大的功夫,怎麼能“熄火”呢?認為還應當堅持。恰恰這個時候,安陸的王縣長想得到坪壩,又通知謝去安陸六合店開會,支援謝向縣裡提意見,将坪壩、晏店劃到安陸。并說,坪壩劃到安陸後,要在坪壩辦幾個大公司……。
這時,京山縣上司看到這件事制止不下來,就通知警察局抓人,然而幾次撲空。過了很長時間,才把謝逮住了,關在京山看守所,責成預審股長某某審訊。經過幾次審問。
某某出來對詢問此案件的人說,謝講的道理比我講的還多些。他說:是你們省、縣要把坪壩劃歸安陸,我們是執行者,積極做工作、搞宣傳,群衆發動起來了,都支援擁護!我按縣裡的意見辦事有什麼錯?還把我捉到縣裡關在看守所有什麼道理?
某某感到審不下去了,就想對策,猛然記起有一口小箱子,是捉謝時一起帶來的,于是去打開箱子,尋找能制服謝的“東西”。
一直翻到箱子底下,發現有一位姑娘的相片,某某馬上轉憂為喜,但又想着,這女的與謝是什麼關系呢?又拿不準,恐怕出偏差,隻有拿去試他一試。再次審謝時,某某兩眼注視謝的動态,默不作聲,隻用兩個指頭夾着這張小照片在謝的面前晃來晃去。謝開始看不清楚,就彎着腰,探頭細看,果然,神情有些變化。
某某當機立斷,對謝大聲說:“你是個好東西?!”謝辯解了幾句,開始心虛了。後來某某以謝有男女作風問題為由,将此案報檢察院起訴,縣法院将謝判刑五年。執行到三年時,荊州中院清理案件,認為此案是錯案,一是劃縣宣傳,二是照片引出的作風問題,都不能構成犯罪,不能作為判刑的依據,定性完全錯誤。縣法院當即對謝宣告無罪釋放,1984年京山縣落實政策辦公室給予平反,恢複公職,配置設定謝在坪壩鎮信訪辦負責。
謝鄉長明顯是受了委屈,好在坪壩還在京山,要不,京山現在就會失去一個明清古鎮。
來源:一品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