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父如子》講述的是一名再婚的護士惡意調換了野野和齋木家剛剛出生的孩子,導緻兩家人在6年後面臨人生中一次艱難的選擇(要不要換回自己血親的孩子)的故事。
類似的電影我也看過不少,一般都是隻拍到兩家互換孩子或者決定不換孩子就結束了。
而這部電影卻一反正常,重點表現了孩子更換後發生的故事。結尾一如導演是枝裕和的電影一樣,歸于平淡的大團圓結局。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6">平淡生活,反轉人生</h1>
導演是枝裕和讨巧地選擇了這麼一個虐心又頗為奇特的題材,讓自己撫育了五六年的孩子從此與自己斷絕關系,交換回來一個雖然有“血濃于水”的親情,但卻沒有任何感情的孩子。
一開始我以為,這個故事無論怎麼講,煽情元素都不會少。但是出乎意料,全劇在使用這些煽情元素的時候非常克制,感覺更多的是在用一種從容不迫和随處見真情的畫面,将一個欲哭無淚的故事娓娓道來……
開篇,劇中的父親良多和妻子綠陪着兒子慶多參加國小的面試,良多一絲不苟的形象暴露了他的育兒觀——對自已的要求高,對周圍人的要求也高。
這樣嚴格地要求着自己的孩子的良多,讓兒子慶多過早地“懂事”。代價卻是忽視讓孩子感受到父親的愛。
終于,劇情轉折了,醫院通知良多一家說孩子抱錯了。并安排兩家見面,協商處理問題。
在面對這樣“奇葩”的事情的時候,良多糾結許久決定用錢解決事情。自己多養一個兒子,這樣也不用糾結要不要換回孩子了。
這樣的劇情編排,讓我打心底裡覺得一場兩個家庭間的大戰不可避免,可實際上劇中卻處理得相當平淡。(良多直截了當的和齋木一家說了這個事情。而齋木一家也是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這個要求。)
有錢就一定能給孩子滿當當的幸福感,就一定是孩子想要的生活嗎?在中國,也許會是這樣。90年代的中國,由于計劃生育的嚴格執行,生了女兒的家庭大多會選擇把女兒送出去讓别人撫養。
最近這幾年因為家庭生活條件改善或者孩子上學等各種原因,歸還或者認回孩子的現象并不少見。
可是在日本關于這個問題,是枝裕和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
他用鏡頭把齋木家的快樂和野野家的沉悶表現得淋漓盡緻。這樣的事實告訴了我們,錢不是萬能的,孩子想要的其實是來自家庭的愛。
劇中,在醫院方、父親及身邊的人的勸說下,良多最終因為原生家庭的關系,不出所料地選擇了“血緣”。
然而,換子之後的良多過得卻并不如自己想的那樣美好(在和自己親生的孩子相處時,良多卻一直也融不進孩子的生活)。
就像太宰治在他的人間失格裡描述過的自己的父親樣子(在我的印象裡,那是日本的父親典型的樣子,嚴肅而絕對有權威)一樣,劇中的的父親良多,也重合了這個形象。
換回孩子的第一天,良多告訴琉晴“以後你要叫我和綠媽媽”琉晴一直追問“為什麼”。看到這裡我深吸一口氣,生怕良多就這樣發脾氣,吓到孩子。好在良多沒有像我想象的那樣粗魯,選擇了包容。
後來,随着每天和琉晴的相處,良多也試着給這個新來的小孩更多關心。隻是這時他才發現感情是什麼都代替不了的。
就這樣關系正确的一家三口度過了一個看似開心的夜晚。第二天良多無意間的一個舉動改變了他的想法……
在睡夢中驚醒的他,一張一張翻相機裡的照片,發現原來慶多一直在默默關注他。一個不善言辭的小孩早就在偷偷記錄他的一舉一動。就是這一刻,他如同醍醐灌頂般大徹大悟,流下了感動的眼淚,并最終釋然,選擇撫養和自己有“感情”的慶多。
這場景不禁讓我想起來莎士比亞的一句話“我們幾乎是在不知不覺地愛自己的父母,因為這種愛像人活着一樣自然,隻有到了最後分别的時刻才能看到這種感情的根紮得有多深。”
朋友,相信我!你的孩子一定是愛你的,即便你們隻是沒有血緣關系的一起生活;即便他從未說過或者過于明顯地表現出來過任何一點對你的愛;即便你對他再冷淡……
血濃于水的親情的确難以割舍,但是有時候就真的像良多繼母說的那樣“即便兩個人沒有血緣關系,但是隻要在一起生活就會有感情,就會越來越像,而夫妻正是這樣的一種存在。”
就這樣,良多把琉晴還了回去,并和慶多說“任務結束了”……
縱觀全劇,良多在這場變故中,意識到了家庭陪伴對孩子的影響,并在齋木的标杆作用下,一步步學會了如何當一個父親。
