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隻是長得像而已——評《如父如子》

#是養恩大還是生恩大#

《步履不停》、《如父如子》,是枝裕和在日本溫情派裡所扮演角色的重要程度絲毫不比我始終熱愛的宮崎駿要低。或許是習慣了他的叙事風格總能在一湖平靜之下暗流湧動,又在某一個适當的時刻,以一種了悟清明的狀态達到大圓滿的境界。不甚戲劇化的構模組化式,以短劇本的方式容納更多生活中的隐形沖突,進而呈現一種因距離拉近産生的洞悉情緒,并不氣勢高昂,但勝在“回歸”的條線清晰準确。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隻是長得像而已——評《如父如子》

劇情簡介:普通上班族野野宮良多和妻子野野宮綠結婚多年,感情十分要好,兩人共同養育着聰明乖巧的兒子野野宮慶多,生活甯靜中處處透露着幸福。令本以為平靜生活将一直持續的三人沒有想到的是,一通來自慶多出生的醫院的電話将這個小家庭卷入了風口浪尖之上。原來,慶多并非良多和綠的兒子,而是由齋木雄大和尤加利的愛情結晶。是朝夕相處的感情珍貴,還是血脈相連的羁絆重要?面對多年前一個小小誤會所釀成的後果,良多和綠不知該何去何從。而對于雄大、尤加利和兩人亦非親生的孩子齋木琉晴來說,他們亦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之前。

日劇風格裡最顯著的兩大元素,一則是回憶殺,一則是角色沉浸瞬間的頓悟,國内不成名的導演們偏愛這種表現模式,但總有種畫虎不成的“悲情”主義色調,誇張的肢體行為、浮躁的台詞設計,就好像青春期的戀愛本來是最美好的意象,卻被當做了學生生涯的常态,肯定不會太讓人喜歡得起來。

對于一手操刀劇本以及導演工作的是枝裕和而言,唯一遠離現實的戲劇化處理大概隻有兩家庭抱錯孩子這個原始設定,而兩家人的後知後覺來自于入學體檢的血型對不上以及值班護士自首的情節則顯得并不莽撞。良多在面對護士繼子的抵抗産生的負罪情緒是促使其正視父子親情隔膜的重要轉折因素,但我們也必須看到的是在良多與綠的夫妻沖突加深過程中對其造成的心理變化同樣是隐藏的線,即我們可以了解——

“頓悟”通常是為了解決目前困擾的一種表現手段,但長久有力的鋪墊過程才是觸發“一句頂一萬句”效果的真實因素。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隻是長得像而已——評《如父如子》

另一方面,回憶殺的片段在是枝裕和的手中通常是以“重合”的方式展開的:良多目視“新兒子”琉晴的一舉一動,與腦海呈現中童年的自己高度融合,越加肯定了這個孩子與其本人的“血緣”關聯;護士的繼子攔在良多面前的時候,又讓其不自覺回憶起自己在面臨繼母時苛刻的狀态。這類帶有濃烈個人偏向情緒的回憶段落不僅在整體上推進故事的走向,更重要一點在于它将良多的“父親”形象立體化了——

高冷嚴肅的外殼下是不為人知的窘迫感,其以一個父親的身份開始了另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旅程,這個對外傳遞的媒介的改變同樣讓良多充滿了緊張。他并沒有改善自己父親的錯誤教育模式帶來的弊端,是以在承擔起為父者責任的自覺性上顯得極為單薄乏力。他審視過去,也試圖扭轉原生家庭的錯誤延續,但依舊在這場“戰役”裡重蹈父親的覆轍。反而是為人子的慶多擺脫了“血緣”桎梏,以一個包容者的身份介入進良多的轉變當中,膽怯、内斂、敏感、善良的慶多有着生父的外表懦弱内心堅定,而這種力量才是讓良多從頓悟轉為踐行者最大的源頭。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隻是長得像而已——評《如父如子》

對人性展開更多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對孩子心理建設展開思考,這才是當下溫情派文學的價值所在。因家庭重組、收養、抱錯、拐賣,所導緻的血緣颠破的過程中,父母試圖用一刀切的粗暴方式掌控兒女的人際關系,比起生活習慣行為的順從,對子女心理的保護才應該是當下最值得注意的方面。

是枝裕和的故事有很濃重的東方色彩,而角色們展現出的生活習慣、家庭氛圍、教育模式,也大多遵循着東方的傳統觀念,即——兒子對父親來說更像是另一個自己,是以在兒子的培養中都會投注進更多與愛之本能無關的念頭,比如繼承、比如愛好、比如完成。

我們對于“肖”這個概念是大于“孝”的,是否在性格習慣本能上趨近統一成為大多數家長判斷子女有無培養必要的衡量點。是以才有關羽在立大統時對劉備建言的那句“兄長既有子,何必用螟蛉?”。

“血緣”與“養育恩情”,孰輕孰重,也就成為了是枝裕和讨論的縱深。

量子力學中有一種假設,稱兩個有互相關聯的粒子,無論之間距離有多長,其中一個粒子的變化必定會引起另外一個粒子的變化。這種無視距離的“靈性”牽扯在日語中有一個更為生動的定位——羁絆,良多因其在幼年時期失去母親被動強迫接受繼母的原因,不止一次地将此類家庭沖突全部歸結為“血緣”牽絆不夠,是以得知慶多的非生子身份後得出“果然如此”的評價,在他單薄的親情認知中,血脈就是最高貴的情緒和理由,是以也才有“我的兒子就該這樣”的過于理性的評價。

而慶多和琉晴在交換家庭後展現的不安、慌亂、抵抗情緒,也隻有彼此的母親才會設身處地的思考幫助,或許也表現了是枝裕和對母親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通常更加重要的看法。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隻是長得像而已——評《如父如子》

教育的原則是了解和認同,而親情紐帶的關鍵因素來自陪伴和信任。血緣和養育在一點上,并無前後次序的差别。黃渤電影《親愛的》裡在批判拐賣者的同時,有意識地将視線對準被拐兒童回歸家庭所表現出的不适應,雖然隻有短短幾分鐘的情節,但對于觀衆來說依舊是一次新的認知。

當我們都在強調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以及為子女提供更好的生活平台的同時,心理重建該由誰來踐行?這也是留給大多數重組、破碎家庭的提問。

海靈格家庭排列系統有一出所謂的“愛的序位”,其意思是:不論誰先來就是先來,誰後到就是後到;當這個序位受到敬重,家族系統中的愛就有最佳的流動。歸屬的時間界定了每個人在家族中的位置,當這個序位被遵守,就有一種自在和放松的感覺。

或許在教育和血脈二者之前,隻有歸屬感是占第一位,給予家庭最合适的系統才能讓愛平穩地流動。

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隻是長得像而已——評《如父如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