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邢少山

宣城北門有謝公亭和别士橋,這都是古人送别親友的地方。在古代,沒有公路與鐵路,陸路行走也比較困難,古人遠行大都選擇水路。而别士橋、謝公亭就在宣城北門宛溪河畔,如果要離開宣城了,便從河邊上船。那時,岸邊建有碼頭,讓船隻停靠,碼頭邊有亭或橋,供人們等候。一般人都到這裡來舉行儀式,送别親友。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宣城北郊的謝公亭,是謝朓在宣城任太守時所築,《方輿勝覽•卷15甯國府》記: “謝公亭,在宣城北郊二裡,簡稱`謝亭`。”謝公亭,不是謝朓自已叫的,是後人對它的稱呼, 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謝朓在這裡曾送别過親友,其中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叫範雲。

範雲(451~503年),字彥龍,南鄉郡舞陰縣(今河南泌陽縣)人。南朝梁大臣,著名文學家,範缜從弟。範雲六歲時,随姑父袁叔明讀《詩經》,日誦九紙。八歲時,遇到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談,範雲從容對答,即席作詩,揮筆而成。南齊朝,進入竟陵王蕭子良幕府,“竟陵八友”之一。齊武帝永明十年(492年),随同蕭琛出使北魏,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稱賞。還朝後,遷零陵内史。因範雲與謝朓皆是南齊永明年問的文人集中的“竟陵八友” 中的文友,關系很密,範雲升任,謝朓當然為之高興,當時範雲來宣城與謝眺叙舊,現在要走了,要到金陵就任,當然要送别。這次送别,選在謝亭,謝朓設帳,兩人把酒臨風,開懷暢飲,謝守祝範君篷程萬裡,步步高升。後來南朝梁元帝說這次送别是:“經謝亭而帳飲,想彥伯之高風。”(《玄覽賦》) 後來,李白也有詩贊美道:“謝亭離别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嗚秋。今古一相接,長歌懷舊遊。”李白來到這裡說,當年謝元晖送範地方謝亭美麗的風景猶在,而歡聚的場面不見了,因而此地顯得異常空曠,現在隻剩下一輪孤月、寂靜空山及長流的碧水了。這再一次證明謝公亭确實存在,而且是當時是送别的最好地點。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關于這,在唐朝詩人許渾也在謝公亭送别過友人,并留下詩篇,曰:“勞歌-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許渾,江蘇丹陽人,大和六年進士(832年) ,任過當塗、太平縣令。勞歌,本指勞勞亭,是-個著名的送别地點,在南京南面。勞歌,也指送别時唱的歌。這首詩的意思說,聽罷一曲送别之歌,朋友匆匆解纜開船。紅葉奪目,隻是水流迅疾。酒醒之後,朋友早已走遠了,留下的隻是眷戀了。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以上說的是謝公亭,下面說說别士橋。别士橋,《宣城縣志卷之四》載: “鎮甯橋,北門外大街,俗名别士橋。”這座橋之是以有俗名,是因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在這裡送别過友人,并留下一首五律詩《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浮蘋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由滋意,嘯嘯班馬行。”此詩寫得新穎别緻,情意深長,聲情并茂,感人肺腑。現已選入國小課本,它與李白在宣城還寫下的另一首友情詩《贈汪倫》,堪稱“雙絕”。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天寶十四年(755年),李白安家敬亭山“我家敬亭厭,辄繼謝公作。”(《遊敬亭敬寄崔侍禦》)于是與友人交往漸漸多起來,迎來送往變成常事。這一天,李白又要送走一位知已的朋友,他們從敬亭山來到鎮甯橋上,兩人戀戀不舍,依依惜别。“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說的是告别的地點。青山,即敬亭山。敬亭山在宣州城北10裡處,它橫亘對着城區。郭,城牆外的牆。白水,指宛溪、句溪河,它從城的東面繞過。青翠的山巒,橫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繞城東潺潺而過。而詩人筆揮灑自如,描摹出一幅寥廓秀麗的圖景。朋友要走,實在難分難舍,李白說“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 古宣州北門宛溪河畔的橋頭。此地,即指古宣州别士橋。詩人已經送友人來到了别士橋,兩人并肩緩辔,不願分離。此地一别,友人要像蓬草那樣随風飛轉,達出了詩人對對友人依依不舍,對飄泊生涯的深切關懷,似有千言萬語。這時, 天空中一抹白雲,随風飄浮,象征着友人行蹤不定,任意忽西;遠處一輪紅彤彤的夕陽徐徐而下,似乎不忍遽然離開大地,隐喻詩人對朋友依依不舍的心情。是以李白說“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在這山明水秀、紅日西照的背景下送别,令人感到留戀,難舍難分,詩人又巧妙地用“浮雲”、“落日”作比,來表明心意。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李白最後說“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君千裡,終須一别。“揮手”,寫分離時的動作,那麼内心的感受如何呢?詩人沒有直說,隻寫了“蕭蕭班馬鳴”。這一句出自《詩經·車攻》“蕭蕭馬鳴”。班馬,離群的馬。班,不是斑。詩人和友人馬上要分别了,頻頻招手緻意。那兩匹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願脫離同伴。馬猶如此,人何以堪!李白化用古典詩句,着一“班”字,翻出新意,烘托出缱绻情誼,可謂鬼斧神工。 這時,李白的心情是别樣的,是以這首送别詩不落俗套,詩中青翠的山嶺,清澈的流水,火紅的落日,潔白的浮雲,把宣城美景寫活,互相映襯,色彩璀璨。班馬長鳴,新鮮活潑。自然美與人情美交織在一起,有聲有色,氣韻生動。這首詩的節奏明快,感情真摯而又豁達樂觀,毫無纏綿悱恻的哀情,雖感傷别離,卻不讓人灰心、頹廢。這正是評家贊賞的李白送别詩絕妙的所在。後來人們把此橋稱為别士橋,到明朝年間又進一步修繕。

宣城記憶之十三:謝公亭和别士橋

前幾年,在改造北門的過程中,人們在澄江路與道岔河交口處發現,水泥橋下面藏着一座青石古橋。在石橋的券頂中央,"别士橋"三個字清晰可辨。在水泥橋的下面,是一座由青石砌成的單孔拱形橋,圓拱的正上方,刻着"别士橋"字樣。石橋全長10多米,出宣城北門拱極門的三道城門,再走50米,就到了這個橋。從橋下走水路,往東30米就是宛溪河碼頭,當時宣城水運發達,别士橋一帶非常繁華。宣城文物保護部門了解到,宣城市在進行文物普查時,根據橋基、橋形的特點,初步推斷現存的别士橋是明代修建的。橋基、西側下方橋拱均儲存完好。因解放後,随着時間的推移,河床自然增高,舊時道理也填高,後橋面被修建成水泥路面,這座古橋被淹沒了。這次被發現,人們非常重視,現在這曆史印迹已得到保護。

謝公亭,長歌一相接;别士橋,蕭蕭故人情。宣城人民将歡迎更多的商客與朋友來宣城經商與做客。

歡迎你們,歡迎你們!