其實,教育孩子的過程是個自我救贖的過程。全劇都在表明一個觀點:不是我們教會了我們的孩子什麼,而是孩子教會了我們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就像劇中所反映的一樣,家庭教育真的是孩子成長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而一個家庭裡,父親的陪伴則是很多孩子都很渴望卻大機率無法得到的。
在中國“男主外女主内”的觀念影響下,結婚生子之後的夫妻大多是母親選擇成為家庭主婦帶孩子,而父親則是負責賺錢養家。
如若是沒有穩定工作的男方則大多數會選擇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可想而知,他們的孩子有多麼渴望父親的陪伴。
這是父親不在身邊的情況,然而就像劇中的良多一樣的父親也不在少數。平時雖然也會回家,但是基本不怎麼陪孩子玩耍,總是在忙自己的事情,還一味地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身上。
當然,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是可以了解的,可是用錯了方式,這種意味就變了。
這部劇給我們的最大啟示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從父親的陪伴開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4">爸爸的陪伴讓孩子更幸福、更快樂。</h1>
劇中的齋木對良多忙于工作卻沒有時間陪孩子的行為,友善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但是良多輕蔑地回應他“我有不可取代的工作要做”。就是在這一刻,齋木不再笑嘻嘻,而是正色地對他說道“你在說什麼呢,對孩子就是要花時間,父親也是無人能取代的工作吧。”
而也就這一刻,良多明白了血緣的聯系也并不能維持好親情,親情是需要陪伴和交流的。是以,他開始試着放下工作陪伴琉晴,學着去完成“父親這項别人無法替代的工作”。
果然琉晴也在和他的玩耍和交流當中變得開心起來,并開始叫他爸爸……
一截折在沙發裡的手工樹枝,一個壞了又可以被修好的機器人,一首孩子不擅長卻很努力練習的鋼琴曲,一段爸爸帶孩子們去放風筝的美
好時光……
也許這些東西對于忙于生計、投身社會後冷漠又麻木的大人來說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但在孩子的眼裡卻占據了他童年回憶的很大部分,甚至會對孩子後續的成長産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爸爸的肯定,要比媽媽的肯定比重更大。
劇中,媽媽多次誇獎慶多的懂事和刻苦,可是這些遠比不上爸爸的一句誇獎。可見,爸爸的肯定比媽媽的比重更大。
而且目前已經有很多案例表明,在這樣家庭長大的孩子,更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面對人生中遇到的各種難題。
是以,請你多誇誇自己的孩子,您這一個不起眼的舉動或許就會給他帶來莫大的信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6">爸爸的陪伴會影響孩子的性格</h1>
劇中,慶多在良多的冷漠下變得溫順,甚至有點怯懦。良多說不讓他給自己打電話,自己也就真的沒有給他打個電話。
可是,經常和父親在一起的琉晴卻直白地偷偷跑回了自己生活了六年的家。骨子裡的勇敢可見一般。
現實生活中,媽媽帶孩子保護意識比爸爸要強,孩子經常跟着媽媽就會變得有些怯懦、膽小;但是爸爸則不同,爸爸會帶孩子進行刺激的遊戲,孩子有爸爸的陪同,也更有勇氣去參與和探索。
是以,相比其他同齡人,爸爸帶出來的孩子,更富有冒險精神。
不僅如此,父親還是是孩子的性别坐标,甚至還可以引領孩子的情商發展;爸爸身上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是開啟孩子智慧的最好的鑰匙。
是以,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多陪陪孩子還是變身工作狂魔把孩子交給媽媽或者爺爺奶奶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